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8)
2023(11100)
2022(8941)
2021(8012)
2020(6700)
2019(15123)
2018(15199)
2017(29725)
2016(16391)
2015(18717)
2014(19082)
2013(18334)
2012(16751)
2011(15077)
2010(15162)
2009(14324)
2008(14412)
2007(13034)
2006(11543)
2005(10810)
作者
(45178)
(38006)
(37841)
(36130)
(24352)
(18046)
(17266)
(14664)
(14527)
(13876)
(13051)
(13016)
(12421)
(12110)
(12001)
(11826)
(11144)
(11137)
(11073)
(11071)
(9711)
(9294)
(9169)
(8754)
(8533)
(8524)
(8504)
(8457)
(7652)
(7392)
学科
(70711)
经济(70598)
管理(54749)
(50935)
(42917)
企业(42917)
方法(30792)
数学(27048)
数学方法(26830)
(22880)
(19618)
中国(19425)
(19292)
业经(16774)
(14817)
财务(14776)
财务管理(14731)
企业财务(14103)
(13734)
(12920)
农业(12843)
(12537)
银行(12521)
地方(12268)
(11839)
(11690)
金融(11687)
(11234)
贸易(11228)
体制(11208)
机构
大学(234824)
学院(234786)
(97658)
经济(95608)
管理(90028)
理学(76526)
理学院(75748)
管理学(74620)
管理学院(74179)
研究(73221)
中国(59456)
(51538)
(49109)
科学(40971)
财经(40024)
(37951)
(36237)
(35493)
中心(34969)
(34561)
经济学(31501)
业大(31277)
研究所(31115)
北京(30503)
(29659)
财经大学(29639)
(29413)
师范(29133)
经济学院(28465)
(27045)
基金
项目(149093)
科学(118856)
研究(113077)
基金(109645)
(93600)
国家(92807)
科学基金(81017)
社会(74377)
社会科(70559)
社会科学(70541)
(57752)
基金项目(57470)
教育(53287)
自然(49861)
自然科(48676)
自然科学(48667)
自然科学基金(47854)
(47737)
编号(46473)
资助(44502)
成果(39021)
(34267)
(33850)
重点(33431)
课题(32353)
国家社会(31398)
(31102)
(30881)
教育部(30321)
人文(29658)
期刊
(112628)
经济(112628)
研究(72252)
中国(51878)
(43328)
管理(34688)
学报(32693)
(32402)
科学(31082)
教育(26963)
(26586)
金融(26586)
大学(26282)
学学(24407)
财经(21214)
农业(20660)
技术(20257)
业经(18960)
(18099)
经济研究(17354)
问题(15509)
(12002)
财会(11514)
理论(11195)
图书(11168)
(11059)
技术经济(10902)
商业(10746)
现代(10675)
会计(10555)
共检索到36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国亮  何元庆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是 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1.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立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巩固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义华  
源于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表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阻碍了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章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并建议:继续推动和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证券化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为土地证券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文  聂规划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证券化的主要方式,并结合现有制度与市场环境,提出了土地融资证券化的路径,以期拓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关良  
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重要前提是有健全、良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且可依之法是良法。本研究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特点和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客观要求出发,在剖析现行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众多法律问题都与该制度不健全切切相关基础上,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改革完善的十个方面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专项立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运仓   申倩芳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土地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是“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当前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建议通过制定专门法、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应保险制度来予以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静  
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势在必行。而要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学峰  梁志元  
我国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国家垄断经营,以往社会资本参与土地一级市场的开发,经历了BT模式、土地补偿模式、利润分成模式等阶段。2013年全国土地大审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库存土地巨大,债务负担沉重,表明由地方政府实行的政府垄断的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其效益和效率并不好。现存社会资本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其参与深度和覆盖的广度有限,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土地部门的基本债务问题。文章对现有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在PPP模式中,将土地证券化,建立一二级交易市场,内嵌自动平衡的交易机制,做市商制度,构建用PPP模式进行土地一级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绪亚  陈静  
土地证券化运作,是土地经济运行的一个新领域。土地证券是土地金融工具或金融商品的一种形式,在土地证券化运作中而形成的土地金融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地押抵证券及其流通土地是进行银行债务抵押的优质担保品。土地抵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土地所有权或法律规定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而不转移土地占有的法律行为。土地抵押是土地抵押债务人获得资金和债权人减少风险的信用担保。从而在产生和流动土地金融商品(土地债券、股票、贷款契约等)的基础上,为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聚集资金。以土地抵押为基础发行和流通土地商品,也成为土地抵押进行融资运作的手段,如土地抵押债券和土地抵押信贷契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娜  杨宏  
土地流转信托化对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化具有一定实践基础、政策基础和良好条件,但其也面临着土地流转信托化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农民认知程度偏低、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缺乏收益保障机制等问题。文章认为,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化发展应完善其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利益保障机制、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农村土地证券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农业融资工具,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依据各自国情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农村土地证券化运营模式。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及路径设计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小彪  
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意义主要在于从融资角度为我国次等级土地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宜采取次等级土地开发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当前推行次等级土地证券化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我们必须大胆创新,为次等级土地证券化打造好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博  
德国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概述在18世纪中晚期的德国,为了整顿处于崩溃边缘的农业经济,规范农村经济运行秩序,最大可能减少战争对农业经济主体的直接冲击,政府开始向农村大量注入资本。1770年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成立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这是德国第一家土地银行。合作社的社员开始主要是农民,合作社通过省级政府部门的指引来发行农村土地债券,将筹集到的闲散资金贷给合作社成员,助其发展农业经济。19世纪初,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实行农村土地证券化既能解决农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机会,并能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文章在分析土地证券化涵义及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对其经济可行性作了论证,并提出了我国实行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小彪  
次等级土地证券化有效地将次等级土地开发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从融资角度为我国次等级土地资源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宜采取次等级土地开发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当前推行次等级土地证券化必须克服来自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不配套、专业人才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必须大胆创新,打造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制度环境,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我国次等级土地证券化的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霄  
证券化融资是一种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选择。以城市土地储备机构为发起人,设计土地受益信托产品,有望解决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筹资难的问题,同时促进城市区位条件优越的土地的有效利用,进而维护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