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9)
- 2023(13619)
- 2022(11985)
- 2021(11333)
- 2020(9412)
- 2019(21823)
- 2018(21345)
- 2017(42322)
- 2016(22994)
- 2015(25767)
- 2014(25825)
- 2013(25557)
- 2012(23685)
- 2011(21092)
- 2010(21205)
- 2009(19403)
- 2008(19119)
- 2007(16364)
- 2006(14426)
- 2005(12517)
- 学科
- 济(93302)
- 经济(93195)
- 管理(71389)
- 业(65482)
- 企(54090)
- 企业(54090)
- 方法(43819)
- 数学(38815)
- 数学方法(38410)
- 财(35160)
- 中国(26924)
- 农(24973)
- 地方(20916)
- 学(19476)
- 务(18919)
- 业经(18913)
- 财务(18855)
- 财务管理(18802)
- 企业财务(17927)
- 制(17785)
- 贸(16455)
- 贸易(16449)
- 农业(16393)
- 易(15914)
- 理论(14703)
- 环境(14351)
- 财政(14013)
- 策(13644)
- 技术(13635)
- 银(13572)
- 机构
- 大学(321244)
- 学院(320222)
- 管理(131265)
- 济(130038)
- 经济(127123)
- 理学(114012)
- 理学院(112806)
- 管理学(111102)
- 管理学院(110524)
- 研究(104332)
- 中国(78444)
- 京(68079)
- 财(67396)
- 科学(63196)
- 财经(51006)
- 所(50869)
- 中心(47667)
- 江(46815)
- 农(46728)
- 经(46414)
- 研究所(45778)
- 业大(45326)
- 北京(42930)
- 范(41823)
- 师范(41539)
- 经济学(39158)
- 院(38635)
- 财经大学(37778)
- 州(37452)
- 农业(36337)
- 基金
- 项目(219210)
- 科学(173370)
- 研究(162621)
- 基金(160159)
- 家(137455)
- 国家(136322)
- 科学基金(118800)
- 社会(103128)
- 社会科(97847)
- 社会科学(97822)
- 基金项目(85351)
- 省(84079)
- 自然(77110)
- 自然科(75293)
- 自然科学(75280)
- 教育(74460)
- 自然科学基金(73906)
- 划(70741)
- 编号(66887)
- 资助(66406)
- 成果(54366)
- 部(49171)
- 重点(48028)
- 发(45756)
- 课题(45381)
- 创(44931)
- 教育部(42682)
- 国家社会(41968)
- 人文(41966)
- 创新(41847)
- 期刊
- 济(139990)
- 经济(139990)
- 研究(98376)
- 中国(59650)
- 财(53514)
- 管理(45781)
- 学报(45428)
- 科学(43158)
- 农(41527)
- 大学(35075)
- 教育(33406)
- 学学(33005)
- 融(28679)
- 金融(28679)
- 农业(28678)
- 技术(26083)
- 财经(24658)
- 业经(22565)
- 经济研究(22447)
- 经(20874)
- 问题(19784)
- 理论(15975)
- 图书(15699)
- 技术经济(15195)
- 现代(14888)
- 实践(14640)
- 践(14640)
- 科技(14332)
- 贸(13880)
- 业(13709)
共检索到468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林 吴木銮 高颖玲
通过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土地财政收入和城市扩张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286个地级市1999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文章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的"路径依赖"显著推动了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空间的扩张,成为我国"土地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文章认为,为了合理控制土地城市化的扩张趋势,需要强调城市化的公共价值取向,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使城市化真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 城市扩张 土地城市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帼琼 徐天祥 李冲
本文基于并行中介和调节效应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土地财政、城市扩张对本地房价的直接影响、传导机制、调节路径和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扩张和人口集聚共同构成土地财政收入拉高本地房价的中介变量,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作为中介机制解释了总效应的9.95%,城市人口集聚解释了总效应的2.79%,东部城市空间扩张的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城市;城市人口集聚在土地财政影响房价过程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建设用地扩张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的人口驱动力均大于空间驱动力。研究结果对土地财政生态健康和城市合理开发建设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扩张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汪玉兵
该文利用中国2002-2013年间28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支行为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且公共品的供给和收入差距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还对一线城市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抑制作用,表明土地财政是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变化出现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而经济发...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分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刚 王猛
文章利用1999~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检验了土地财政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存在倒U型的动态影响,就现阶段而言,土地财政带来了明显的城市扩张效应,但长期来看,将以损害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为代价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空间扩张,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增加,2004以后土地财政的城市空间扩张效应更加显著,同时,还发现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扩张之间存在非对称的正向互动关联。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空间扩张 系统GMM估计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颜
基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呈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传统市场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张的驱动作用明显,由于中国独特的财政制度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财政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张的显著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快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同时加大区域经济合作力度,在区域层面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市扩张 动态 空间计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艳飞 刘再起
基于1997—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System GMM计量模型,剖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扩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扩张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当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由负转正,影响曲线呈正U型;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正好相反。进一步研究得出: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路径是土地财政扩张可以同时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其中对前者的影响程度更大。指出:硬化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考核可以减少能源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李平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自主能力弱化,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地干预辖区金融,乃至设立自己所能控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然而,由于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对地区金融扩张的影响,一直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基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分批分次推动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外生下降这一"自然实验",利用全国2000~2008年的县市财政自主度等面板数据,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特别是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之后,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的下降的确可以刺激地区金融扩张。而且,计量分析表明,本文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关键词:
财政自主度 金融扩张 农村税费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傅传锐 陈雅茹 王燕武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是宏观政策调控微观效应研究的新议题。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政策与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关系以及产权性质、内部控制质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2)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在财政政策与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相对于国有控股、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非国有控股企业、内控质量高的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提升幅度更大。拓展性研究表明,尽管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同时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效率,但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渠道提高整体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多维度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实施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文章利用2007-2017年我国93家区域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并结合省级宏观经济数据和地方官员变更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了区域商业银行风险;(2)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降低了商业银行风险;而不确定性时期的财政扩张,通过降低银行资产收益率增大了商业银行风险;并且财政扩张的负面影响大于政策不确定性的正面影响;(3)各省的市委书记发生职位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更大。文章研究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之间的联系提供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莫长炜 林月萍 王燕武
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显露无遗。既有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是造成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夜间卫星灯光和人口密度数据,本文构建了2005—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空间扩张质量指数,并从产业集聚视角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是否导致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下降取决于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土地财政将引致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2)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素集聚能力较弱、依靠大面积土地出让的城市较为显著。政府尤其要警惕和重视这些地区的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问题。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城市,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高质量扩张并不矛盾。应理性看待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加以区别对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飞 袁奕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融资的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标尺竞争",形成了"财政分权-土地融资-城市扩张"的发展模式。文章据此构建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利用1999—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进一步的扩展讨论。研究表明,在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为履行事权面临融资约束而将更多努力转向土地融资。作为经营城市土地的主体,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竞争,结果是我国城市的高速空间扩张,而这种扩张又会对分权程度产生影响,同时存在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扭曲、潜在风险积聚及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土地融资 城市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