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5)
- 2023(12646)
- 2022(10545)
- 2021(9818)
- 2020(8109)
- 2019(18491)
- 2018(17834)
- 2017(35038)
- 2016(18534)
- 2015(20536)
- 2014(20215)
- 2013(19831)
- 2012(17942)
- 2011(15959)
- 2010(15674)
- 2009(14211)
- 2008(13542)
- 2007(11806)
- 2006(10256)
- 2005(8827)
- 学科
- 济(80703)
- 经济(80625)
- 业(58185)
- 管理(49413)
- 农(47188)
- 企(36956)
- 企业(36956)
- 方法(34958)
- 数学(31708)
- 数学方法(31328)
- 农业(31063)
- 业经(20740)
- 中国(19686)
- 财(18951)
- 制(15570)
- 学(15044)
- 地方(14394)
- 贸(13998)
- 贸易(13985)
- 易(13649)
- 发(11787)
- 土地(11600)
- 技术(11502)
- 务(11441)
- 财务(11405)
- 财务管理(11380)
- 体(11379)
- 融(11283)
- 金融(11282)
- 银(11224)
- 机构
- 学院(257756)
- 大学(254176)
- 济(111312)
- 经济(109351)
- 管理(103770)
- 理学(90622)
- 理学院(89791)
- 管理学(88287)
- 管理学院(87855)
- 研究(84772)
- 中国(67311)
- 农(61745)
- 京(52089)
- 科学(50779)
- 财(47997)
- 农业(47760)
- 业大(45305)
- 中心(41774)
- 所(41506)
- 财经(38967)
- 江(37835)
- 研究所(37607)
- 经(35833)
- 经济学(33980)
- 北京(31324)
- 经济学院(30813)
- 范(30715)
- 院(30610)
- 师范(30328)
- 经济管理(30164)
- 基金
- 项目(182047)
- 科学(144959)
- 基金(135019)
- 研究(132519)
- 家(118350)
- 国家(117343)
- 科学基金(101747)
- 社会(86545)
- 社会科(81856)
- 社会科学(81832)
- 基金项目(71673)
- 省(71205)
- 自然(66169)
- 自然科(64663)
- 自然科学(64643)
- 自然科学基金(63481)
- 教育(59914)
- 划(59411)
- 资助(54297)
- 编号(53107)
- 部(41472)
- 重点(40760)
- 成果(40512)
- 发(40094)
- 创(38556)
- 国家社会(36606)
- 创新(36090)
- 科研(35462)
- 教育部(35358)
- 课题(35316)
- 期刊
- 济(121333)
- 经济(121333)
- 研究(70862)
- 农(63708)
- 中国(51754)
- 农业(43317)
- 学报(40510)
- 科学(39089)
- 财(36185)
- 管理(34649)
- 大学(32237)
- 学学(30994)
- 融(27114)
- 金融(27114)
- 业经(26289)
- 技术(22195)
- 教育(21369)
- 业(20589)
- 财经(19109)
- 经济研究(17603)
- 问题(17253)
- 经(16425)
- 农村(14469)
- 村(14469)
- 农业经济(13992)
- 版(13805)
- 世界(13709)
- 技术经济(12615)
- 经济问题(12203)
- 理论(12001)
共检索到374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传浩 方丽
土地调整对农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强调农地租赁市场的交易数量,而忽略了市场发育的质量。本文从农地租赁市场交易数量和交易质量的双重视角出发,在建立市场交易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如下理论命题:(1)土地调整会增加非农就业与租赁市场上的土地供给,在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远郊地区,这会增加农地租赁市场的交易数量。(2)土地调整对农地租赁市场的交易质量有着负面的影响,它使得农户间租赁签订契约的可能性下降,租赁期限缩短,并进而降低农户对土地的投资。本文利用2000年苏、浙、鲁53个村、2001年苏、浙、鲁30个村和2009年陕、浙36个村的2398户农户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对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星光 刘军弟 霍学喜
将社会信任划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维度,考察在农地产权缺乏稳定性和农地租赁市场缺乏有效性的情境中,社会信任对农地租赁市场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比较静态方法,在界定农地产权风险和社会信任等关键概念的基础上,理论分析社会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与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参与、流转租金及流转规模的作用机理,并对762户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培育农地租赁市场具有正向影响。制度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对提高农户参与农地租赁市场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对扩大农地流转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信任通过稳定农地产权风险预期,对形成有偿契约机制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在社会信任中,制度信任所表征的农地产权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的市场主体参与,人际信任所表征的市场交易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影响农地流转租金、规模等具体契约的确定。培育农地租赁市场的制度需求在于深化产权改革,提高农地租赁市场效率重在提升市场主体之间的人际信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理解农地租赁市场运行机理、改善农地租赁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洪甘霖 郑淋议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息息相关,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是否会形成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使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的农户面板数据,运用世代交叠的农户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农户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检验了农户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青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提高总体上并不会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但在面临较低的保障水平时会起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老年农户来说,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确实能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认为相应的政策应更加关注高水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同时重视城乡区域的平衡发展以及相关社保与土地政策的联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文荣 洪甘霖 郑淋议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息息相关,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是否会形成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使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的农户面板数据,运用世代交叠的农户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农户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检验了农户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青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提高总体上并不会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但在面临较小规模的农地流转时会起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老年农户来说,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确实能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认为相应的政策应更加关注高水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同时重视城乡区域的平衡发展以及相关社保与土地政策的联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孔苹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对农户土地租赁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在定性分析农地产权状况和农地租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根据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计量模型运行结果对农地产权与农地租赁意愿之间的关系、农地产权状况对农地租赁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农地产权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农地收益权的完整性等均对农地租赁意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个因素对于不同区域以及土地租入和租出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亭 李闻涛 郑晶如 张一平
论文基于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利用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并系统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农地流转数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农地转入与转出概率,在农地流转质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农地有偿流转,且有利于农地长期流转。进一步分析,采用工具变量条件混合回归(CMP)方法克服数字普惠金融的内生性问题,并结合Heckprobit模型和Eprobit模型纠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经过替换解释变量、控制地区与时间交互固定效应等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投资、非农就业与信息互动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地形起伏度小的地区,且对于高人力资本农户与非正式规范较弱的村庄更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激励农户租入土地的积极性;(2)农户租出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对土地租出决策具有微弱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不安全性成为制约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重要产权因素,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垩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五次调查的农户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展趋势、动因,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土地租赁市场对家庭收入、消费及贫困的效应,在考虑贫困持续时间的非参数Kaplan-Meier模型及COX生存模型中对土地租赁的减贫效应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2010—2018年农村家庭参与土地租赁的比例每个时期均维持在25%左右;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户更倾向于租入土地,农业生产能力强的农户更不愿意租出土地,但农业生产能力变量并没有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土地租赁市场并不能提高效率,土地租赁市场将资源从土地相对丰富的家庭转移到土地相对贫困的家庭,说明农村土地出租市场促进了平等;租入土地的收入增加效应主要集中在收入分布的中下端,租出土地增加了消费中位数家庭的消费,但租出土地使得富裕家庭的消费下降,租入土地只对东部地区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尽管土地租赁市场的收入、消费效应具有分布、地区的异质性特点,但土地租赁对全部样本的收入、消费、贫困均无显著影响;基于生存模型结论也显示土地租赁市场对减贫没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张宏斌
本文利用江、浙、鲁 3省 5县 (市、区 ) 83户农业经营大户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农业经 营大户对所租赁土地在租赁前后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变化的认知情况。分 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农业经营大户的土地绩效都比租赁前有所改善。然后 ,对这些农场的 土地租赁情况进行了描述 ,分析了农业经营大户对农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最后 ,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租赁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租赁市场 规模经营 绩效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震宇 张日新
地租的快速上涨是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经济发展对地价产生巨大的抬升作用,从而影响地租的生成。采用广东省120个县的土地租赁价格数据,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分析农地供应、劳动力密度及经济发展对农地租赁价格的影响,利用广东省120个县的土地租赁价格数据,构建OLS与GW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地租赁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农地供给、农地需求及经济发展三者在不同地区对地租的影响强度不一。由于存在空间异质性,地方政府应完善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农业支持补贴自筹自给的办法,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关键词:
地租 土地流转 地理加权回归 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和午 聂斌
本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租赁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租赁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离真正农业规模化经营还相去甚远;土地租赁期限较短,契约不规范,增加了租赁的不稳定性;土地租赁主要发生在村组内部的亲戚、邻居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村组内部;土地租赁大多还是有偿的,而且地租以粮食(或产品)支付为主,现金为辅,支付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
农户 土地租赁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锋 卢艳霞 朱德举
浅议农地租赁使用制度刘锋卢艳霞朱德举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逐渐显露出它的局限性,难以适应今后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为适应生产力水平及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鑫彬 葛声波
针对不断出现的农地租赁合同纠纷,文章探讨了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农地租赁合同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经济社会分析。在借鉴国内外住房租赁合同控制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合同审查监管机制、租后行为监督机制、租金审查和调整机制以及第三方风险分担机制为核心的农地租赁合同社会控制的初步框架。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产权 租赁控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文章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阐释了土地租赁和金融可得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租赁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可得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根据产品内容呈现复杂变化,其中,银行信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兼具正、负两种效应。当前,加强农地流转制度顶层设计、做好保障性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福利是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文章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阐释了土地租赁和金融可得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租赁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可得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根据产品内容呈现复杂变化,其中,银行信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资产和商业保险兼具正、负两种效应。当前,加强农地流转制度顶层设计、做好保障性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福利是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