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1)
2023(15646)
2022(13143)
2021(12420)
2020(10407)
2019(23348)
2018(23142)
2017(44097)
2016(23532)
2015(26172)
2014(25217)
2013(24656)
2012(22294)
2011(19941)
2010(20082)
2009(18693)
2008(17998)
2007(15995)
2006(14070)
2005(12357)
作者
(62885)
(53451)
(52609)
(50104)
(33356)
(25350)
(23679)
(20644)
(20241)
(18587)
(18024)
(17984)
(16846)
(16440)
(16227)
(16142)
(15483)
(15400)
(15305)
(15005)
(13099)
(12775)
(12612)
(12385)
(11932)
(11823)
(11654)
(11637)
(10601)
(10477)
学科
(94357)
经济(94228)
(78033)
管理(71673)
(56694)
企业(56694)
(51246)
方法(37439)
农业(34056)
数学(32809)
数学方法(32336)
业经(27356)
(25993)
中国(25482)
(23684)
技术(20541)
地方(18917)
(17633)
(16653)
(15805)
银行(15785)
(15443)
贸易(15432)
(15071)
(15070)
(15067)
财务(15015)
财务管理(14976)
(14578)
(14474)
机构
学院(320079)
大学(315767)
(134075)
经济(131406)
管理(129065)
理学(111466)
理学院(110334)
管理学(108574)
管理学院(107951)
研究(102845)
中国(82020)
(65063)
(64246)
(62770)
科学(60321)
中心(50677)
业大(50520)
(49922)
(49117)
财经(48922)
农业(48791)
(44583)
研究所(44067)
(40321)
经济学(40230)
师范(39957)
北京(39680)
(38599)
(37452)
经济学院(36219)
基金
项目(219737)
科学(176417)
研究(164667)
基金(161515)
(139655)
国家(138385)
科学基金(121173)
社会(107685)
社会科(101875)
社会科学(101854)
(87283)
基金项目(86046)
自然(76816)
教育(75151)
自然科(75060)
自然科学(75043)
自然科学基金(73712)
(71992)
编号(66492)
资助(63301)
成果(52412)
(50496)
(49256)
重点(48981)
(47634)
创新(46541)
(46325)
课题(45462)
国家社会(45034)
教育部(42594)
期刊
(152055)
经济(152055)
研究(92322)
中国(71387)
(66603)
(49407)
管理(47421)
科学(45997)
学报(45407)
农业(44989)
大学(37166)
学学(35166)
教育(33743)
(33226)
金融(33226)
业经(30686)
技术(29236)
财经(23956)
(21991)
经济研究(21297)
问题(20995)
(20622)
(16991)
科技(16632)
技术经济(16005)
农村(16002)
(16002)
农业经济(15364)
世界(15027)
资源(14816)
共检索到48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明亮  
本文在对关于土地调整的相关农地制度安排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的形式呈现了以土地调整为线索的自发性农地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农民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对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形成多元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在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考虑农民的利益状况,尊重其自主选择权,而非仅仅追求理论逻辑的严密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祖辉  黄宝连  顾益康  王丽娟  
研究目的:分析成都市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实效,探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成都市先后实施了旨在促进土地有效流转的确权颁证工程、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交易服务平台、创建联建制度以及创办政府担保公司等系列创新的成效非常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民利益;拓展平台涵义,完善交易服务;培育农业主体,加快经济发展;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社,创新双层经营;完善现行法律,统一土地市场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丽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分离开来,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来设计是当前研究的一个误区。本文通过对广东中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考察,指出充分发挥乡村集体经济的作用,按照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设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是一个可行的制度模式。研究发现,政府和乡村集体经济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中山模式得以确立的基础,而以农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制度联动则是政府、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三方收入共同提高的关键,这一模式的建立只能通过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探讨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管理制度供给不足、管理主体不明确、地方寻租空间过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制度变迁的综合性和配套性,明确管理主体,以土地使用权能一致性为基础,逐步清晰产权,规范微观管理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消散制度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郭晓鸣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必然要求成都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在该探索过程中,温江区提出了以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为主要特征的"两股一改"模式,并以此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将对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进行介绍,并试图对其蕴涵和预示的制度创新、理论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伟章  马培衢  祁春节  
近年来,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村社区建设蓬勃发展,这些变化直接与当地政府1998年推行的土地成片调整政策有关。本文认为,徐闻县推行的土地成片调整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大危机的客观环境迫使徐闻必须调整土地成片,从而把严重的干旱危机转化为发展契机;其二,土地成片调整政策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条适应性学习路径;其三,在土地成片调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推行一系列符合激励相容的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荣  陈利根  
历史上,我国农地经历了从原始公有制向国有制再到私有制的变迁,而建国后则经历了从耕者有其田到集体所有的变迁。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作了分析,并为《物权法》的制定、当前集体农地所有权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平  韩桐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晗  赵平飞  
本文作者在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成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资源确权颁证、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全国其他地区的农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必须在法律制度、政策扶持、激励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谷雨  李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对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作了一系列改革:从土地承包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鼓励农民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到实现土地要素资本化。实践表明: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使之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适应城乡社会发展的变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青  刘进梅  
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地制度创新的目的不是要危及或取消农村家庭经营,而应是在保持其存在和维护其权益的基础上,使农地制度更具有包容性和扩展性,以适应农业适度规模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的国情及土地流转对工业化的依附性,就决定了土地流转不能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中轴制度工具,若政府以政策利好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势必引致逆政策预期的社会风险;而农地合作能够兼顾农业效率提升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成为以工补农、以农稳工的制度联结纽带。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建立以农地合作为中轴、联结千家万户家庭经营的农业和农村工业化的政策支持体系,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由农民主导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特色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蒋美生  杜杰灵  
本刊2008年第4期曾刊发了《成都26亿元"保田钱"的背后》一文,对成都市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进行了报道。此事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亦对此做了充分的调研,在肯定成都市做法的同时,他们对该制度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成都市企业制度创新与规范化研究课题组  
企业制度创新与规范化 ,必须建立在了解现有制度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成都市企业制度具有公司制占据重要地位、国企公司制改造全面推进、合伙等企业处于补充地位等特点 ;同时也存在着经济社会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困难重重、公司制度形似神异、企业制度体系组成过于单一等问题。作者通过对企业制度的全新思考 ,对成都市企业制度创新与规范化提出了建议 :发展有利于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 ;拓展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新思路 ,建立多元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公司制度要形神兼具。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路征  李睿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应加强对承包业主的信用评价与监管,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