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1)
- 2023(15542)
- 2022(13108)
- 2021(11848)
- 2020(10349)
- 2019(23392)
- 2018(23066)
- 2017(45053)
- 2016(24747)
- 2015(27392)
- 2014(27267)
- 2013(27399)
- 2012(25536)
- 2011(23012)
- 2010(23313)
- 2009(22344)
- 2008(22608)
- 2007(20719)
- 2006(18597)
- 2005(16540)
- 学科
- 济(110703)
- 经济(110564)
- 业(100610)
- 企(82524)
- 企业(82524)
- 管理(80967)
- 方法(49787)
- 农(48151)
- 数学(40755)
- 数学方法(40449)
- 财(34540)
- 业经(32629)
- 农业(31676)
- 中国(25935)
- 务(24365)
- 财务(24347)
- 财务管理(24307)
- 企业财务(23133)
- 制(22635)
- 学(22235)
- 贸(20844)
- 贸易(20839)
- 易(20276)
- 技术(19436)
- 地方(18325)
- 策(17775)
- 和(17334)
- 体(16788)
- 划(16685)
- 理论(16187)
- 机构
- 学院(369714)
- 大学(365724)
- 济(154905)
- 经济(151931)
- 管理(144540)
- 理学(124809)
- 理学院(123469)
- 研究(123458)
- 管理学(121489)
- 管理学院(120857)
- 中国(96696)
- 农(85003)
- 科学(78163)
- 京(76754)
- 财(70973)
- 农业(66595)
- 所(65361)
- 业大(64228)
- 研究所(59218)
- 江(57698)
- 中心(57199)
- 财经(56701)
- 经(51451)
- 北京(47622)
- 经济学(46490)
- 州(44543)
- 院(43594)
- 范(43410)
- 师范(42826)
- 经济学院(42330)
- 基金
- 项目(243839)
- 科学(191555)
- 基金(179021)
- 研究(170462)
- 家(158778)
- 国家(157305)
- 科学基金(133974)
- 社会(110135)
- 社会科(104095)
- 社会科学(104059)
- 省(96387)
- 基金项目(95730)
- 自然(89462)
- 自然科(87383)
- 自然科学(87351)
- 自然科学基金(85891)
- 划(80640)
- 教育(76141)
- 资助(72546)
- 编号(67251)
- 重点(54615)
- 部(54110)
- 创(52575)
- 发(52492)
- 成果(52478)
- 业(51395)
- 创新(48538)
- 科研(47615)
- 计划(46373)
- 课题(45549)
- 期刊
- 济(177350)
- 经济(177350)
- 研究(101035)
- 农(82626)
- 中国(72354)
- 学报(65244)
- 科学(60109)
- 财(57907)
- 农业(55321)
- 管理(53120)
- 大学(48466)
- 学学(46762)
- 融(35480)
- 金融(35480)
- 业经(34391)
- 业(29779)
- 技术(29535)
- 财经(28576)
- 经济研究(26623)
- 教育(26345)
- 经(24591)
- 问题(24426)
- 技术经济(20518)
- 版(20329)
- 世界(18945)
- 贸(18291)
- 商业(17840)
- 业大(17454)
- 科技(17075)
- 现代(16897)
共检索到548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现有研究对土地调整和农地使用权流转之间的关系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和Tobit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调整显著促进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一方面在非农就业机会存在的条件下,土地调整导致农户对地权不稳定的预期加强,促使有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户更积极地转出农地,增加了农地供给;另一方面拥有较多农业固定资产的农户即使面对地权不稳定的威胁也不愿意降低土地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合力表现出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显著正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制定以及农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长生 张成君 沈忠明 刘定祥
本文利用碰撞理论和中间过渡状态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所需具备的条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由于农民本身所具备的能量太低,同时又由于受自身的知识水平、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再次获取转移能量有限,只有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者才能与城市发生"有效碰撞",进而转化为市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而农地流转能否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是农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协整方法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农地流转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农民非农收入与农地流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却存在波动。同时,农民非农收入水平与农地流转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而且早期农地流转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提供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申云 朱述斌 邓莹 滕琳艳 赵嵘嵘
本文以在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实际调查得到的786户样本农户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耕种意愿、农地平整度、农地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价格;而户主年龄、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和社保参加状况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出价格。农地平整度、流转时间长短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入价格;而户主年龄、家庭务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后是否改种其他作物和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显著负向影响农地使用权转入价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农地面积大小、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土壤肥力、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郜亮亮 冀县卿 黄季焜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全国6省2000年和2008年的追踪数据考察了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其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对农户农地般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农户农地投资行为的因素后,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由"不好"变到"好"将使其施用有机肥的概率提高7个百分点,用量则每公顷提高1.18吨。因而,进一步稳定农地产权,设计更好的相关政策措施使农民增加保护土壤肥力的长期投资,是未来农地制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浩 周向阳 崔长彬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中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土地使用权分配的影响。通过计算农地流转前后的土地分配基尼系数,测度了农地流转影响土地使用权分配的结果,研究显示:农地流转促进了土地使用权的集中,但集中的速度并不快,各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市场化农地流转中,土地较少而又贫穷的农民缺乏能力和优势转入土地,导致土地使用权集中。农地流转难以解决公平问题,农民获取土地仍然主要依靠村组集体的初次分配和二次调整。在符合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稳定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能做到公平与效率相容。因此,村庄集体需要积极培育民主、发展农民自治组织;基层政府需要抑制自己调整土地的冲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德起
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的高低是衡量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是否成熟的一个基本指标。农地使用权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与农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比例正相关。影响农地使用权供求的各种因素会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比例产生实际的影响。以此为基点,文章选择了影响农地使用权市场供求的相关要素,将其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的关系分别加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地使用权供求的各个要素分别存在着自身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在相关度及实际影响值上不协调的情况,同时供给与需求各个要素间也存在着与流转比例的相关度与实际影响值的供求失衡,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处在充分竞争性失衡与市场失灵并存的状态之中。最后,文章给出了当前农地使用权市场流转中的政策...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供给 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党红敏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 张光宏
本文对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几种重要土地流转方式从公平与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使用权 流转 公平 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佳 孔祥斌 李靖 张雪靓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是导致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差异化的重要因素,而农地作为农民的最后一道社会保障,其社会保障功能能否得到有效替代是农地流转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京冀平原区中自然条件相似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北京市海淀区、大兴区和河北省曲周县作为研究区域,从农地生产功能、价值功能和劳动力承载功能3个方面测算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采取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正向分析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并反向分析实际流转行为对于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是否有反馈作用,量化二者的关系,以期为农地流转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农地的价值功能替代程度和劳动力承载替代程度越高,农户越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烈
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刘文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推进农地使用权的不断流转,使市场成为配置农地和其他要素性资源的基础性方式。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一项复杂工作,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韩红
本文在分析制约农民收入增加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就不同收入水平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来自于农业的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和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两个定理并推导出相应的推理。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地使用权流转 相关性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录堂
一、现行农地制度的主要弊端竞争性目标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传统农区农地过度分散,难以形成大、中、小适度有别的农地规模经营类型及合理的比例关系,使农地利用中采用新的经营机制困难重重。我国现行农地单一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联产承包家庭责任制,缺乏具有经济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