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6)
2023(11946)
2022(9398)
2021(8258)
2020(6808)
2019(15321)
2018(14617)
2017(28649)
2016(15192)
2015(16827)
2014(16469)
2013(16027)
2012(14651)
2011(13123)
2010(13224)
2009(12559)
2008(11242)
2007(10055)
2006(9206)
2005(8536)
作者
(44794)
(37651)
(37300)
(35641)
(23728)
(18041)
(16920)
(14517)
(14402)
(13257)
(12839)
(12785)
(11966)
(11902)
(11828)
(11796)
(11013)
(10929)
(10923)
(10862)
(9282)
(9204)
(9179)
(8647)
(8639)
(8301)
(8281)
(8038)
(7637)
(7531)
学科
(67180)
经济(67119)
(41384)
管理(38750)
(31606)
企业(31606)
(27027)
金融(27025)
中国(26090)
方法(25871)
(24248)
银行(24208)
(23498)
数学(23307)
数学方法(23112)
(20295)
(18483)
地方(17833)
业经(15770)
(15318)
农业(14672)
(14574)
中国金融(11302)
(11241)
财务(11213)
财务管理(11197)
企业财务(10842)
(10648)
贸易(10636)
(10477)
机构
大学(214533)
学院(213896)
(92399)
经济(90578)
研究(77869)
管理(76817)
理学(66209)
理学院(65349)
中国(64787)
管理学(64092)
管理学院(63739)
科学(48062)
(45874)
(42932)
(42283)
(39730)
中心(37411)
研究所(36456)
业大(34413)
财经(34246)
农业(33926)
(32557)
(31292)
经济学(31177)
经济学院(28418)
(28295)
北京(28266)
(27848)
师范(27446)
(26055)
基金
项目(149243)
科学(118324)
基金(110976)
研究(104366)
(99402)
国家(98633)
科学基金(83818)
社会(70023)
社会科(66630)
社会科学(66610)
基金项目(59096)
(57577)
自然(54025)
自然科(52822)
自然科学(52806)
自然科学基金(51923)
(49161)
教育(46717)
资助(44302)
编号(39664)
重点(34484)
(33614)
(32732)
成果(31417)
(31268)
国家社会(30776)
创新(29315)
科研(28784)
课题(27929)
教育部(27791)
期刊
(98223)
经济(98223)
研究(64627)
中国(45802)
(39714)
学报(38258)
(35891)
金融(35891)
科学(35532)
(31282)
大学(28790)
学学(27522)
管理(27129)
农业(25949)
教育(18209)
财经(17615)
经济研究(16785)
业经(15364)
技术(15230)
(15225)
问题(13644)
(13542)
(10451)
资源(10184)
业大(10015)
(9976)
现代(9754)
技术经济(9545)
国际(9531)
世界(9462)
共检索到32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讴歌  白永秀  
在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考察土地要素过度资本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要素资本化差异会影响地区差距,其核心机制在于"融资效应"和"空间效应"。土地要素资本化差异的"融资效应"表现为,区域间通过土地贴现获得经济发展资金的差异,进而加剧地区差距。土地要素资本化差异的"空间效应"表现为,区域间土地要素资本化差异引起产业空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致地区差距的变动。经验研究表明:区域间土地要素资本化差异会扩大地区差距,其关键在于区域间的"融资效应"差异。因此,要想抑制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首要的是改变过去的土地财政发展模式,抑制区域间土地要素资本化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灵芝  
目前,土地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更多地表现为非线性空间网络结构。基于我国30省市2005、2010和2015年省级土地要素弹性数据,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解析我国土地要素弹性的网络特征及其空间效应,并对我国不同省份经济空间地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整体而言,土地要素投入空间关联紧密度逐渐增加、网络等级水平逐步降低,部分区域间经济均衡性在增强;高中心度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省份,对其他省份产生了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整体网络结构和个体网络结构对土地要素贡献率变动有显著影响,并有助于区域均衡发展。因此,制定土地政策必须深刻认清我国土地投入的空间网络关系和网络特征,高度重视不同区域间的土地要素的空间联系,通过产业转移、资金、技术等的流动提高土地级差收益和土地贡献率,促进区域间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和空间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土地产出弹性和贡献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峻峰  李巍  张卫峰  
资本要素双循环既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资本要素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主要方式。结合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资本要素双循环影响融资约束的方向、路径和异质性,研究表明:资本要素双循环通过降低资本使用价格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资本要素双循环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存在异质性。其中,对非国有企业的缓解效应高于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高于大型企业,对发达地区的缓解效应高于欠发达地区。基于此,政府和企业均需抢抓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合理利用外资,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利率市场化,在有效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江丽  李子联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欠发达地区“引资难”与发达地区“提效难”的两难困境。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构建了一个包括资本与劳动力在内的空间要素流动模型,对要素流动机制与相关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发现,企业集聚不仅受到市场规模与贸易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劳动力与政策变量的影响,且它们的关系遵循着循环积累因果机制。此外,财政干预政策与户籍政策会通过调节企业与劳动力而对空间格局产生影响。数值模拟验证了这一机制,且进一步显示,在经济体低技术企业占多数的情况下,低技术企业通常是先动者;随着贸易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占比与偏好下降,会相继出现低技术企业集聚、高低技术企业混合集聚、高技术企业集聚等不同集聚效率的空间格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晓红  庞新军  
统筹城乡土地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通过资源和资本两方面来发挥的。通过土地资本化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土地城市化、工业化。利用土地资本化,加速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促进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作者利用1997~2008年重庆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而短期均衡调整力度不大。土地资本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时滞性,而且存在着弱化的现象。在统筹城乡过程中,实现土地要素的资源和资本功能,要从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蔡大伟  
<正>核心提示本文立足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以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提出促进土地要素与国家区域战略更加高效衔接、增强土地要素对主体功能优势地区的发展保障、提高优势地区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等三大论点,并重点分析了以土地要素保障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啸  陈鑫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检验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中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坤丽  刘维奇  
文章基于2005—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门槛效应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城乡收入的要素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和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呈现“U”型,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门槛效应检验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二重门槛效应,但资本投入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机制及异质性检验中,随着私营经济活跃度的增加,南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和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负向影响,但北方地区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向影响,劳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影响并逐步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投入数量和结构,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玉刚  
国企改制的实证经济学模型指出了政府财政或政治动机的重要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正式财政制度下财政竞争压力导致国企改制的两种微观机制:政府间横向和纵向财政竞争。财政压力只是企业改制的必要条件,以土地为工具的非正式财政则使国企改制成为可能。在市场化进程中,土地是国有企业有形资产中唯一不断升值的资产,但这种资产只有在产权交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当土地升值足以弥补企业改制所产生的社会负外部性时,国企产权改革便大规模展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省级面板数据支持纵向财政竞争压力说和土地升值论。本研究为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改革实现机制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迪   陈霈弦   马永欢  
本文认为,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分散的多类型、多来源数据,可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且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据集成应用的效能,为土地要素配置实现整体效率最优化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三权分置"推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招拍挂"促进了城市土地出让市场价格形成,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破了一级市场垄断。与此同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存障碍,一是农地征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价格差异,二是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与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冲突,三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存在集体和国有权属矛盾。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求同存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类治理小产权房;二要深化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改进工业用地监管体系,健全工业与住宅用地比价合理价格体系,健全工业用地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三要完善土地市场化的政府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地计划,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监管和查处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土地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对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城镇、产业、区域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法治建设等基础保障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涵义、发展逻辑、重点内容等,阐释了其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全面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在继承和综合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上,建立了测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对四川省苍溪县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计算出该县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值,发现目前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非市场经济状态。这说明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培育。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宛仪  周翰贤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最近20年土地交易市场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优势,多渠道增加保障房用地供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注重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平衡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