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8)
- 2023(6960)
- 2022(5790)
- 2021(5335)
- 2020(4645)
- 2019(10287)
- 2018(9604)
- 2017(18897)
- 2016(9884)
- 2015(10994)
- 2014(10962)
- 2013(10865)
- 2012(9954)
- 2011(8396)
- 2010(8755)
- 2009(8684)
- 2008(8228)
- 2007(7087)
- 2006(6170)
- 2005(5669)
- 学科
- 业(36674)
- 济(35475)
- 经济(35437)
- 管理(35344)
- 企(30946)
- 企业(30946)
- 财(30692)
- 融(27284)
- 金融(27284)
- 银(26331)
- 银行(26328)
- 行(25290)
- 中国(19984)
- 务(17746)
- 财务(17729)
- 财务管理(17681)
- 制(17050)
- 企业财务(17012)
- 方法(14677)
- 数学(13393)
- 数学方法(13244)
- 财政(12312)
- 中国金融(11281)
- 险(10892)
- 保险(10801)
- 体(10282)
- 地方(9976)
- 政(9949)
- 度(9569)
- 制度(9565)
- 机构
- 学院(125588)
- 大学(124408)
- 济(53201)
- 经济(51948)
- 管理(48352)
- 中国(45164)
- 财(41405)
- 理学(39931)
- 理学院(39587)
- 管理学(38987)
- 管理学院(38776)
- 研究(37897)
- 财经(27943)
- 京(25652)
- 经(25267)
- 中心(21741)
- 融(21578)
- 银(21562)
- 金融(21183)
- 财经大学(20901)
- 银行(20601)
- 科学(20218)
- 江(19588)
- 行(19265)
- 所(18521)
- 人民(17828)
- 经济学(17782)
- 农(17755)
- 国人(16474)
- 中国人(16396)
- 基金
- 项目(77407)
- 科学(60670)
- 基金(57434)
- 研究(57298)
- 家(48542)
- 国家(48103)
- 科学基金(42465)
- 社会(37707)
- 社会科(35879)
- 社会科学(35867)
- 基金项目(30136)
- 省(29977)
- 自然(26766)
- 自然科(26165)
- 自然科学(26161)
- 自然科学基金(25682)
- 教育(25192)
- 资助(24417)
- 划(24188)
- 编号(22580)
- 成果(18885)
- 部(17486)
- 重点(17258)
- 性(16773)
- 制(16563)
- 创(16288)
- 国家社会(15886)
- 课题(15428)
- 教育部(15380)
- 创新(15370)
共检索到212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波
近年来,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以及二者的耦合是我国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也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手。通过对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的耦合条件与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在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风险,如片面的土地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动力的不可持续性、削弱了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等。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以管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天锋 任亚娟 李保东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了大量收入,又通过财政担保和土地抵押等方式获取巨额银行贷款,造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土地财政"逐渐演变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定西市"土地财政"现状一是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随着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行,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起了土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万里 刘胡皓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中国目前以土地扩张为代表的空间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地非协调问题的产生与作为新型城镇化推动者的地方政府的行为紧密关联。首先,在纵向维度政府间关系下,为创造政绩而获得晋升、为获取财政收入以减轻财政压力,使"晋升锦标赛"与"财政锦标赛"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以土地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空间城镇化的"动力源"。其次,从横向维度看,企业、城市户籍居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形成了基于利益关系的并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利益铁三角和超级利益铁三角,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空间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梗阻。最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耦合背景下,理性的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商品化的交易空间,在获取土地出让收入的同时亦衍生出以土地为主的融资模式,导致中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向外建设"而不是"向上建设"的非均衡化路径,人地非协调城镇化的问题被进一步强化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燕菁 宋涛
长期以来,由于不能区分"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导致相关讨论低效乃至混乱。只有将这两个概念放到增长转型这一大框架中,才能被清晰地加以定义。任何增长都可以分为资本型增长和运营型增长两个阶段。过去四十年,中国主要解决社会资本的积累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上是"土地金融";随着"土地金融"使命的完成,未来城市的发展要尽快转向以税收为主的"土地财政"。要完成这一转型,现有住房制度和资本市场需要重新设计。推行"先租后售"的住房供给和保荐制资本市场,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金融 土地财政 增长转型 资本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玉龙
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券和土地财政的视角,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外生冲击造成的总产出下降会抑制家庭和企业的土地需求,土地价格下跌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相关收入。由于土地财政因素的存在,土地相关收入下降会减少政府支出,且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债券利率上升和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下跌会影响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使其杠杆率上升和信贷紧缩,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大。当金融风险上升和经济形势恶化时,由于企业债务的违约风险高于地方政府债券,金融机构会增持地方政府债券,由此带来的信贷挤出效应会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导致总产出和土地价格进一步下降。经济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机制,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强化。文章研究表明,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且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实施信用政策,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和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邹晓峰 韦广春
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耦合协调水平,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耦合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均恰好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但耦合水平值仍然偏低,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经济发展质量、政府重视力度、农村信贷投入及社会支持水平是耦合水平提升的显著促进因素。因此,论文认为,政府须结合各方资源推动全国整体均衡发展,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财政金融支农体系相协同。
关键词:
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耦合协调度 空间计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莹 杨芳玲
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系统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与土地财政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其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我国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由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从区域层面看,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区域内部协调度差异较小,土地财政相对于城镇化发展表现为"滞后—超前—同步"的演变特征;中部地区协调度及其内部均衡性次于东部,土地财政主要由超前型向滞后型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财政 耦合协调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杨 满燕云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债使得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地方债务的风险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难度。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土地为杠杆借债融资的模式可能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暴露出显性风险,而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的同时需要启动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走上更加理性和规范的道路。
关键词:
地方债务融资 债务风险 土地财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在富
土地财政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呈倒"U"形特征,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安排、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土地出让收入成本补偿不充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潜在风险的关键是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土地出让和抵押融资管理,有效调节土地收益分配,降低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下降可能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公共财政 房地产税 土地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光鹏
强化财政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方光鹏金融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但对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见,大都集中在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在转换经济机制过程中强化自管自律以及处理银行与企业间的风险责任等方面,...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 李剑阁 蒋省三 韩俊 刘守英
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表明: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来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来撬动的。
关键词:
土地融资 土地财政 城市化 金融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鑫 黄文礼 刘建和
本文探讨金融抑制条件下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在我国宏观分配格局演变中的影响机理与结果。研究表明:首先,地方政府在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会通过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控制更多的经济资源,以维持公共投资增长。其次,我国金融规模越大,对宏观分配格局的扭曲效应就越明显,居民收入占比会随之走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比例会上升。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撬动更多经济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恢复其公共部门的职能,将土地权利还给个体,将金融部门的服务重点转向实体经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鑫 黄文礼 刘建和
本文探讨金融抑制条件下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在我国宏观分配格局演变中的影响机理与结果。研究表明:首先,地方政府在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会通过土地金融和土地财政控制更多的经济资源,以维持公共投资增长。其次,我国金融规模越大,对宏观分配格局的扭曲效应就越明显,居民收入占比会随之走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比例会上升。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撬动更多经济资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该恢复其公共部门的职能,将土地权利还给个体,将金融部门的服务重点转向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杨丰
现代金融危机破坏性之所以越来越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紧耦合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各类风险的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并最终导致系统风险的形成。该文基于工程学视角描述了这一机制的演变过程及其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并提出松弛金融系统紧耦合性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紧耦合 流动性 正常事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