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8)
- 2023(5989)
- 2022(5325)
- 2021(5006)
- 2020(4360)
- 2019(9876)
- 2018(9738)
- 2017(19007)
- 2016(10818)
- 2015(12328)
- 2014(12611)
- 2013(12438)
- 2012(11781)
- 2011(10731)
- 2010(11128)
- 2009(10632)
- 2008(10912)
- 2007(9964)
- 2006(9069)
- 2005(8442)
- 学科
- 济(47656)
- 经济(47603)
- 管理(31877)
- 业(29198)
- 企(24096)
- 企业(24096)
- 方法(21804)
- 数学(19219)
- 数学方法(18932)
- 农(12562)
- 中国(12296)
- 学(12107)
- 财(11491)
- 制(10891)
- 土地(8862)
- 业经(8565)
- 贸(8234)
- 贸易(8222)
- 银(8183)
- 银行(8158)
- 地方(8116)
- 易(7889)
- 行(7831)
- 融(7716)
- 金融(7716)
- 农业(7668)
- 理论(7616)
- 务(6956)
- 财务(6936)
- 财务管理(6918)
- 机构
- 大学(162263)
- 学院(158334)
- 济(62913)
- 经济(61266)
- 管理(59806)
- 研究(55318)
- 理学(50281)
- 理学院(49613)
- 管理学(48527)
- 管理学院(48237)
- 中国(45592)
- 京(36078)
- 科学(33421)
- 财(31313)
- 农(30286)
- 所(28594)
- 江(26925)
- 中心(26752)
- 研究所(25330)
- 业大(25142)
- 财经(24325)
- 农业(23903)
- 北京(22916)
- 经(21958)
- 范(21651)
- 师范(21425)
- 州(20828)
- 院(19946)
- 省(19385)
- 经济学(19002)
- 基金
- 项目(97754)
- 科学(76895)
- 基金(72034)
- 研究(68442)
- 家(63459)
- 国家(62892)
- 科学基金(53691)
- 社会(43495)
- 社会科(41186)
- 社会科学(41170)
- 基金项目(37728)
- 省(36746)
- 自然(36194)
- 自然科(35414)
- 自然科学(35404)
- 自然科学基金(34820)
- 教育(32867)
- 划(32189)
- 资助(30743)
- 编号(27022)
- 成果(23149)
- 部(22333)
- 重点(21653)
- 发(19457)
- 课题(19208)
- 创(19186)
- 教育部(19007)
- 科研(18750)
- 大学(18631)
- 创新(17932)
共检索到258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树荣 冷文如
本文认为,不能把规划与市场的关系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或替代关系,而应视为相辅相成、有机协同的关系。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配置必须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积极发展土地市场,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土地发展权配置与交易等政策工具,编制与实施好国土空间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迪 陈霈弦 马永欢
本文认为,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分散的多类型、多来源数据,可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且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集成应用的效能,为土地要素配置实现整体效率最优化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土地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对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城镇、产业、区域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法治建设等基础保障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涵义、发展逻辑、重点内容等,阐释了其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全面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本文认为,土地作为总量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中必须以保障生产功能为基础与前提;在宏观经济体系中,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关系、供求关系都由宏观经济体系中客观的“生产性需求”状况决定。因此,在土地供应实践中,应以生产性需求为前提和基础,确定土地供应方向、结构与节奏,遵循市场原则并发挥市场主观能动性,实现理性供应。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土地供应 生产性 关系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海 田双清 陈乐宾
基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演进逻辑、现实难点和改革需求,通过构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共识分析框架,解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共识层级构成及其作用价值。研究发现,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须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要素“五大”关系,确立权责清晰、收益共享、城乡平等、资源高效、系统联动的理念价值取向;须从产权安排、管理体制、配套制度三方面创新制度框架设计;须细化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程序规则约束,增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不同层面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识,充分发挥社会共识的政策工具作用,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与政府治理优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推进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畅通循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关键词:
土地要素 高效配置 市场化配置 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琳 黎小明 刘冰洁 钱金芳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市场化配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是否对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剖析工业用地市场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2008—2015年间20余万条工业用地交易数据及工业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进行滞后性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与工业结构优化度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分项指标结果有所差异;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引入区域虚拟变量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交叉项,验证了区域性差异的存在。研究结论:土地市场发展越完善,产业结构越高,且该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土地市场发展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度提升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工业用地 市场化 工业结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何益欣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从土地要素配置的视角,以2007年《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为契机,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地方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最低限价政策的实施会改善土地竞争,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经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保持稳健;微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机制和抑制企业寻租的机制提升区域创新;宏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不仅通过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放松预算约束来增加政府科技支出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对土地违法的处理来改善制度环境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地理禀赋好的、城市级别低的、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所受到的最低限价政策的积极影响更大;此外,2008年的刺激计划对政策效应具有放大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曹洁 姜军松
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有效配置实现,其关键是不断探索农地占有关系及其产权分置“内容”与实现“形式”。通过探秘农地产权占有行为构成与农地要素配置运行之间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关联,回溯中国农地占有权制度的得失安排及其要素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本文剖析并提出了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排他性界定、社会化配置、市场化交易和物权化保护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进而为实现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和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农地占有权制度改革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舟 谭荣 吴次芳
为厘清规划与市场在土地资源一级配置中的关系,从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入手,构建了制度成本的比较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制度管理土地资源一级配置的绩效。研究表明:与一般性资源相比,土地资源具有高外部性、不可逆性、异质性和用途专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完全的市场制、庇古逻辑和科斯逻辑因制度成本过大而失效;土地资源一级配置应该由规划制度来管理,它本质上是层级制、市场制和网状制等不同治理结构的结合,规划和市场并不是不可相容的对立面。为解决当前规划失效的困境,应当减少和优化层级制的作用,加强市场制和网状制的作用,约束政府干预、实行弹性规划和加强公众参与成为制度改进的可能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益华 杨璐维
随着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数据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中最具时代特性的生产要素,但并非所有数据均可作为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必须符合我国法定性要求、分类别加以限制才准予其进入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交易配置。而完善的产权制度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础性制度,应实现公平与效率价值取向的统一,并遵循界区明晰、竞争有序、安全发展、耦合协调的原则,构建静态确权、动态交易以及整体保护三方面的制度体系,以期解决我国目前数据产权制度中产权界定不明晰、交易规则不统一、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
数据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数据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博 孔凡文 王英华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主要特征,探究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的互动关系,提出应明确并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以影响城乡产业发展;基于城乡产业聚集特征有针对性的调整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科学“搭配”入市、征地、增减挂钩三种土地要素流转方式等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城乡土地要素 土地要素流动 产业聚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璋 唐忠 樊步青
经济增长有赖于要素投入,在我国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单元,研究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并对比土地要素投入对于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土地要素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组合配置效率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土地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要素时,经济持续增长,反之技术进步才能使得经济持续增长。且进一步构建包含结构关系和总量关系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耦合协调度。测算数据表明:我国此两要素的协同水平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未来地方政府应注意发挥本地优势,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协同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三权分置"推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招拍挂"促进了城市土地出让市场价格形成,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破了一级市场垄断。与此同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存障碍,一是农地征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价格差异,二是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与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冲突,三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存在集体和国有权属矛盾。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求同存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类治理小产权房;二要深化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改进工业用地监管体系,健全工业与住宅用地比价合理价格体系,健全工业用地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三要完善土地市场化的政府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地计划,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监管和查处力度。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土地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