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9)
- 2023(13088)
- 2022(10936)
- 2021(10292)
- 2020(8517)
- 2019(19618)
- 2018(19614)
- 2017(37964)
- 2016(20909)
- 2015(23544)
- 2014(23793)
- 2013(23431)
- 2012(21196)
- 2011(18554)
- 2010(18472)
- 2009(16816)
- 2008(16520)
- 2007(14081)
- 2006(12229)
- 2005(10752)
- 学科
- 济(82948)
- 经济(82850)
- 管理(62861)
- 业(58557)
- 企(48942)
- 企业(48942)
- 方法(37179)
- 数学(32089)
- 数学方法(31775)
- 财(31348)
- 中国(23752)
- 农(23514)
- 学(19677)
- 业经(18882)
- 地方(18839)
- 务(16311)
- 财务(16243)
- 财务管理(16191)
- 制(15984)
- 企业财务(15428)
- 农业(15413)
- 理论(13841)
- 财政(13231)
- 贸(12851)
- 贸易(12845)
- 和(12828)
- 环境(12524)
- 易(12393)
- 技术(12243)
- 体(11810)
- 机构
- 大学(290802)
- 学院(288609)
- 管理(116142)
- 济(110954)
- 经济(108464)
- 理学(101141)
- 理学院(99967)
- 管理学(98206)
- 管理学院(97711)
- 研究(95470)
- 中国(70215)
- 京(62403)
- 科学(61369)
- 财(57486)
- 所(48016)
- 农(46721)
- 业大(43978)
- 研究所(43624)
- 财经(43155)
- 中心(42832)
- 江(42269)
- 经(39191)
- 北京(39057)
- 范(39057)
- 师范(38738)
- 农业(36406)
- 院(35014)
- 州(33776)
- 经济学(32783)
- 财经大学(31951)
- 基金
- 项目(201674)
- 科学(158456)
- 研究(147095)
- 基金(146429)
- 家(127451)
- 国家(126378)
- 科学基金(108890)
- 社会(92302)
- 社会科(87329)
- 社会科学(87305)
- 基金项目(78884)
- 省(78504)
- 自然(71427)
- 自然科(69743)
- 自然科学(69727)
- 自然科学基金(68456)
- 教育(66902)
- 划(65984)
- 编号(60368)
- 资助(59266)
- 成果(48654)
- 重点(44874)
- 部(44060)
- 发(42098)
- 创(41507)
- 课题(41176)
- 科研(38773)
- 创新(38672)
- 教育部(37629)
- 国家社会(37563)
- 期刊
- 济(121523)
- 经济(121523)
- 研究(85558)
- 中国(57007)
- 学报(46671)
- 财(46614)
- 科学(43705)
- 农(42882)
- 管理(40747)
- 大学(35168)
- 学学(33066)
- 教育(31352)
- 农业(29684)
- 技术(23425)
- 融(21439)
- 金融(21439)
- 财经(20628)
- 业经(20092)
- 经济研究(19174)
- 经(17467)
- 问题(16252)
- 图书(15453)
- 业(14611)
- 科技(14013)
- 理论(13991)
- 版(13898)
- 资源(13683)
- 技术经济(13349)
- 现代(13194)
- 实践(12923)
共检索到418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波 姚双双
以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双向作用关系为切入点,选取2001-2014年的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数据,计算中国大陆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关系的时空差异。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土地财政状况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将全国31省(市、区)划分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高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中度协调),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大(勉强协调)以及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推进城镇化发展是公共经济理论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辩证关系的基本要求。公共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政策向城镇化倾斜的力度,推动城镇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抓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家亮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财政投入一直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税收和政府投资模拟财政收入和支出变量,以城镇化率模拟城市化发展水平,通过量化相关指标,建立城镇化与财政的关系模型,探寻财政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城镇化发展进程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根据得出的结论,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从财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债务、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财政视角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制度与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稷桁 朱道林 张立新 李瑶瑶
为考察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1999—2015年省级层面二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可分为引致用地需求、土地城镇化扩张和土地财政再扩充3个阶段;2)实证分析显示,土地财政和土地城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统计学关系,土地城镇化进程在短期内会引起土地财政的逐渐增加,而土地财政对于土地城镇化有长期的持续性正向影响,分别与理论分析中的3个阶段相匹配;3)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均显示土地城镇化对土地财政冲击的响应较为灵敏和强烈,说明土地财政显著影响了我国的土地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土地财税制度改革,严格把控城市拓展边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范辉 吕添贵 王向东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在阐述地方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并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1)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其相互关系的拟合曲线分别适用于线性和S型;(2)从时间上看,山东省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演变趋势;(3)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17地市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东部半岛城市的协调发展度普遍大于西部内陆城市,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性。研究结论...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模型 山东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莹 杨芳玲
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系统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与土地财政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其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我国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由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从区域层面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区域内部协调度差异较小,土地财政相对于城镇化发展表现为"滞后—超前—同步"的演变特征;中部地区协调度及其内部均衡性次于东部,土地财政主要由超前型向滞后型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财政 耦合协调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薛翠翠 冯广京 张冰松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规模,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的改进、完善方向。研究方法:在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及筹集渠道,分析指出土地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和完善的方向。研究结果:(1)综合已有研究,按照保守估计,到2020年时,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2)基于目前财政分税制的现实,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形成了依靠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在推进本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仍然主要依赖于土地财政;(3)尽管土地财政曾有着实际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存在可持续性水平较低、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存在金融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土地财政模式是地方政府实现区域竞争、促进城镇化资本积累的重要工具,具有一定时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城镇空间的快速拓展。但地方政府过快的土地贴现,也带来了资源浪费、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等问题,难以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模式不应轻言放弃,而应不断完善乃至逐步退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克强 王沛 姚东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260美元,标志着我国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标志着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这两个"标志"意义重大,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土地财政模式是地方政府实现区域竞争、促进城镇化资本积累的重要工具,具有一定时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城镇空间的快速拓展。但地方政府过快的土地贴现,也带来了资源浪费、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等问题,难以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模式不应轻言放弃,而应不断完善乃至逐步退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蔡潇 文多 叶晓龙
探讨江西省城镇化进程中地域差异造成的土地财政分区,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土地政策提供支撑和参考,从而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土地财政进行分区,结果表明:江西省11地级市被划分为4类土地财政区:南昌为第一类高地价区;宜春、抚州、上饶、九江、赣州属于第二类中偏高土地财政规模区;景德镇属于第三类高土地税收规模区;鹰潭、萍乡、吉安、新余属于第四类低土地财政规模区。每一类土地财政区都有其特点,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避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勇
一、城镇化与公共资金供给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由原来的17%左右提升至目前的约54%,其中进入新千年后形成了快速上升,十余年间提升了约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约1.5个百分点。城镇化的推进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应产生了土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公共问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供给加以保障。例如,由城市规模扩张引起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的新需求,新增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威 徐鲲
作为调控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土地财政"越来越多地为地方政府所滥用,诱发地方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及社会风险。因此,研究如何创新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财政"风险治理制度,有效治理与防范"土地财政"多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多长 游亚
城镇化促使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土地财政依赖对城镇化也存在反作用。文章从全国总体水平上考察土地财政依赖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用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提高会抑制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该结论深刻地暴露了我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金秋宇 卢娟
在理论探讨土地财政和新型城镇化对公共服务的影响的基础上,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显著因素;土地财政对公共服务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抑制作用由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土地财政的新型城镇化效应阻碍了全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也是影响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