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3)
2023(16987)
2022(14689)
2021(13882)
2020(11639)
2019(26790)
2018(26452)
2017(51051)
2016(27783)
2015(31396)
2014(31457)
2013(30657)
2012(27938)
2011(24777)
2010(24687)
2009(22658)
2008(22045)
2007(19036)
2006(16446)
2005(14321)
作者
(78016)
(65226)
(64488)
(61628)
(41187)
(31054)
(29370)
(25615)
(24719)
(23202)
(22121)
(21825)
(20662)
(20427)
(20096)
(19924)
(19370)
(19312)
(18503)
(18432)
(16027)
(15926)
(15700)
(14913)
(14582)
(14321)
(14246)
(14227)
(13037)
(12815)
学科
(105424)
经济(105270)
管理(86595)
(78385)
(66843)
企业(66843)
方法(49522)
数学(43148)
数学方法(42561)
(39263)
(28505)
中国(28207)
(24663)
(24567)
业经(23534)
(22125)
财务(22040)
财务管理(21976)
企业财务(20867)
地方(20804)
理论(18801)
农业(18288)
(17924)
(17507)
贸易(17501)
(17030)
银行(16979)
(16958)
环境(16731)
技术(16698)
机构
大学(385315)
学院(383370)
管理(152105)
(149128)
经济(145840)
理学(132146)
理学院(130666)
管理学(128216)
管理学院(127527)
研究(124377)
中国(93026)
(81308)
(77794)
科学(77555)
(61594)
(61207)
财经(59098)
业大(57939)
中心(57117)
(56333)
研究所(55813)
(53689)
北京(50540)
(49627)
师范(49110)
农业(47874)
(46006)
经济学(45171)
(44663)
财经大学(44023)
基金
项目(266986)
科学(210042)
研究(195099)
基金(194041)
(168867)
国家(167487)
科学基金(144485)
社会(122569)
社会科(116040)
社会科学(116012)
(104123)
基金项目(103080)
自然(94600)
自然科(92378)
自然科学(92352)
自然科学基金(90659)
教育(90651)
(87558)
编号(79782)
资助(79619)
成果(64573)
重点(59493)
(59214)
(55528)
(55326)
课题(54901)
创新(51836)
科研(51245)
教育部(50967)
(50925)
期刊
(160366)
经济(160366)
研究(111844)
中国(77067)
(64442)
学报(61933)
科学(56001)
管理(55281)
(54866)
大学(47714)
学学(45061)
教育(43416)
农业(37508)
技术(33750)
(30623)
金融(30623)
财经(29160)
业经(26436)
经济研究(25509)
(24835)
问题(20660)
(18930)
(18431)
科技(18121)
图书(18118)
理论(17944)
财会(17566)
技术经济(17375)
实践(16387)
(16387)
共检索到557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笔者在对土地财政范围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历程,认为分税制初期,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很小,分税制不是土地财政出现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近些年的迅速发展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接着,笔者基于充分的数量分析,认为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于分税制之外形成的、可独享的"第二财政"资源,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非税收入的形式避开与中央进行"分财",土地财政收入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可支配财力上的相对地位;从土地财政纯收益角度看,土地财政在"营改增"后地位更为突出。进一步地,笔者对土地财政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由于分税制对土地收益分配的格局限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全章  郭欢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志远  寇杰  梁静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乡镇财政是整个财政的基础,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事关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事关国家治理成效。目前,在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之下,乡镇财政处于受支配的弱势地位,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资金监管等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发展调查研究,努力化解问题,提高乡镇财政运行质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分析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选用分税制改革后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16年间的中央、地方财政与土地出让金及税费收入数据,定量分析得出:一是分税制财政体制致使地方财政总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是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于土地财政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经营)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璟莉  
一、财政体制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满足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渐趋稳定。1994年财政分税制体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稳定区间,财政体制改革对于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全国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本文旨在探析2000年以来的财政体制变迁与"土地财政"形成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联系机制,采用了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税收收入集权效应和土地房产财税收入的分权效应促使我国产业结构中房地产业比重上升的作用机制是存在的。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财税制度设计,增强其科学性和内在稳定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园晨  徐亚平  
财政体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支,进行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着重分析了自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分灶吃饭”体制向地方包干财政体制演变的原因、作用及利弊,提出了“八五”期间改革地方财政包干制,为实现分税制准备条件的设想,强调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适应,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应经常调整的大原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勇  
财政是有"魂"的,财政的"魂"就是财政理念,财政的理念是财政的价值观,是财政的宗旨。财政理念对财政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深刻地约束和推动着财政的进步。现代财政理念集中体现为"法治、民主、公共、效益"四种基本观念凝练现代财政理念应该寻找财政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财政的核心理念应该基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赵大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是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辖区财政责任"为核心的分税分级财政的构想,即建立辖区财政体制。该体制是一种立体的分级模式,不同于注重本级财政的平面分级模式,更适合我国以"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治理架构,也更有利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贯彻落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志刚  
在去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金人庆部长明确提出要"严格政府投资监管,加强项目资金安排的审核,把好投资下达关。充分发挥专员办、投资评审机构等的作用,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认真总结八年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和调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杰云  黎基钦  吴胜泽  石文伟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2年年底前,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简化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为县级财政创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由于"省直管县"财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昊  
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兼论对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启示吴昊战后,日本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与战前相比,这不仅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也相应地扩大了其财权。目前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的。日本中央财政由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