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5)
- 2023(14348)
- 2022(11931)
- 2021(11113)
- 2020(9319)
- 2019(20829)
- 2018(20637)
- 2017(39373)
- 2016(21339)
- 2015(23497)
- 2014(22881)
- 2013(22378)
- 2012(20590)
- 2011(18555)
- 2010(18973)
- 2009(17864)
- 2008(17521)
- 2007(16156)
- 2006(14390)
- 2005(12906)
- 学科
- 济(87594)
- 经济(87461)
- 业(72971)
- 管理(64914)
- 企(51781)
- 企业(51781)
- 农(50215)
- 农业(33495)
- 方法(29844)
- 数学(25870)
- 数学方法(25614)
- 业经(25577)
- 财(24538)
- 中国(23958)
- 制(22761)
- 技术(20203)
- 地方(19429)
- 体(17592)
- 学(16880)
- 银(14656)
- 银行(14624)
- 务(14480)
- 财务(14443)
- 财务管理(14413)
- 行(14046)
- 融(13986)
- 金融(13978)
- 企业财务(13745)
- 发(13719)
- 策(13698)
- 机构
- 学院(293216)
- 大学(288378)
- 济(124223)
- 经济(121742)
- 管理(113697)
- 研究(99890)
- 理学(97551)
- 理学院(96541)
- 管理学(95026)
- 管理学院(94492)
- 中国(79428)
- 农(63954)
- 京(62982)
- 财(59648)
- 科学(57920)
- 所(49544)
- 农业(48777)
- 业大(47657)
- 中心(47079)
- 江(46364)
- 财经(45491)
- 研究所(44049)
- 经(41312)
- 北京(39518)
- 经济学(36879)
- 院(36177)
- 范(36106)
- 州(35930)
- 师范(35731)
- 财经大学(33164)
- 基金
- 项目(193897)
- 科学(154517)
- 研究(146440)
- 基金(140735)
- 家(122061)
- 国家(120899)
- 科学基金(104639)
- 社会(95278)
- 社会科(90020)
- 社会科学(90002)
- 省(77314)
- 基金项目(74716)
- 教育(66106)
- 自然(64869)
- 划(63787)
- 自然科(63394)
- 自然科学(63378)
- 自然科学基金(62342)
- 编号(59617)
- 资助(54964)
- 成果(48561)
- 创(45299)
- 重点(43473)
- 部(43362)
- 发(42600)
- 制(42111)
- 课题(41658)
- 创新(41555)
- 国家社会(39717)
- 性(37574)
- 期刊
- 济(146684)
- 经济(146684)
- 研究(88160)
- 中国(72240)
- 农(67142)
- 财(48055)
- 农业(45134)
- 学报(44566)
- 科学(42960)
- 管理(42590)
- 大学(35805)
- 学学(33910)
- 教育(33284)
- 融(32412)
- 金融(32412)
- 业经(28871)
- 技术(25835)
- 财经(22755)
- 业(21973)
- 经济研究(21118)
- 问题(19752)
- 经(19555)
- 版(16199)
- 科技(15713)
- 农村(15712)
- 村(15712)
- 农业经济(15285)
- 世界(15251)
- 技术经济(14744)
- 经济问题(13387)
共检索到458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郑鸾 李晨希 张栋杰 廖思潭 刘彦君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农村从未停止。论文重点以北京大兴狼垡二村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该村在农村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中探索出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包含三个方面,即土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乡村治理模式。文章对该模式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该模式在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资产收益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该模式在成员权界定、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创造性地量化了村民劳动贡献,形成了其独有的股权形式,对于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农民福利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宾 刘祥琪
利用201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股份化改革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对该地区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革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昌平区集体产权改革后81.9%的农民认为改革后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74.3%的农民对改革的成果表示满意。产权改革后昌平区农村集体分红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产权改革对就业的影响还不显著,改革后村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希望政府能够帮助解决就业。此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化改革后如何规范股权管理以及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发展成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集体产权 农村产权 农民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晨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傅晨简要概括,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矛盾可以归结为上地统筹使用与土地分散承包的矛盾,其实质是农村现代化与现行家庭均包土地制度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既要革新分户均包的土地制度,又必须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玉 高歌
本文立足产权理论,阐释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民产权“幻象”及其原因,并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致产权细碎化和强排他性,导致农民滋生产权“幻象”,弱化了村庄集体行动。(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有自我强化功能,村股份合作社在利益分配、决策参与方面所发挥的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弱化改革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冲击,但组织化程度提高并未能缓解改革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弱化效应。(3)对人口规模较多、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人口流出的村庄,改革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弱化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人口规模较小村庄而言,改革却会提升村庄集体行动能力。本文结论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在产权细碎化情境下促进村庄集体行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硕
股份合作制与农村产权制度变革西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学硕士白硕(一)农村产权制度的重构,是推进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改革前我国机构的产权制度安排,是一种共有产权形式,农村集体财产缺乏人把化的产权主体.农户既不是独立的财产主体,也不是独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荣章
股份合作制是农村产权制度的一场变革魏荣章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兴起,将在农村内部说发财力关系的深刻变革。将成为继推行家庄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中具有更深层意义的又~次重大努被,并且将会展示我国农村改革的另~种前夜。一、gR+③SHPR①BSRN@&...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祥琪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以土地为主的农村集体资产价值快速增值,由于传统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清晰等问题而不利于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权益的保障。为妥善处理农民集体资产的权益保护,很多地区对农村集体经济产权进行了股份化改革。本文总结了试点地区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这项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集体产权 农民权益 股份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永安
当前,农民农地发展权收益缺失,原因在于农民缺乏主体性,没有同国家和大资本博弈的实力。通过农地股份合作的组织模式,可以使农民依托组织的力量,增加农民追加农地投资使农地升值的能力,增加实现土地发展权(增值)收益在农民中分配的可能性。从而,打破由国家或大资本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通过追加投资形成土地发展权收益的垄断局面,改变城乡资源格局不均衡的状态,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农地流转 土地发展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随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形成了"三权分置"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体系,既创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又避免了农地改革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两级分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因此得以"再次创新"。这种新型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既坚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促进了农地承包权的稳定,更活化了我国农地经营权,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三农"发展需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春荣 王冰
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框架下 ,两种不同用途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 :激而不活的农地流转与禁而不止的建设用地流转。集体所有制是农地和建设用地共同的产权基础 ,其固有缺陷 ,如“内公外私”、产权主体不明、权利束残缺等造成土地使用权交易成本高昂 ,构成了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共同障碍 ;其产权制度的显著差异产生对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不同激励 ,从而形成土地流转状况的强烈反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建设用地流转 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 夏英 袁崇法
如何合理设置股权类型、有效维护和保障集体成员利益,怎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保障股权的权能完整、实现股权的流转顺畅,仍是产权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规范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北京、上海、广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调研,在梳理和总结现阶段各地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不同作法及经验基础上,针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股权设置与管理中现实做法、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革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 股权设置 股权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蕾 张红丽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农地产权制度是构建在农地上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农地产权供给不足、农地承包制度供给不足、农地经营制度供给不足、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完善四个现存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缺陷。最后,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德银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角度研究农村土地制度缺陷是如何阻碍剩余劳动力小城镇转移、农业规模化和农村城镇化。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必须满足农业规模化对耕地集中的要求、农村城镇化对城镇建设用地的要求、农业城镇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等三个要求。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目标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与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土地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提出了制度创新的三个原则,描述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明龙
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就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结果之一。人们习惯地把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称作新生事物,因为它是完全不同于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融资模式的一种体制外组织。本文把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当作是对传统农村金融制度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