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3)
- 2023(12564)
- 2022(10153)
- 2021(9440)
- 2020(7845)
- 2019(18023)
- 2018(17319)
- 2017(33633)
- 2016(17651)
- 2015(19857)
- 2014(19487)
- 2013(19729)
- 2012(18026)
- 2011(15855)
- 2010(15647)
- 2009(14492)
- 2008(14368)
- 2007(12139)
- 2006(10815)
- 2005(9972)
- 学科
- 济(79323)
- 经济(79251)
- 业(50149)
- 管理(50105)
- 企(38299)
- 企业(38299)
- 财(29592)
- 方法(29356)
- 中国(27230)
- 数学(25434)
- 数学方法(25254)
- 农(21989)
- 业经(18405)
- 制(17980)
- 地方(16583)
- 贸(15877)
- 贸易(15865)
- 易(15502)
- 学(15383)
- 务(14107)
- 农业(14103)
- 财务(14082)
- 财务管理(14034)
- 财政(13515)
- 产业(13462)
- 企业财务(13424)
- 体(13079)
- 银(12950)
- 银行(12934)
- 行(12378)
- 机构
- 大学(245114)
- 学院(241848)
- 济(113470)
- 经济(111629)
- 管理(92152)
- 研究(89086)
- 理学(78821)
- 理学院(77987)
- 管理学(76930)
- 管理学院(76476)
- 中国(70500)
- 财(57884)
- 京(52860)
- 科学(49411)
- 所(43646)
- 财经(42686)
- 中心(39620)
- 研究所(39103)
- 经(39006)
- 经济学(37547)
- 农(36096)
- 江(35790)
- 经济学院(33886)
- 北京(33836)
- 院(32473)
- 财经大学(31601)
- 范(31372)
- 师范(31114)
- 业大(30872)
- 农业(27819)
- 基金
- 项目(160790)
- 科学(128752)
- 研究(121653)
- 基金(119976)
- 家(104078)
- 国家(103284)
- 科学基金(88689)
- 社会(82421)
- 社会科(78405)
- 社会科学(78384)
- 基金项目(62552)
- 省(58891)
- 教育(53466)
- 自然(52790)
- 自然科(51628)
- 自然科学(51617)
- 自然科学基金(50750)
- 划(50058)
- 资助(47852)
- 编号(47490)
- 成果(39757)
- 部(37305)
- 重点(36471)
- 发(36452)
- 国家社会(36390)
- 创(33834)
- 教育部(32637)
- 课题(32350)
- 中国(32320)
- 创新(31747)
- 期刊
- 济(126204)
- 经济(126204)
- 研究(80734)
- 中国(55165)
- 财(47476)
- 管理(35003)
- 学报(34319)
- 科学(33985)
- 农(33464)
- 大学(27335)
- 学学(25245)
- 融(23587)
- 金融(23587)
- 经济研究(23230)
- 农业(22559)
- 教育(22443)
- 财经(22304)
- 经(19634)
- 业经(19077)
- 技术(18623)
- 问题(17287)
- 贸(16232)
- 世界(13988)
- 国际(13820)
- 图书(13755)
- 业(12917)
- 技术经济(11857)
- 会计(10913)
- 现代(10834)
- 版(10674)
共检索到381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王猛
产业结构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然而在中国却存在一个悖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偏低,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章引入土地财政因素,对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行拓展,基于中国1999—2013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财政虽有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对产业结构服务化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土地财政的确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迟滞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但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则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服务化 面板数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德云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阐述了产业收入和劳动力结构的演进趋势,虽然各国的统计数据都能验证,但产业理论没有给与具体的证明。国内很多学者据此定理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定义(刘志彪,2000),就方向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到产业结构以何变量结构表示,指标各有不同,不能使理论界普遍接受。原因是产业结构是一个大口袋,所有变量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广忠 袁飞 陶然
本文考察了最近10多年来我国税收增长速度一直显著高于GDP增长速度的现象。特别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考察了当前中国特定体制下地方政府做大财政资源产业的经济与政治激励。基于1998—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我们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财政占GDP比例的当期和滞后影响。最后,本文从土地财政角度对税收增长可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演变 税收超常规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韬 孔晓婷 朱晟君
我国城市国有土地供给及分配的垄断权由地方政府掌握,在地方财权事权不对等的背景下,土地财政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本上升、资源及资金被挤占。本文在提出土地财政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机制基础上,基于全国35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方法,实证发现:土地财政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并且分地区来看,这一作用显著存在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存在滞后一期的正反馈效应。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明元 李彦超
笔者认为所谓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对我国1952年~2008年产业结构演进的协整检验与反应弹性值的国际比较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符合国际标准模式的一般规律,但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因素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出现"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应该考虑时间和条件的变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战明华 许月丽
本文在将城市化看作是由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关联效应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基础上,将其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对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我国的总量样本数据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迁与经济规模的变化均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而城市化水平则又以类似于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不过,与其它因素相比,即使从长期来看,城市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也要小得多。
关键词:
规模效应 产业结构关联效应 城市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光华 魏凤春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基础之上的分析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核心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改革之初,迫于财政压力,选择资本推动型的增长模式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益并缓解了失业。目前,资本链条开始断裂,该模式已难以维持,财政压力凸现,失业现象加剧。所有制的改革不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同时注重劳动替代资本。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路径,也界定了失业问题解决的通道。政府需要在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均衡中定位自身的角色。适当调整增长模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劳动力的收益率、对不同所有制主体施以国民待遇是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失业 产业结构调整 所有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一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长期不平衡的基础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从贸易顺差国来看,主要有石油输出国和制成品出口国。石油输出国的顺差是由石油价格的暴涨导致的,但是制成品出口国的长期顺差却是因为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远高于服务品引起的。由于制成品出口国在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且制造业部门明显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它会出口制成品,进口服务品。如果两者都完全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平衡,但是如果服务品不完全可贸易,则不平衡就不可避免。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可贸易性 不平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荣涛 张许颖 苏明吾
地区利益始终对地方政府行为是一种基本的制约因素 ,地方政府有关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博弈行为是在追求地区利益中开始和结束的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不懈追求是形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了印证这个结论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三个博弈模型 ,并就如何消除产业结构调整中地区利益的障碍作用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趋同 地区利益 博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温晓明
本文认为,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是一个地区能否形成自己特色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区域创新能力赋予了产业结构新的内涵,创造更加积极的企业驱动力和更加灵敏的经济基础,是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的基本力量。作者就完善和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建议:(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创新和竞争;(2)重视人才,把吸引人才作为比吸引资本更重要的政策选择;(3)建立新的、符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区域创新网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发展 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晓虹 席鹏辉
以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为准实验,利用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实证检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显著地降低了土地出让宗数。同时,财政压力也引起了土地出让面积的减少和土地出让价格的上升。这主要是源于地方政府倾向于出让商住用地,明显降低工业用地的出让比例,并优先采用易得高价的“招拍挂”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土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引起的土地市场中商住用地占比增加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工业化过早过快下降这一现象很可能与地方财政压力及其诱发的政府供地策略密切关联。
关键词:
财政压力 事权改革 土地出让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在对县域财政金融服务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1772个县(区)的截面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县域财政金融服务及其二者联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服务和金融服务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财政服务的影响作用更大,但财政金融服务联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财政服务的促进作用在贫困地区更大,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在非贫困地区更大;贫困县财政服务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服务,非贫困县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燕 魏作磊 陈丽娴
基于1999—2018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服务化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服务化明显扩大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且主要是通过提高要素替代弹性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和增强行业垄断及减少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当收入分配差距较小时,产业结构服务化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当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服务化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本文还分行业、分区域进行检验并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永 蒋永穆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促使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出现工资极化现象,进而导致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就业极化。在就业极化过程中,劳动者就业技能障碍阻碍就业升级,对就业极化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中国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2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运用职业就业份额分解方式,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服务化是导致劳动力市场极化的重要原因,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职业就业比重变化几乎全部源于产业部门之间就业比重变化的贡献。劳动力市场极化阻碍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加,不利于扩大内需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而缓解这一不利影响的关键在于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玉胭
文章采用中国200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对财政分权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对本地区与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分地区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体现在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第三,财政分权通过推动金融发展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而间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最后,给出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