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1)
- 2023(11216)
- 2022(10059)
- 2021(9500)
- 2020(8114)
- 2019(18599)
- 2018(18825)
- 2017(36440)
- 2016(20065)
- 2015(22961)
- 2014(23083)
- 2013(22950)
- 2012(21253)
- 2011(18993)
- 2010(19110)
- 2009(17373)
- 2008(16974)
- 2007(15092)
- 2006(13331)
- 2005(12000)
- 学科
- 济(80334)
- 经济(80242)
- 管理(59267)
- 业(57448)
- 企(47749)
- 企业(47749)
- 方法(36883)
- 数学(31431)
- 数学方法(30904)
- 农(22062)
- 学(20390)
- 中国(20198)
- 财(19090)
- 技术(17507)
- 业经(17337)
- 地方(15735)
- 农业(14819)
- 贸(14564)
- 贸易(14558)
- 制(14292)
- 易(14137)
- 理论(13970)
- 和(13217)
- 环境(12365)
- 务(12225)
- 财务(12146)
- 财务管理(12117)
- 银(11554)
- 银行(11510)
- 企业财务(11463)
- 机构
- 大学(288194)
- 学院(287093)
- 管理(115811)
- 济(109925)
- 经济(107171)
- 理学(99464)
- 研究(98562)
- 理学院(98348)
- 管理学(96466)
- 管理学院(95960)
- 中国(73329)
- 京(63700)
- 科学(63449)
- 所(51588)
- 农(49821)
- 财(48571)
- 研究所(46828)
- 业大(45768)
- 中心(45003)
- 江(42837)
- 北京(40942)
- 农业(39140)
- 财经(38976)
- 范(38704)
- 师范(38367)
- 院(35894)
- 经(35267)
- 州(35018)
- 技术(32659)
- 师范大学(30880)
- 基金
- 项目(195599)
- 科学(152295)
- 研究(142428)
- 基金(139739)
- 家(122536)
- 国家(121522)
- 科学基金(103357)
- 社会(86205)
- 社会科(81551)
- 社会科学(81522)
- 省(77009)
- 基金项目(74524)
- 自然(68926)
- 自然科(67289)
- 自然科学(67277)
- 自然科学基金(66034)
- 划(65239)
- 教育(65051)
- 编号(59137)
- 资助(58431)
- 成果(48138)
- 重点(43712)
- 部(42714)
- 发(41464)
- 课题(40870)
- 创(40730)
- 创新(37994)
- 科研(37439)
- 项目编号(36045)
- 大学(35901)
- 期刊
- 济(122938)
- 经济(122938)
- 研究(84176)
- 中国(57802)
- 学报(46957)
- 农(45261)
- 科学(43857)
- 管理(42682)
- 财(35592)
- 大学(34386)
- 教育(34241)
- 学学(32041)
- 农业(31912)
- 技术(27659)
- 融(22855)
- 金融(22855)
- 业经(19997)
- 图书(18201)
- 经济研究(18121)
- 财经(18060)
- 业(16175)
- 问题(16054)
- 技术经济(15718)
- 科技(15532)
- 经(15348)
- 理论(14987)
- 实践(13856)
- 践(13856)
- 资源(13630)
- 现代(13070)
共检索到42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 邵晓梅
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技术方法 研究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帅文波 杜新波
从分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和规律入手,得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质内涵就是经济内涵,因此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动力机制自然是经济利益机制。而造成当前我国土地低效利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利益政策失衡和相关调控政策不到位。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益系统构成与冲突表现,探索建立土地利益衡平机制,并以相关土地集约利用途径作为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2008年,国土资源部党组、部领导强调要研究"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要让用地单位,设计、使用单位和个人能够真正自觉地或不得不考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问题,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柏明华 赵锦联
为节约土地资源、破解项目用地难题、拓展工业项目用地空间,保证有限土地的高效利用,江苏省阜宁县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深化工业项目评审机制成立"工业投资项目评审领导小组"。阜宁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规定县发改委、经信委、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人社局为项目评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明军
中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具有渐进提升的演进特征,在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水平提高、市场关系互动、宏观管理调控等配合协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在土地收益形成分配程序、利用约束等方面仍存在政策不足,其主要成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土地的"公共利益"内涵未能明确界定、土地弱势群体组织资源的极度缺乏等。土地政策创新的着力点在于:全局优化的规划编制、合理的审批机制、公平的市场化地价管理、公正的"公共利益"奉献补偿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资产化管理机制、科学的执法监管跟踪机制等。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政策 反思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旭 刘小平 薛姝
研究目的:对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近年来,湖南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加大耕地保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等措施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两型社会 主成份分析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叶艳妹 罗姮 董玛力 邱滋璐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过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法制和技术等有效手段,在互动机制下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综合系统。(2)实践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面临治理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错位、治理主体关系协调难、精细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治理手段亟需创新转型等挑战。(3)建立健全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现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的落地,优化多主体协同治理,完善精细化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研究结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要以现代治理思维深入推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海荣 蔡玉梅 何挺 吕春燕
研究目的:构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应关注土地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土地预测与模拟、土地利用规划等技术以及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标准的研究。研究结论: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研究,推进形成集成创新成果;三是加强成果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四是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建设。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村尺度 规划技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玉香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建房需求猛增,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迁徙,全国"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探索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既有利于缓解日益突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宅基地 节约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金 洪旗 陈华飞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是土地利用评价的主要目的。然而,当前我国城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睿
土地是最珍贵的资源,是无法取代的。在城市中,土地承载房屋,土地为房屋建造提供价值。房地产的发展和管理,也就是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对土地资产的运营。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注重对土地的开发与使用。基于此,文章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房地产发展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鲁良栋
陕西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一直位于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最大的经济增长极、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在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西安高新区也堪称高新区中的翘楚,并有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西省全南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巨革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研究结论: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节约集约 评价与对策 山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晶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在"管好用活"土地上做文章,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推进了宜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2009年,宜都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99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