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4)
2023(8955)
2022(7597)
2021(7244)
2020(6074)
2019(14306)
2018(13641)
2017(26440)
2016(14131)
2015(15754)
2014(15235)
2013(15284)
2012(14495)
2011(13415)
2010(13458)
2009(12477)
2008(12242)
2007(10633)
2006(9768)
2005(8972)
作者
(39161)
(32899)
(32577)
(31332)
(21091)
(15612)
(14820)
(12708)
(12668)
(11932)
(11272)
(10957)
(10585)
(10549)
(10494)
(10201)
(9672)
(9493)
(9344)
(9342)
(8340)
(7906)
(7906)
(7517)
(7463)
(7371)
(7156)
(7052)
(6680)
(6515)
学科
(62347)
经济(62291)
管理(35790)
(33619)
(24777)
企业(24777)
方法(24577)
数学(22415)
数学方法(22146)
中国(20657)
(18487)
(14690)
贸易(14680)
(14396)
(13811)
(12572)
(11935)
农业(11742)
业经(11308)
(11088)
地方(10434)
(10171)
银行(10150)
(9849)
(9231)
金融(9231)
环境(9097)
关系(8736)
土地(8681)
及其(8651)
机构
大学(200718)
学院(197822)
(94174)
经济(92619)
研究(77164)
管理(74709)
理学(63498)
理学院(62743)
管理学(61795)
管理学院(61405)
中国(60806)
(44127)
科学(42903)
(42523)
(38626)
研究所(34912)
(34324)
中心(34111)
财经(33043)
(30356)
经济学(30211)
(29883)
北京(28591)
(27699)
业大(27563)
经济学院(27111)
农业(26834)
(26657)
师范(26475)
财经大学(24501)
基金
项目(128389)
科学(102950)
基金(96512)
研究(95945)
(84578)
国家(83938)
科学基金(71204)
社会(63806)
社会科(60728)
社会科学(60713)
基金项目(49298)
(45833)
自然(43934)
教育(43903)
自然科(42953)
自然科学(42941)
自然科学基金(42240)
资助(40569)
(40438)
编号(37233)
成果(31668)
(30837)
重点(29315)
(28602)
国家社会(27920)
中国(27090)
课题(26644)
教育部(26610)
(26253)
人文(25000)
期刊
(103993)
经济(103993)
研究(66935)
中国(46586)
(31555)
(30379)
科学(29216)
学报(28635)
管理(28228)
教育(23023)
大学(22487)
(21647)
金融(21647)
农业(21556)
学学(20776)
经济研究(18275)
财经(16923)
技术(15964)
(14818)
业经(14788)
(14663)
问题(13954)
国际(13152)
世界(12719)
(12222)
技术经济(9939)
统计(9405)
资源(9319)
图书(8715)
现代(8539)
共检索到315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昊生  孙久文  苏玺鉴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对于我国的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的基础上,从政府将土地作为政策工具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土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带来的潜在成本。本文认为土地作为空间政策工具、地方财政工具和产业政策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价格攀升、地方政府债务扩大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问题。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未来中国更好地利用土地这一政策工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林胜  
从政治学和国际政治角度论述了“主权”观的发展 ,“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国际公认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逐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政策选择的手段日趋完善。当财政、金融、贸易、环境等单一政策或政策组合不同时,如何把握政策的力度及其组合是政府、企业、居民以至国外都时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不同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与模拟日益重要。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正是为适应实践的这种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躾,是日本人新造的一个汉字,语义为素养。躾,这是一个中国人不认识的汉字。它是日本人新造的,しつけ按中文拼音的读音是xi ci kai。这个日本汉字还是蛮懂汉字的会意造字法的,一人之身,尽显其美,故语义为素养,倒是很贴切的。前些天,看到一篇子女教育的短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翟凡  冯珊  李善同  
一、导言 中国经济自1979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1978-1995年的17年间,GDP年均增长9.9%。这一速度不仅远高于新中国前30年的增长速度,也居于同期世界各国之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牟光福  马虎生  刘演  
整理了槌座炭角菌属(Rhopalostroma)在我国的文献记录情况,共收录R.Kanyae、R.lekae和R.Luzonense 3种.其中,莱卡槌座炭角菌(新拟)Rhopalostroma lekae A.J.S. Whalley, S. Thienh., M.A. Whalley&P. Sihan.为作者采自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国新记录种,区别于同属其他种类的重要特征为皮层下具黄色至暗黄色颗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金森俊树  
为讨论民营化、市场化对中国私营部门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行为模式建立了一个简单经济数学模型。该文认为,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具有偏离利润最大化的多重目标,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比较,它们倾向于利用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是,它们却只能获得更低的利润甚至亏损。这是中国经济高增长低效率的原因。本文还讨论了非利润目标和“准入成本”对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影响。另外,模型分析表明,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匹配问题,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成功与俄罗斯大爆炸式改革失败的部分原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敏  任学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琳  陈平  
导言Solow(1956)的增长模型的一个结论是,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收敛的。此结论意味着经过长时期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趋于同一路径。在国外,作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以及更加宏观的地区之间差异,因此对收敛和发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范从来  徐巍  
宏观层面持续之经济增长,必有其微观层面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支持。遗憾的是,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当前中国公司治理在认识上似乎处于一种含混模棱的状态。实践中的形似而神不似,理论上的神似而形不似,构成了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困境与挑战。文章致力于提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论点——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下之隐性契约解释,试图为破解上述困境尽微薄之力。公司治理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任一社会的契约内容及形式都嵌入在交易各方所处的社会结构。离开了对契约的理解,就难以理解公司治理;同样,离开了对社会关系结构的理解,也难以理解契约。文章从历史分析视角,远承中国儒家道德哲学,近袭梁漱溟关于中国文化及陶孟和、费孝通、翟学伟等社会学先生之发明创见,勾勒当下社会所赖以建构的基础逻辑,分析契约内容及形式背后之社会决定,辨明东西方契约形式之关键差异,提出隐性契约在中国社会中形成的文化及伦理源起,厘清隐性契约的特征、利弊及所适,阐释构筑于隐性契约之上的中国公司治理的分析及框架模式,包括隐性契约之交易成本节约的缘由,及其在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实施机制,对已有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解释,最后分析了隐性契约对交易的激发作用,从契约激发交易促进经济增长,于从一新侧面理解科斯定理亦有启发。文章提出的隐性契约视角,区别于英美模式下的显性契约视角,是内窥和展析中国历史传统下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路径,亦合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的要求,以及应奋力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所创新之精神。文章不排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的既有逻辑,但更强调结合中国的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对不同的契约形式和适应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为民  刘建民  李成刚  赵迎宪  
服务性学习理论最早在美国被提出,其核心内涵是把服务和学习紧密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教育观念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运用服务性学习理论分析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行走的新闻"教学活动案例,并提出了对开展各类服务性学习教学的若干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安印  
每一个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总会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称之为管理的艺术方面。但是,属于管理艺术的东西,又往往同管理哲学、管理手段交织在一起。管理艺术还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其实,这一现象的另一层含义是,管理艺术本身就是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的体现,是管理者以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理解,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管理智慧。所以,要了解陈清方的管理艺术,还得首先从他对企业管理的理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生  
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双边发债协议所固有的两个理论缺陷 ,接着构建了一个中国式的超多边发债协议模型 ,最后给出了有利于我国超多边发债协议实施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