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5)
- 2023(12000)
- 2022(9831)
- 2021(9088)
- 2020(7549)
- 2019(17187)
- 2018(16894)
- 2017(32131)
- 2016(17605)
- 2015(20079)
- 2014(20022)
- 2013(19727)
- 2012(18153)
- 2011(16567)
- 2010(16455)
- 2009(15763)
- 2008(15660)
- 2007(13955)
- 2006(12683)
- 2005(12035)
- 学科
- 济(77664)
- 经济(77554)
- 管理(54220)
- 业(47718)
- 企(38823)
- 企业(38823)
- 方法(28815)
- 数学(25223)
- 数学方法(24983)
- 中国(24834)
- 农(20797)
- 财(20564)
- 制(20269)
- 业经(16954)
- 学(16753)
- 贸(14983)
- 贸易(14972)
- 易(14707)
- 体(14682)
- 银(13752)
- 银行(13718)
- 行(13251)
- 农业(13203)
- 融(12791)
- 金融(12789)
- 体制(11998)
- 地方(11671)
- 务(11446)
- 财务(11408)
- 环境(11378)
- 机构
- 大学(259754)
- 学院(254260)
- 济(113586)
- 经济(111581)
- 研究(97209)
- 管理(92731)
- 理学(78646)
- 理学院(77692)
- 中国(76482)
- 管理学(76434)
- 管理学院(75967)
- 京(57236)
- 科学(56752)
- 财(54908)
- 所(49740)
- 农(45166)
- 研究所(44912)
- 中心(42849)
- 财经(42694)
- 经(39019)
- 江(38874)
- 经济学(37216)
- 业大(37054)
- 北京(36623)
- 农业(35564)
- 院(35398)
- 经济学院(33296)
- 范(32170)
- 财经大学(31903)
- 师范(31775)
- 基金
- 项目(167004)
- 科学(132461)
- 基金(125106)
- 研究(119812)
- 家(111351)
- 国家(110515)
- 科学基金(93130)
- 社会(79880)
- 社会科(75786)
- 社会科学(75767)
- 基金项目(64526)
- 省(60672)
- 自然(59044)
- 自然科(57651)
- 自然科学(57630)
- 自然科学基金(56656)
- 教育(54361)
- 划(53346)
- 资助(51649)
- 编号(45259)
- 部(39122)
- 重点(38860)
- 成果(38554)
- 发(35899)
- 国家社会(35160)
- 制(35129)
- 创(34010)
- 教育部(33456)
- 中国(33030)
- 课题(32783)
- 期刊
- 济(128315)
- 经济(128315)
- 研究(82467)
- 中国(59511)
- 财(43164)
- 学报(43078)
- 农(42499)
- 科学(41131)
- 管理(37319)
- 大学(33142)
- 学学(31258)
- 农业(28360)
- 融(27204)
- 金融(27204)
- 教育(25242)
- 财经(22907)
- 经济研究(21505)
- 经(19849)
- 技术(19557)
- 业经(18069)
- 问题(17636)
- 贸(16006)
- 业(15697)
- 世界(14901)
- 国际(14585)
- 版(12382)
- 技术经济(11805)
- 现代(11384)
- 科技(11029)
- 资源(10764)
共检索到402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本文明确反对土地私有化政策,并在重新界定土地职能的基础上,证明了土地私有化在带来生产增益和经济绩效改善的同时,必将对中国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土地私有化将使中国爆发"马尔萨斯危机"的可能性处于不可控制的境地。另外,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现有土地产权制度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缓解经济危机失业压力的重要缓冲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玉
文章把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界定为:以法制和社会公平为基础,通过集约和节约方式取得的符合人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性产出;产权制度效率可从资源配置效率、可持续性、成本与代价及法制与公平性四个方面考察;产权完整性是土地产权制度效率之基础。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属于模糊性的多重产权,因而不具备效率基础和产生效率之必然性。在制度运行效果上成本代价高、缺乏公平与可持续性,属于公平与效率双缺失的土地产权制度。因此,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公有制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最优模式是国有基础上的永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婉丽 佟绍伟 刘燕萍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为决策层和立法机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存在两种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种类不丰富、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应对两种土地产权给予平等的保护;细化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增加土地使用权的层次;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依法保护土地财产权;成立专门的土地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对土地争议的调处力度。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产权 制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长青 周寅康 彭补拙
产权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在分析产权制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差距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可持续土地利用为目标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宏 周应恒
中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运行中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土地经营细碎化,无法取得规模经济。目前理论界有观点认为使农地产权私有化,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获得规模经济。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的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私有并不必然产生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显著上升,土地产权的私有化既不是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可以考虑在维护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及其产权安排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产权改革,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功能,克服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在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发展多种规模经营主体、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
关键词:
农地产权私有 土地流转和集中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玉
针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性质和改革路径分析》一文在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性质、改革演进、制度效率及改革方向和路径等方面的观点和结论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是服从于政府的政治目标,主要是为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都有缺失的产权制度。工业、城市和地方政府是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和改革的最大阻力。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具体模式是永佃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瑜 苏小梅
所谓产权是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是用以硬化财产归属、约束财产的占有和使用行为,维护一定经济秩序的法权措施。而现代产权制度则是各种财产关系的组合,它既是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代经济活动以及管理的基础。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不仅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公有制为土地的社会使用,打破土地垄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但是,实现这种可能也必须通过建立合理规范的产权制度。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与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制度创新和建立的过程。根据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我国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建立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冠戎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及其改革方向张冠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并在《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制保障、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益民 王进才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制度的变革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注目,而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则重在建立新型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概念及功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文娥
本文以系统经济学的观点和资源位理论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根据产权安排的最低层次原理,分析了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波动与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对应关系,并提出农村土地产权安排必将是从家庭经济系统向更高层次经济系统转移,实现产业化的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1987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南海县(现已改为市,以下简称南海)作为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的课题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副产品出口基地。1989年,南海分析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新矛盾,这就是农村现代化同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南海针对这个现实矛盾,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制。这次改革试点扬弃了农村传统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了农村合作经济的产权制度。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成
俄罗斯土地制度转型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不论成败几何,其土地制度已由一种旧的状态跃迁到一种新的状态,并呈稳固化趋势。疾风暴雨式的转型告一段落,新的土地制度框架已浮出水面。选择这个时点来全方位考察俄罗斯土地制度转型,可谓恰逢其时。俄罗斯通过确定土地制度转型中的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转型路径。在推进私有化和培育土地市场方面,俄罗斯取得了巨大成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土地市场也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变。但同时,俄罗斯土地所有制结构远未达到预定目标,土地市场的发育也面临重重障碍。
关键词:
俄罗斯 土地制度 转型 现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妮 万攀兵 陈林
本文基于土地产权制度视角,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纵向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通过剖析深圳"小产权房"案例,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英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践提出改革思路。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先后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历次重大制度变迁后,当前中国建立了几乎独一无二的城乡二元化土地产权制度,但仍存在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和城乡土地产权不对等的问题,进而使得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滞后于当前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小产权房"乱象成风。基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妮 万攀兵 陈林
本文基于土地产权制度视角,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纵向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通过剖析深圳“小产权房”案例,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英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践提出改革思路。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先后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历次重大制度变迁后,当前中国建立了几乎独一无二的城乡二元化土地产权制度,但仍存在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和城乡土地产权不对等的问题,进而使得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滞后于当前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小产权房”乱象成风。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对深圳案例及英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归纳,笔者认为,进一步明晰产权是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因此,今后的改革应坚持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改革路径,当前土地产权制度需要的是“改革”而非“革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