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2)
- 2023(10438)
- 2022(9429)
- 2021(8868)
- 2020(7503)
- 2019(17609)
- 2018(17598)
- 2017(34564)
- 2016(18829)
- 2015(21041)
- 2014(21097)
- 2013(20878)
- 2012(18975)
- 2011(16981)
- 2010(16761)
- 2009(15184)
- 2008(14670)
- 2007(12513)
- 2006(10843)
- 2005(9323)
- 学科
- 济(77906)
- 经济(77826)
- 管理(55557)
- 业(53230)
- 企(45840)
- 企业(45840)
- 方法(37729)
- 数学(33191)
- 数学方法(32820)
- 财(19987)
- 农(18931)
- 学(17144)
- 中国(16991)
- 业经(16050)
- 地方(15050)
- 务(13997)
- 财务(13936)
- 财务管理(13917)
- 企业财务(13324)
- 制(13058)
- 农业(12721)
- 技术(12242)
- 和(12021)
- 理论(11966)
- 环境(11874)
- 贸(11344)
- 贸易(11338)
- 易(10939)
- 划(10429)
- 体(10157)
- 机构
- 大学(262585)
- 学院(260788)
- 管理(110644)
- 济(100831)
- 经济(98588)
- 理学(96757)
- 理学院(95759)
- 管理学(94194)
- 管理学院(93760)
- 研究(83817)
- 中国(60792)
- 京(55785)
- 科学(53105)
- 财(44963)
- 农(41466)
- 所(41310)
- 业大(40707)
- 中心(38124)
- 研究所(37909)
- 财经(37042)
- 江(35880)
- 北京(35035)
- 经(33780)
- 范(33718)
- 师范(33456)
- 农业(32385)
- 院(30938)
- 州(29811)
- 经济学(28573)
- 经济管理(28047)
- 基金
- 项目(185672)
- 科学(146133)
- 研究(135345)
- 基金(134652)
- 家(116785)
- 国家(115844)
- 科学基金(100285)
- 社会(84093)
- 社会科(79683)
- 社会科学(79658)
- 基金项目(73043)
- 省(72873)
- 自然(66789)
- 自然科(65227)
- 自然科学(65211)
- 自然科学基金(64010)
- 教育(61942)
- 划(61276)
- 编号(55842)
- 资助(55390)
- 成果(43990)
- 部(41007)
- 重点(40837)
- 创(38496)
- 发(38298)
- 课题(37498)
- 创新(35854)
- 科研(35554)
- 教育部(35014)
- 人文(34555)
- 期刊
- 济(105228)
- 经济(105228)
- 研究(72680)
- 中国(47003)
- 学报(40349)
- 科学(38265)
- 管理(37917)
- 农(36901)
- 财(33861)
- 大学(30365)
- 学学(28541)
- 教育(27830)
- 农业(26156)
- 技术(22711)
- 融(19606)
- 金融(19606)
- 业经(17719)
- 财经(17259)
- 经济研究(15714)
- 经(14434)
- 图书(14016)
- 问题(13583)
- 科技(13503)
- 理论(13483)
- 技术经济(13021)
- 业(12930)
- 资源(12654)
- 实践(12595)
- 践(12595)
- 现代(11530)
共检索到364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诸培新 钦国华 仲天泽
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成果,运行效率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效率的评价体系,以江苏省为例,对合作社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运行效率 评价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妍 程培堽
作为农地流转模式的一种创新形态,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全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以苏州吴中区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案例,具体介绍了该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历程、社会经济条件和成效,深入剖析了该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经营模式和收益分配等运行特征,剖析了该合作社的潜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案例分析 土地流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森慰 张春霞 郑逸芳
合作社被赋予了较多时代需求,然而其发展近年来倍受质疑。文章在对林业合作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定量测算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并采用齐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别合作社之间效率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林业合作社高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力求反映林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类别 投入 产出 效率 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宝玉
通过对浙江省42家合作社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股份合作社运行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合作社运行中的资本权力过大,合作社组织机构设置基本完善,但运行不规范,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社员的参股比例甚至是社员进入合作社的行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应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建立规范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制度,通过调整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和加强外部规制来巩固合作社的性质和结构,强化社员的民主管理和参与的意识,加强政府的监督和指导功能,明确主管部门对合作社规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股份合作社 管理制度 规范化 浙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锦春 包宗顺
基于调研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年至2015年江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结论表明,江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逐年递减,纯技术效率较低是造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政策因素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规模效率影响较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起人股权比重与互助金投放规模提高均会降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行效率,而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农业经济比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锦春 包宗顺
基于调研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年至2015年江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结论表明,江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逐年递减,纯技术效率较低是造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政策因素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规模效率影响较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起人股权比重与互助金投放规模提高均会降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运行效率,而资产规模、市场份额、农业经济比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梅 郭翔宇
美国新一代合作社被认为是对传统合作社的创新,它部分解决了传统合作社由于产权不清而产生的投资组合和视野问题,被认为是较有效率的合作社产权制度。中国的农村股份合作社被认为是传统合作社的创新,但由于和美国新一代合作社所处的宏观环境不同,其运营特点和合作社的本质有一些偏离,被认为是异化了的合作社表现形式。从产权角度,对二者的运营机制进行比较,可以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向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顾庆康
研究目的:揭示社员对不同类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绩效评价的差异性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对两种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绩效评价存在差异性,其原因来源于两种模式农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差异和农户特征差异。研究结论:多要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相对较优,政府可以正确引导农民以多种要素入股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逐渐形成以多要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单要素为辅的合作社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勇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果,其制度基础在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关系到方方面面,涵盖股东组建与决策机制、合理设置股权的治理机制、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成员退出机制等等。各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施科技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其发展态势良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推行农村土地合作社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结构,需要在保持农村土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村土地产权的完全性,从而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走科技型农业发展模式之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雪英 陈利根
农地股份合作社在全国多地均有一定规模发展,其解散时土地处置问题关系着入社农户、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也关系着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客体的基础上,运用法人财产权理论分析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清偿债务、必须返还原承包户观点的不合理,得出结论:农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时,承包地经营权是否应清偿合作社债务、是否应返还原承包户应视入股期限是否届满而定,期限届满,应当返还;期限未满,应视其他资产是否足以清偿合作社债务以及出资承包地经营权的农户意愿而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安华
在介绍合作农场这一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苏州市的3个村庄案例,考察了在同一外部政策环境下农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对组织与农户间合作稳定性的影响。农业合作组织和土地入股农户之间有内在的合作激励:通过合作,土地入股农户可以增加收入和公平分享土地收益;农业合作组织可以获得期模效益和政策奖补资金。比较合作农场和"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发现,合作农场和农户间的土地要素合作关系更加稳定。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合作农场选择了更为有效的自我积累机制、风险现避机制和技术投入机制去创造更多利益,采用了较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长期和正式的土地要素契约、专用...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合作农场 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笑寒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背景、运行特征、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出路。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江苏苏南地区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分析,指出该合作社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在产权结构、股权设置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具有某些典型的运行特征,但现实中合作社面临政社不分、股份集中度低、股权封闭性强、入股要素及其用途单一、收益分配制度尚待完善等诸多困境。研究结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出路在于政社分开,明晰产权,完善股权流动机制,健全激励和监督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加强立法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农地产权结构包括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不同的农地产权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效应,进而产生不同的制度绩效。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在保持农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地产权的完全性。渌洋湖村农地股份合作社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未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能坤
农民合作社是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共享农业经营效益的有效组织,目前实践中大致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两类。四川省米易县普威镇、隆昌县圣灯镇、射洪县沱牌镇、崇州市隆兴镇,分别属于山区、丘区和平原地区,几个镇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作者通过对四镇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比较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异同点,探讨当前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支撑条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职业经理人 利益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会广
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探索形式之一,节约了分工、专业化的交易费用,实现了土地的规模效应和集约经营。但是它在经营制度上有关合作社的性质、社员经济参与及治理结构等问题亟需解决,而对这3个方面的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引申出对经营制度设计的政策含义及启示,关系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