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1)
- 2023(15581)
- 2022(13529)
- 2021(12824)
- 2020(10743)
- 2019(24909)
- 2018(24222)
- 2017(47592)
- 2016(25629)
- 2015(28633)
- 2014(28435)
- 2013(27838)
- 2012(25526)
- 2011(22355)
- 2010(22039)
- 2009(19708)
- 2008(19252)
- 2007(16353)
- 2006(13850)
- 2005(11734)
- 学科
- 济(103146)
- 经济(103035)
- 管理(78971)
- 业(71080)
- 企(60014)
- 企业(60014)
- 方法(51245)
- 数学(45616)
- 数学方法(45068)
- 财(38450)
- 中国(25596)
- 农(25559)
- 务(21881)
- 财务(21810)
- 财务管理(21748)
- 业经(21175)
- 企业财务(20762)
- 学(20532)
- 地方(20526)
- 制(18231)
- 农业(16891)
- 贸(16551)
- 贸易(16543)
- 易(16031)
- 理论(15877)
- 技术(15086)
- 环境(14737)
- 和(14724)
- 财政(14334)
- 银(14058)
- 机构
- 大学(346644)
- 学院(344549)
- 管理(142260)
- 济(137344)
- 经济(134556)
- 理学(124440)
- 理学院(123184)
- 管理学(120983)
- 管理学院(120366)
- 研究(107674)
- 中国(82226)
- 京(72103)
- 财(71702)
- 科学(66375)
- 财经(54751)
- 所(51707)
- 中心(50928)
- 业大(50839)
- 农(50710)
- 经(50019)
- 江(48712)
- 研究所(46832)
- 北京(44798)
- 范(43100)
- 师范(42716)
- 经济学(42065)
- 财经大学(41024)
- 院(39974)
- 农业(39516)
- 州(39155)
- 基金
- 项目(244486)
- 科学(193091)
- 基金(179430)
- 研究(178456)
- 家(155223)
- 国家(153992)
- 科学基金(134390)
- 社会(113368)
- 社会科(107658)
- 社会科学(107632)
- 基金项目(95445)
- 省(94199)
- 自然(88012)
- 自然科(86000)
- 自然科学(85980)
- 自然科学基金(84408)
- 教育(82099)
- 划(79069)
- 资助(74456)
- 编号(72635)
- 成果(57702)
- 部(54172)
- 重点(53776)
- 创(50746)
- 发(50167)
- 课题(48423)
- 科研(47352)
- 创新(47338)
- 国家社会(47111)
- 教育部(47105)
- 期刊
- 济(139164)
- 经济(139164)
- 研究(99610)
- 中国(63913)
- 财(59541)
- 学报(52452)
- 管理(49157)
- 科学(47911)
- 农(43991)
- 大学(40747)
- 学学(38412)
- 教育(34372)
- 农业(30526)
- 技术(29545)
- 融(28633)
- 金融(28633)
- 财经(26448)
- 经济研究(23150)
- 业经(22559)
- 经(22420)
- 问题(18197)
- 图书(17825)
- 理论(17359)
- 财会(16599)
- 统计(16470)
- 技术经济(16025)
- 实践(15969)
- 践(15969)
- 版(15813)
- 科技(15698)
共检索到49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刁伟涛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债务收入是宽口径"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当地房价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后者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债务支出的资本化。这一结论对于我国的房价调控以及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修正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制度,将地方债务规模和还债能力也纳入考核,在地方债"新规"下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并规范其支出投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珂
本文采用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土地财政依赖、财政缺口和房价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财政缺口、房地产国内贷款与房价之间存在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显著为正的滞后效应,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提高作用。此外,地方财政收入缺口和房地产国内贷款对房价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对于我国近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应当在经济和政策上引导地方政府改变以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的融资方式,规范土地财政行为。
关键词:
土地财政依赖 房价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以财政分权改革为契机,选择中国2000—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两者的交互项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只是因为地区的差异而表现出促进效果的不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完善财政分权改革的措施,为各地政府搭建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助推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保持结论的稳健性,但高债务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债务增长效应更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亮 陈乐一
基于1999-2012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房价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上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两者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房价上涨的影响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房价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怀 何富彩
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普遍快速上涨引起普遍关注。本文选取了全国31个省份1999-2014年商品房平均实际销售价格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以及城镇化水平与房价上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此外,诸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增长率等基本经济因素对房价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不过,关于全国范围内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可能掩盖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分地区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西部以外地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对房价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在西部以外地区,城镇化水平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土地财政背景下,房价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可能存在双向联动效应,形成风险叠加。现有文献不乏房价快速上涨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可能引发风险的讨论,而本文侧重分析两者的双向叠加关系及土地财政的调节效应。具体地,房价上涨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债务风险的提高反过来又强化了地方政府推升房价的动机;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双向联动效应。本文拟从风险的双向叠加视角,分析房地产与债务风险主体微观心理及其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图模拟风险叠加的机理,构建联立方程组以更有效揭示风险叠加的效能。利用中国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的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这种抑制效应越被强化;同时,土地财政依赖也强化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房价的促进效应,并进一步推高了房价。由此可知,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的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以提高房价的方式来缓解其债务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本文在对全国30个省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财政因素对房地产投机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明显的投机泡沫,且各地的泡沫均从2005年开始出现剧增的情形。随后,以财政支出和土地财政为重点的对影响房地产投机泡沫变化的财政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已成为当前我国房地产投机泡沫积累起来的重要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顾乃华 王小霞 陈雄辉
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土地财政的量化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成因。目前我国省际间土地财政强度差别较大,且在2003-2007年间呈现先下降继而小幅上升的变化轨迹。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土地财政强度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土地财政动因的"GDP锦标赛说"而拒绝"财政压力说"。正是发展条件不同的各地区围绕GDP增长展开锦标赛,将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筹码,以及推动城市扩张和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的载体,从而导致了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李勇刚 王猛
土地财政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房价和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与房价的相互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两者存在正向的非线性关系。(2)土地财政和房价的相互作用抑制了经济增长,房价的上涨通过土地财政的传导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逐步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快转变地方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猛 李勇刚 王有鑫
在中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过程中,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波动是重要的推动因素。本文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99~2010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考察了土地财政和房价波动对全国及区域层面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间存在正向的相互作用,房价上涨促进了土地财政的增加,而土地财政增加反过来推动了房价上涨;(2)土地财政和房价波动对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增强和房价上涨,会拉大城乡消费差距;(3)土地财政、房价波动与城乡消费差距间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李勇刚 王猛
土地财政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房价和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与房价的相互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两者存在正向的非线性关系。(2)土地财政和房价的相互作用抑制了经济增长,房价的上涨通过土地财政的传导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逐步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快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地方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映红 陈瑞 于海洋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对房价影响的理论机制,并采用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采用土地财政作为地方债的代理变量发现这一结论是稳健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导致住房需求增加,在住房供给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据此,建议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时,需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减轻地方政府的事权压力,减弱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冲动。
关键词:
地方债 房价 住房需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湛 香伶
我国各地债务融资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格局不同导致吗?尤其是法律环境差的地区相对法律环境好的地区企业发债比率更高,有违经典的债务契约理论,这一悖论又如何解释?本文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规模越大,对外依存度越高,当地企业发债越多;企业债券比银行贷款对通胀更敏感,而银行贷款是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投资的首选;(2)各地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与股票融资在融资结构上此消彼长;(3)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当地企业发债比率越高。地方法律治理环境越完善,当地企业发债比率反而越低。其原因在于地方的政府干预是法律治理的替代机制,并且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更多的政府管制。
关键词:
债务结构 政府干预 法律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口结构、财政支出刚性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房价与城市化的关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土地财政、房价上涨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
财政分权、审计监督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于200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竞争、地方政府政策选择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特征——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的“涨”与“跌”对居民消费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人口老龄化、房价与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出、技术选择与经济绩效——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