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5)
- 2023(5011)
- 2022(4363)
- 2021(4465)
- 2020(3845)
- 2019(9026)
- 2018(8839)
- 2017(17812)
- 2016(9708)
- 2015(11133)
- 2014(11043)
- 2013(10740)
- 2012(9667)
- 2011(8091)
- 2010(8545)
- 2009(7907)
- 2008(7952)
- 2007(6846)
- 2006(5765)
- 2005(5120)
- 学科
- 济(37668)
- 经济(37631)
- 管理(35423)
- 业(28484)
- 财(27619)
- 企(25549)
- 企业(25549)
- 方法(20093)
- 数学(18640)
- 数学方法(18169)
- 财政(14379)
- 务(12826)
- 财务(12795)
- 财务管理(12735)
- 企业财务(12169)
- 政(11843)
- 中国(9640)
- 农(8717)
- 制(8677)
- 家(8007)
- 土地(7817)
- 国家(7782)
- 学(7612)
- 地方(7371)
- 理论(6621)
- 业经(6359)
- 体(6191)
- 策(5877)
- 出(5786)
- 银(5599)
- 机构
- 学院(124649)
- 大学(123062)
- 管理(50934)
- 济(49845)
- 经济(48825)
- 理学(43953)
- 理学院(43563)
- 管理学(42563)
- 管理学院(42350)
- 研究(36700)
- 财(36145)
- 中国(31174)
- 京(25671)
- 财经(23503)
- 科学(21891)
- 经(21326)
- 江(18972)
- 所(18145)
- 中心(17636)
- 财经大学(17332)
- 业大(16180)
- 北京(16051)
- 农(15896)
- 研究所(15665)
- 经济学(15586)
- 州(14701)
- 经济学院(14073)
- 范(13690)
- 师范(13578)
- 院(13540)
- 基金
- 项目(80995)
- 科学(63795)
- 研究(59459)
- 基金(59185)
- 家(50510)
- 国家(50146)
- 科学基金(44218)
- 社会(37597)
- 社会科(35831)
- 社会科学(35821)
- 省(31704)
- 基金项目(30727)
- 自然(28974)
- 教育(28332)
- 自然科(28323)
- 自然科学(28318)
- 自然科学基金(27772)
- 划(26080)
- 资助(25970)
- 编号(24610)
- 成果(20119)
- 部(18270)
- 重点(17961)
- 课题(16805)
- 创(16781)
- 教育部(15982)
- 创新(15760)
- 发(15704)
- 科研(15691)
- 大学(15678)
共检索到190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曾莲 严秋斯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胡育蓉
本文聚焦"地方政府债务悖论",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以预算软约束为视角,解析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机制。在深入阐述预算软约束的内涵和形式的基础上,联系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经验事实,本文从理论上剖析危机重演的逻辑,揭示地方政府举债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尚蒲 郑仲晖 罗必良
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土地要素和信贷资源构成预算软约束的资源基础。基于审计结果公告,对地方政府债务特征进行研究,可得出三点结论:(1)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可控,但财政资金的流动性堪忧。(2)地方政府债务表现出强烈的异质性特征。高收入地区债务的绝对量大,负债集中在市、县两级政府;中低收入地区债务的相对规模高,负债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3)各地负债的资源基础存在差异。高收入地区银行贷款的绝对量大,中低收入地区对土地出让、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要素市场发育、改革举债机制和理顺财税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 赵艳朋
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预算软约束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水平等变量后,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变换不同的指标后,估计结果依然较为稳健。本文首次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之前学者的理论推断,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通过硬化预算软约束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 债务规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恩涛 于洪良
分权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由于税基交叠会产生纵向外部性,且这种纵向外部性容易导致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为特征的预算软约束的出现。为分析这种预算软约束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与代表性地方政府在内的跨期迭代模型,并比较了地方政府债务不受控和受控两种情形下的影响。在地方政府债务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对公共投资和地方债务都具有显著的正面效果,尽管其也会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而在地方政府债务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并不一定刺激公共投资。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中央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边际价值相对较小或地方政府分享的税收份额相对较低,预算软约束都能增进社会福利...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债务 预算软约束 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秋婵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庞大已成为困扰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为着眼点,研究国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否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在借鉴国内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债务实情,拓展了传统的跨期预算方程,将债务的期限结构纳入到跨期预算约束方程中。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并不能严格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随着国家预算法的完善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规范化管理,以跨期预算约束模型为基础的约束机制将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是否可持续性的基准。
关键词:
跨期预算约束 债务规模 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万里 秦玉奇 单昱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叙果 张广婷 沈红波
本文针对我国当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偏好于大量建立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逻辑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式财政分权并不是影响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进行大量负债的全部激励,而政府的"经济参与人"和"政治参与人"的双重角色以及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在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地方政府倾向于大量建立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借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泗锋 王雪原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长期以来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学界与业界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使用2015年2季度—2018年4季度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交易数据并匹配地区经济指标,从地方债券总价差中剥离出违约风险溢价,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因素对地方债券违约风险溢价的冲击,间接测度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变化。研究发现,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区经济增速、财政收支比以及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GDP占比等地区经济因素显著影响地方债券违约风险溢价,反映出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本研究评估了地方政府发行"自发自还"债券对预算软约束的缓解效果,可为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融资改革和债务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新
在预算软约束的研究方向下,以土地财政为突破点,构建2009~2015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出让(以此作为软约束的重要代理变量)、投资行为以及各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的面板数据,以研究晋升激励和投资冲动对于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内容的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从而分析目前土地财政的问题,并通过实证结果的展示来寻找土地财政和约束软化的解决路径。研究表明,晋升激励显著刺激土地财政的"热度",但投资冲动并没有如预期正向激励土地财政的发生,但考虑到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硬约束,它仍是一个重要的关注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随着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加剧导致了地方政府缺少相关的财务约束,忽视了盲目的投资所带来的过度负债。如何"硬"化预算软约束、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压力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预算软约束和政府投资冲动之间的关联性,并选取了2008-2017年的预算软约束资金的来源要素变量所对应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各种变量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原因,不同的预算软约束资金来源会给我国带来财政赤字问题。文章根据模型的估测结果,提出了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缓解地方过度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投资冲动 分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勇 陈思霞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海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7%的速度增长了近30年。自上而下的分权以及由此导致的自下而上、自边缘至核心的帕累托改进的改革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深层次原因(Laffond,etal.,1997)。其中,财政分权被认为居功至伟。林毅夫(2000)用1970—1993年的省级数据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保庆 陈硕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引起学界、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及担忧。但对该问题的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加以严谨研究。文章认为该问题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及制度约束直接相关。基于地级市数据,我们发现各地区债务规模显著受到其财政缺口的影响:财政缺口每增加1%,融资平台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将提高14%,债务规模将增加0.2%。基于文中建立的实证模型,我们预测我国地方债务在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到2017年其总额将达到该年GDP的42%。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结合中央政府近期"营改增"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章认为在财政集权的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王艳冰
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出发,以城市建设投资所需资金来源为起点,将国内贷款与债券之和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指标,以期找出影响债务规模形成的因素。实证分析证实:土地财政和政绩利益环境是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即土地出让金收入越多,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债务规模也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举债动机越强,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官员追求晋升的激励力度越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需的资金越多,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就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