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0)
- 2023(10352)
- 2022(8408)
- 2021(7662)
- 2020(6539)
- 2019(15334)
- 2018(15566)
- 2017(30093)
- 2016(16820)
- 2015(19005)
- 2014(19458)
- 2013(18965)
- 2012(17447)
- 2011(15765)
- 2010(16069)
- 2009(15171)
- 2008(15369)
- 2007(13869)
- 2006(12333)
- 2005(11395)
- 学科
- 济(74125)
- 经济(74051)
- 管理(42771)
- 业(41966)
- 企(32806)
- 企业(32806)
- 方法(31983)
- 数学(28513)
- 数学方法(28281)
- 农(21890)
- 中国(20517)
- 财(17533)
- 制(16753)
- 业经(15992)
- 学(15919)
- 地方(14075)
- 农业(13808)
- 贸(12963)
- 贸易(12958)
- 易(12518)
- 体(12141)
- 融(11929)
- 金融(11927)
- 银(11891)
- 银行(11850)
- 行(11341)
- 理论(10512)
- 发(9807)
- 和(9758)
- 务(9698)
- 机构
- 大学(244323)
- 学院(242381)
- 济(102244)
- 经济(100103)
- 管理(89724)
- 研究(86732)
- 理学(76120)
- 理学院(75200)
- 管理学(73860)
- 管理学院(73382)
- 中国(66571)
- 科学(52789)
- 京(52762)
- 财(48435)
- 农(47380)
- 所(45194)
- 研究所(40757)
- 中心(39823)
- 江(38710)
- 业大(38336)
- 财经(37700)
- 农业(37340)
- 经(34160)
- 北京(33316)
- 范(32602)
- 师范(32263)
- 经济学(32233)
- 院(30693)
- 州(29615)
- 经济学院(29155)
- 基金
- 项目(155597)
- 科学(121389)
- 研究(112872)
- 基金(111922)
- 家(98266)
- 国家(97437)
- 科学基金(82261)
- 社会(71073)
- 社会科(67298)
- 社会科学(67269)
- 省(60819)
- 基金项目(59220)
- 教育(52812)
- 自然(52646)
- 划(51560)
- 自然科(51392)
- 自然科学(51375)
- 自然科学基金(50493)
- 编号(46421)
- 资助(45481)
- 成果(38611)
- 重点(35540)
- 部(35022)
- 发(33948)
- 课题(32454)
- 创(31733)
- 科研(29874)
- 创新(29775)
- 教育部(29653)
- 国家社会(29623)
- 期刊
- 济(116925)
- 经济(116925)
- 研究(74690)
- 中国(53718)
- 农(43279)
- 学报(40290)
- 财(38408)
- 科学(36750)
- 管理(31602)
- 大学(30084)
- 农业(28344)
- 教育(28226)
- 学学(28127)
- 融(25523)
- 金融(25523)
- 技术(20711)
- 财经(19642)
- 业经(19080)
- 经济研究(18761)
- 经(16974)
- 问题(16188)
- 业(15303)
- 贸(12631)
- 技术经济(12315)
- 版(12204)
- 理论(12146)
- 商业(11444)
- 统计(11339)
- 图书(11141)
- 实践(10783)
共检索到373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宛仪 周翰贤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最近20年土地交易市场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优势,多渠道增加保障房用地供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注重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平衡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样本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三权分置"推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招拍挂"促进了城市土地出让市场价格形成,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破了一级市场垄断。与此同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存障碍,一是农地征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价格差异,二是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与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冲突,三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存在集体和国有权属矛盾。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求同存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类治理小产权房;二要深化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改进工业用地监管体系,健全工业与住宅用地比价合理价格体系,健全工业用地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三要完善土地市场化的政府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地计划,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监管和查处力度。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涵义、发展逻辑、重点内容等,阐释了其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全面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海 田双清 陈乐宾
基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演进逻辑、现实难点和改革需求,通过构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共识分析框架,解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共识层级构成及其作用价值。研究发现,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须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要素“五大”关系,确立权责清晰、收益共享、城乡平等、资源高效、系统联动的理念价值取向;须从产权安排、管理体制、配套制度三方面创新制度框架设计;须细化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程序规则约束,增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不同层面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识,充分发挥社会共识的政策工具作用,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与政府治理优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庆日 陈美景 仲济香
研究目的:基于"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配置"的理论视角,系统梳理和评析当前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产权基础、流转路径和收益分配相关研究和主要观点,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学理支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归纳与演绎。研究结果:(1)从产权基础来看,中国土地产权的明晰性、完整性、稳定性均面临挑战,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还权赋能并建立准入退出机制;(2)从流转路径来看,健全机制、划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识别和化解各类风险有利于土地要素流转顺畅、土地市场高效管控和防范冲击;(3)从收益分配来看,要遵循权利均等、时空均衡、权责统一的原则,改进土地收益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研究结论:应当顺势而为、因地制宜,以夯实产权基础、优化流转路径、改进收益分配为主要抓手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辛德嵩
全面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党的百年土地制度探索史进行系统性梳理发现,土地要素历经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到充满活力的市场化配置的转变过程,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是新时代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要义。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保持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具有重要实践意涵。当前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仍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是"一般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王艳西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采用供求分析方法、成本价格分析方法探究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低效平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不能稳态收敛。研究结论:基于渐进式改革路径,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平行土地市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制度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王艳西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采用供求分析方法、成本价格分析方法探究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低效平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不能稳态收敛。研究结论:基于渐进式改革路径,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平行土地市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制度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利 夏显力
要素优化组合的不充分使得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仍面临土地利用不集约、资本下乡不畅通、“地—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综合河南孟楼镇、江西余江区以及浙江德清县在农地流转、宅基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强权、纾困、增值”是新时代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的主基调。通过“产权+治权”联动“强权”可以激活主体与要素市场,通过制度“松绑+创新”进行“纾困”可以加速要素整合,通过“地—业”匹配“增值”可以形成土地溢价和产业振兴的双赢局面。因此,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应重视“人—地—钱—业”要素的有效组合,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土地管理的主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下乡资本驱动土地溢价效果;推进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地—业”相融。
关键词:
农村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联动式改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利 夏显力
要素优化组合的不充分使得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仍面临土地利用不集约、资本下乡不畅通、“地—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综合河南孟楼镇、江西余江区以及浙江德清县在农地流转、宅基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强权、纾困、增值”是新时代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的主基调。通过“产权+治权”联动“强权”可以激活主体与要素市场,通过制度“松绑+创新”进行“纾困”可以加速要素整合,通过“地—业”匹配“增值”可以形成土地溢价和产业振兴的双赢局面。因此,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应重视“人—地—钱—业”要素的有效组合,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土地管理的主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下乡资本驱动土地溢价效果;推进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地—业”相融。
关键词:
农村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联动式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琳 黎小明 刘冰洁 钱金芳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市场化配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是否对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剖析工业用地市场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2008—2015年间20余万条工业用地交易数据及工业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进行滞后性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与工业结构优化度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分项指标结果有所差异;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引入区域虚拟变量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交叉项,验证了区域性差异的存在。研究结论:土地市场发展越完善,产业结构越高,且该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土地市场发展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度提升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其他地区。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工业用地 市场化 工业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璋 唐忠 樊步青
经济增长有赖于要素投入,在我国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单元,研究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并对比土地要素投入对于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土地要素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组合配置效率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土地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要素时,经济持续增长,反之技术进步才能使得经济持续增长。且进一步构建包含结构关系和总量关系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耦合协调度。测算数据表明:我国此两要素的协同水平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未来地方政府应注意发挥本地优势,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协同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艳萍
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需要农村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这也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农村产业经济的综合效益。乡村旅游迎合了现当代人们的需求和生活转变,能够体现农村的产业发展优势。随着农村发展对土地改革的要求日益迫切,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对此开展相关探究,讨论土地市场化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并给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土地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对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城镇、产业、区域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法治建设等基础保障工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在继承和综合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上,建立了测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对四川省苍溪县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计算出该县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值,发现目前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非市场经济状态。这说明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培育。
关键词:
土地评估 市场化测度 实证研究 苍溪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