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8)
- 2023(8085)
- 2022(6871)
- 2021(6556)
- 2020(5501)
- 2019(12847)
- 2018(12485)
- 2017(25268)
- 2016(13664)
- 2015(15344)
- 2014(15526)
- 2013(15393)
- 2012(13827)
- 2011(12137)
- 2010(12495)
- 2009(11569)
- 2008(11411)
- 2007(9607)
- 2006(8410)
- 2005(7320)
- 学科
- 济(68186)
- 经济(68131)
- 管理(40262)
- 业(34842)
- 方法(31194)
- 数学(28989)
- 数学方法(28488)
- 企(27760)
- 企业(27760)
- 财(24996)
- 中国(19747)
- 地方(19348)
- 农(14543)
- 学(13298)
- 财政(12479)
- 务(11156)
- 财务(11127)
- 财务管理(11084)
- 地方经济(10663)
- 企业财务(10488)
- 制(10373)
- 业经(10224)
- 政(10136)
- 农业(9843)
- 土地(9440)
- 理论(9165)
- 环境(9025)
- 贸(8293)
- 贸易(8289)
- 易(7915)
- 机构
- 学院(188056)
- 大学(187211)
- 济(78969)
- 经济(77257)
- 管理(73684)
- 理学(64329)
- 理学院(63521)
- 研究(63134)
- 管理学(62101)
- 管理学院(61779)
- 中国(47844)
- 财(42631)
- 京(40041)
- 科学(39349)
- 所(31862)
- 财经(30625)
- 中心(28596)
- 研究所(28534)
- 江(28094)
- 经(27782)
- 农(26868)
- 业大(26147)
- 经济学(25110)
- 范(24704)
- 北京(24698)
- 师范(24532)
- 院(23446)
- 经济学院(22742)
- 财经大学(22528)
- 州(22044)
- 基金
- 项目(129199)
- 科学(103387)
- 基金(95619)
- 研究(91455)
- 家(83172)
- 国家(82587)
- 科学基金(72318)
- 社会(60781)
- 社会科(57788)
- 社会科学(57775)
- 基金项目(50718)
- 省(50116)
- 自然(47385)
- 自然科(46352)
- 自然科学(46344)
- 自然科学基金(45456)
- 教育(42520)
- 划(42170)
- 资助(39804)
- 编号(36010)
- 重点(29250)
- 部(28593)
- 成果(27768)
- 发(27674)
- 创(26064)
- 国家社会(25500)
- 课题(25164)
- 科研(24579)
- 教育部(24540)
- 创新(24527)
共检索到277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波
揭示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及人口增长联动关系区域规律,对于制定三者协调发展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灰色关联系数方法将我国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联动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3个区域,即等量土地财政资金推动城市用地规模增长依次减少,呈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反的区域规律。高度关联区域协议供给工矿仓储用地对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的推动作用强于商服住宅用地,工业化起步晚使得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最高,低度关联区域情况则相反。低度关联区域土地财政和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总量最大,土地城市化速度相对于人口显著快于高度和中度关联区域。中度关联区域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对较为协调。从推进工业用地最低限价及招拍挂方式出让、提升土地财政用于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占比、土地财政供给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务工农民保障房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土地财政、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增长联动关系的区域差别化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新奇 薛春璐 王伟 杜娟
快速城市化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需要测算一个极限区间值进行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以促进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落实。但是如何测算这个极限规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规方法组合和关键指标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研究首先对城市用地扩展规模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城市人口数量和GDP分别与建成区面积相关性,确定了城市人口数量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斯蒂模型,依据我国1950-2010年经济数据,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依据1951-2010年全国人口数据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
关键词:
城市用地规模 扩展极限 城市化 人口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宝琳 周国富 张春红 陈菡彬
为了探究财政收入、人口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2005—2016年的京津冀区域数据,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侧重分析财政收入规模、人口集聚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财政收入规模、人口集聚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长期中,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0.336,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弹性系数为0.842。短期中,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弹性系数为0.083,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弹性系数为1.743。当短期两者偏离长期均衡时,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以0.86的力度反向调整,使其回到均衡状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数量,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和规模经济等路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促进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区域内与区域间开展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水平;但若城市用地扩张使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后,因管理与服务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效率会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与规模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在东部地区此关系并不成立;在4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通过规模经济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为负,表明城市用地扩张已使各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锦亮 卢洪友 朱耘婵
人口问题与地方政府财政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也并无定论。本文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探讨人口增长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全要素生产率小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具有积极的影响。进而,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各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前提下,本文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证实了在不同全要素生产率门槛区间内,人口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东
文章引进了一种奇异谱(SSA)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于吉林省地方经济增长率、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和财政教育投入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具有3.62年的循环周期,吉林省财政教育投入具有5.32年的循环周期。文章还利用互谱分析研究了吉林省科教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发现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领先于地方生产总值1.96年,财政教育投入滞后于地方生产总值0.55年,并对吉林省的科教投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少华 黄缘罡 刘剑锋
近年来研究城市增长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用地增长动力与规划管制两大领域展开,但其实践效果不明显。在我国政策主导的特殊体制下,忽视城市增长与政策实施的互动关系将会使城市增长研究束之高阁。首先从宏观政策分析入手,以政策收益与城市增长周期现象的新视角,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为载体的周期政策是我国城市增长的周期动力;然后进一步指出,由于政策投放路径单一,城市蔓延逐渐加重,直接或间接滞后了政策收益周期,使得政策调控能力迟缓,进一步促成蔓延增长;最后,提出亟需以政策与用地周期协调规律为核心,加强政策横向协调,完善公服政策,从而引导蔓延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提高政策调控效力。
关键词:
城市增长 政策体制 周期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玉清 姜磊
辖区人口规模决定了集聚和拥挤两种外部性对财政支出的边际影响,而财政支出对辖区人口规模又具有"用脚投票"引发的反向激励效应。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基建、科技、文教医卫三类生产性支出均显著推进了经济增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的边际收益表现出从东到西的渐进递增趋势。可见,财政支出增加对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有助于经济增长;政府在缓解区域发展差距时,采取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化扶持政策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辖区人口规模 区域增长差距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大量出让、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考量城市面积的快速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得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土地财政政策,这致使城市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Solow模型进行扩展,使用我国1999—2009年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城市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虽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但每个省市都存在土地使用效率不高问题。通过区域划分估算全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使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各地区不同的增长方式,并针对土地财政、城市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铁英
本文对人口增长与土地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理论推导。在土地可以被不断调整的情况下 ,农村土地相当于公共资源 ,因此 ,土地调整不但可能对投资造成影响 ,也可能影响一个社区的人口增长率。本文表明 ,在土地不断调整的情况下 ,社区的人口增长呈收敛型。
关键词:
人口增长 土地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峰
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例,说明了非规模报酬不变技术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下,总资本和总产出以相同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不等于人口增长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特性则与规模报酬性质有关。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人口增长也能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增长;反之,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人口增长则会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减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D·盖尔·约翰逊,陈勇
笔者对人口迅速增长会导致地球上居民财富的减少和福利水平的降低这一观点提出了疑义,认为从历史上看较低的人口增长率意味着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生育率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人是重要的经济财富,人口增长没有导致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的降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春艳 吴群
文章通过利用1996-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支出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三者均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因素;不同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速度存在差异;体制因素是城市用地规模盲目扩张的深层次原因。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需立足中国实际,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保持官员任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深化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宇 陈会广 宋璐怡 陈利根
论文从城市规模的内涵出发,分析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效应、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城市产业规模及其结构调整效应3个理论假说,以解释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并通过243个地级市11 a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并证实了3个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土地财政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驱动力:1)中小城市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对土地财政有明显的驱动;2)所有规模级别的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对土地财政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出"U"型特征;3)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第二产业规模对土地财政驱动方向不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对土...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行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