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1)
2023(4814)
2022(4216)
2021(4418)
2020(3850)
2019(9043)
2018(9065)
2017(18199)
2016(10004)
2015(11743)
2014(12083)
2013(11898)
2012(10632)
2011(9130)
2010(9678)
2009(9048)
2008(9258)
2007(8031)
2006(7178)
2005(6571)
作者
(27453)
(22731)
(22470)
(22066)
(14474)
(10755)
(10329)
(8788)
(8534)
(8427)
(7841)
(7584)
(7383)
(7206)
(7160)
(6836)
(6711)
(6474)
(6468)
(6400)
(5657)
(5534)
(5512)
(5311)
(5132)
(5108)
(5025)
(4956)
(4617)
(4446)
学科
(41646)
经济(41601)
管理(33432)
(29124)
(24758)
企业(24758)
(24395)
方法(20837)
数学(19113)
数学方法(18547)
财政(12454)
中国(11359)
(11359)
(11163)
财务(11120)
财务管理(11071)
企业财务(10388)
(10289)
(10054)
(9136)
土地(8188)
地方(7708)
理论(7596)
业经(7287)
(7131)
(6881)
农业(6754)
(6728)
银行(6726)
(6604)
机构
学院(136162)
大学(134490)
(53717)
管理(53605)
经济(52436)
理学(45302)
理学院(44864)
管理学(43635)
管理学院(43425)
研究(42644)
中国(36385)
(35590)
(29412)
科学(26341)
财经(23589)
(22301)
(21962)
(21092)
中心(20657)
(19437)
研究所(19246)
北京(19155)
业大(18286)
(17200)
财经大学(16999)
(16842)
师范(16732)
经济学(16018)
(15680)
(15546)
基金
项目(83764)
科学(65216)
研究(61869)
基金(59711)
(51305)
国家(50928)
科学基金(43951)
社会(37559)
社会科(35584)
社会科学(35574)
(33138)
基金项目(30512)
教育(29677)
自然(29074)
自然科(28368)
自然科学(28364)
自然科学基金(27766)
(27619)
资助(26915)
编号(26148)
成果(21855)
重点(18926)
(18576)
课题(18506)
(16826)
(16667)
科研(16296)
教育部(15943)
(15915)
大学(15802)
期刊
(62529)
经济(62529)
研究(43749)
(33575)
中国(32368)
管理(19680)
科学(17589)
(17498)
学报(17064)
教育(15295)
大学(13558)
(13370)
金融(13370)
技术(13232)
学学(12674)
财经(11848)
农业(11432)
统计(10341)
经济研究(10209)
(10094)
业经(10087)
财会(9124)
会计(8908)
(8602)
决策(8085)
问题(8081)
(7495)
财政(7495)
技术经济(7139)
资源(6586)
共检索到217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刚  朱莉  
合理核算土地财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我国学术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基于IMF政府财政统计的国际标准,全方位地从流量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有关流量,这对土地财政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土地财政在我国有其特殊性,实际核算中不能完全套用国际标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基于其本质原因及所关注焦点来确定其具体范围。在所界定土地交易净收入和税费收入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核算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应对之策。最后结合已有数据估算了2005—2013年我国土地财政的省际规模,以期为后续经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划分三类土地财政收入。通过比较各类土地财政的增长结构,分析土地财政超常规增长的原因。全国和省级数据显示:Ⅰ类土地财政衡量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占财政收入比重稳定;Ⅱ类、Ⅲ类土地财政是Ⅰ类基础上加入土地非税收入,其中Ⅲ类比Ⅱ类增加了土地抵押收入;Ⅱ类土地财政增长受到政策影响较大;Ⅲ类土地财政中,各地抵押收入的膨胀,体现了土地资产属性,也反映出潜在的金融风险。通过对比较土地财政的增长结构,验证了地方政府偏好具有自主性的财政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圆圆  
本文以1999—2007年省级数据为基础,对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进行了大致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土地财政规模存在较大时空差异。东部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较大,政府支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地区竞争程度、腐败情况、财政信息披露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腐败和财政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重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杜金华  陈治国  李庆海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土地财政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构成,按窄、中、宽三种口径估算土地财政规模,结果表明不同统计口径的土地财政收入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土地租金和贷款收入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力来源;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逐渐趋同;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央级税收比重与土地财政规模正相关,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土地财政规模负相关;人口总抚养比与土地出让收入比重正相关,而人均GDP与土地直接税收入比重正相关。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引资效应和土地收入效应是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锦治  李星  
基于跨期消费与投资组合模型研究了"土地财政"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并利用我国2004~201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土地财政"通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以及推高房价共同抑制了居民消费,并且随着"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的增加,居民将相应地增大房产部分在家庭财富配置的比重;其次我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不显著,但是居民住房面积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最后,提高信贷利率和改善公共服务水平都将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因此,减少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建立居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以及弥补政府保障性住房的职能缺位是提振居民消费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杨春飞  
扩大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提高财政政策应对各种不确定冲击的能力,稳定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当今各国面临的共同议题。本文基于Heller(2005)等经典定义,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经济增长模型,立足中国经济和财政治理实践,估计了中国及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结果显示,由于多年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中国的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自2016年就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到2022年,已降至6%以下。脆弱的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使得财政应对外生冲击的能力变得非常有限,如果未来五年全球再次遭遇类似新冠肺炎疫情强度的外生冲击,中国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不到2036年就会被完全耗尽,进入刚性支付危机。虽然在全国层面,中国目前还有一定的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但在地区层面,如吉林、重庆、湖北等部分地区,即使在2023年之后不再实施进一步减税降费和支出扩张,其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也已趋近于0。防范刚性支付危机在局部地区爆发是中国财政治理应有的底线思维。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除了转移支付、债务限额管理等激励地方政府突破预算约束实施财政扩张的制度性安排,超目标增长冲动和晋升激励也是侵蚀财政可自主抉择空间的重要因素,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冲击,在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力的同时始终保持财政有一定可自主抉择空间,除了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更重要的是持续提高支出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盛  
教育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例是衡量各级政府努力程度和教育供给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使用2004年、2005年全国1700多个县的数据对该比例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这一比例同地方人均财政总收入和其他指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并对这些相关性做了合理的经济解释。同时本文估计了各县教育支出占财政的比例,并应用该比例对各县剥除转移支付后的教育供给能力进行了预测,这也为教育转移支付研究中教育供给能力的测算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柱鲜  刘俊生  邓创  
本文利用跨期预算约束法对我国国债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国债系统长期不稳定。认为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增长需要和应债能力、发债空间的实际情况导致的。本文还对主要应债主体的国债需求进行分析后估计我国的适度国债规模。最后利用一个简化模型,对我国中长期财政收支目标水平进行估计,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祥  
当前对晚清财政规模的研究,大多或是直接转引史料数据,或是将史料数据简单分类汇总,极少对既有史料数据及其统计方法进行细致的校核,故在此问题上自清末至今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若将一些基础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如计量单位混杂、重复统计、统计区域缺漏、数据呈报滞后等问题),则可以对晚清的财政规模估算进行重新审视与修正。在现有史料条件下,相对可靠地重新估算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财政规模,具有比较高的可操作性,在统计方法上亦能对晚清财政史的研究有所推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租)、公共品供给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乔治亨利定理为基础,并引入林达尔均衡条件建立起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理论模型。采用1999~2009年31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成本收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国26个省低于估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验证了中国存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昊  李育冬  李子秦  
本文将财政支出按性质分为消费性、经济建设、文教科研、转移支付四类,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变参数估计研究各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挤出居民消费,经济建设支出由促进居民消费转为抑制,转移性支出则促进了居民消费,而文教科研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因此,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应作为财政支出政策的首要选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英楠  黄楚倩  关霭玲  
在对土地财政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行的土地租税费制度,提出土地财政构成的概念性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的土地财政规模进行再估算。估算结果表明,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是土地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及最重要的来源,但并不是全部,研究时不应简单地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财政的唯一代表,而应根据研究目的作出具体判断;另一方面,目前各地对土地财政均存在较高程度的依赖。需警惕的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会通过影响土地财政收入进而引发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债务风险。因此,政府须采取相应措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英楠  黄楚倩  关霭玲  
在对土地财政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行的土地租税费制度,提出土地财政构成的概念性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全国、区域和省级三个层面的土地财政规模进行再估算。估算结果表明,一方面,土地出让金是土地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及最重要的来源,但并不是全部,研究时不应简单地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土地财政的唯一代表,而应根据研究目的作出具体判断;另一方面,目前各地对土地财政均存在较高程度的依赖。需警惕的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会通过影响土地财政收入进而引发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债务风险。因此,政府须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土地财政所隐藏的风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谭之博  周黎安  赵岳  
运用全国省市县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和"倍差法",本文系统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财政分权和民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显著提高了县级财政分权水平,降低了市级财政分权程度。就民生而言,改革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县中学在校生比重,增加社会福利院床位数。更重要的是,改革的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作为基于全国范围的大样本研究,本文提供了省管县改革对于民生影响的系统证据,并综合考察了改革对于县和市的影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佳  
优化创新环境是地方政府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财政体制是影响创新环境的关键因素。基于2007年-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与创新环境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对创新环境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支出分权作用更明显。二是细分创新环境项目看,财政收入分权对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有正向影响,财政支出分权对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创业水平有正向影响。三是财政分权对创新环境的影响将随分权水平的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为更好地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应该调整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加快推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尤其注重在财政支出上保持适度分权,在财政收入上保持较低程度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