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0)
2023(19447)
2022(16846)
2021(15518)
2020(12884)
2019(29589)
2018(29157)
2017(56033)
2016(30108)
2015(33702)
2014(33718)
2013(33228)
2012(30967)
2011(28170)
2010(28118)
2009(25896)
2008(25102)
2007(21994)
2006(19582)
2005(17547)
作者
(87328)
(73057)
(72357)
(68817)
(46553)
(34921)
(32931)
(28662)
(27990)
(26060)
(24867)
(24691)
(23222)
(23156)
(22570)
(22417)
(21562)
(21240)
(20907)
(20862)
(18228)
(17963)
(17673)
(16802)
(16452)
(16177)
(16059)
(15804)
(14840)
(14348)
学科
(142138)
经济(142002)
管理(84772)
(80332)
(65341)
企业(65341)
方法(58051)
数学(50501)
数学方法(49894)
中国(36761)
(34754)
地方(33604)
(29726)
业经(29708)
(29531)
农业(23815)
(22892)
(22884)
贸易(22875)
(22007)
环境(20673)
理论(20654)
(19900)
(19712)
金融(19708)
(19447)
银行(19398)
技术(19164)
(18610)
地方经济(18518)
机构
大学(431498)
学院(429986)
(179834)
经济(176107)
管理(168400)
研究(149702)
理学(145296)
理学院(143596)
管理学(140975)
管理学院(140198)
中国(112205)
(93136)
科学(91313)
(80342)
(74957)
(68968)
研究所(68036)
中心(67757)
财经(64350)
(63674)
业大(62840)
北京(59251)
(58611)
(58018)
师范(57470)
(54905)
经济学(54878)
农业(53510)
(51556)
经济学院(49184)
基金
项目(292252)
科学(230507)
研究(213019)
基金(212149)
(184842)
国家(183287)
科学基金(157925)
社会(135644)
社会科(128566)
社会科学(128535)
(113432)
基金项目(112160)
自然(102315)
自然科(99929)
自然科学(99906)
教育(98129)
自然科学基金(98103)
(95972)
资助(87894)
编号(86209)
成果(69189)
重点(65723)
(65177)
(64478)
(60088)
课题(59993)
创新(56098)
国家社会(56029)
科研(55487)
教育部(55444)
期刊
(203481)
经济(203481)
研究(129838)
中国(87173)
学报(66319)
管理(63422)
科学(62645)
(62351)
(59736)
大学(50853)
教育(47962)
学学(47938)
农业(42954)
技术(39502)
(38975)
金融(38975)
经济研究(32878)
业经(32499)
财经(31860)
(27377)
问题(26170)
技术经济(22024)
(21818)
图书(21144)
统计(20724)
资源(20160)
理论(20021)
科技(19958)
商业(19635)
(19443)
共检索到64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新刚  王双进  
文章测算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为切入点,选取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和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内生变量,构建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VAR模型,采用天津市统计数据,对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钰  李新刚  姚晓东  
构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天津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灰色关联度定权的方法测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逐层测算综合评价值;指出天津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呈逐年递增趋势;进而针对天津城市土地"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承载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基于此,并对"十二五"期间的土地承载状态进行了预测,为保障天津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健康的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刚  王双进  孙钰  
本文运用2000—2014年京津冀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PVAR模型,分析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实证解析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土地潜在综合承载力的挖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增加和结构优化;(2)土地综合承载力、人均GDP、地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波动均受其自身变动冲击的影响最大;(3)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从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再向勉强协调,然后向中度协调过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雪萍  梁玉磊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良好是以综合生态承载力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综合生态承载力是以计算该地区的生态供容能力和生态足迹,以求得生态盈余或是赤字的方法来探究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文章通过对湖北省综合承载力的测算,得出湖北省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发展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论文最后提出要尽可能的采取低耗高能技术以降低生态足迹,同时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提高生态承载力,从而使湖北省的经济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下得以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师翠英  荆克迪  李恒宇  盛仲麟  
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社会问题,承载力的确定涉及经济、资源、能源等因素。基于P-S方法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是从目标实现的可能度和满意度这两个角度出发,建立可能-满意度函数,进而测算人口最优规模的过程。文章先对P-S方法进行介绍,再以天津市为例,应用P-S方法测算天津市人口的最优规模,并结合天津市人口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规划发展建议,以期对其他城市的人口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朝旗  金晓斌  周寅康  
将主成分分析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首先,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视角构建了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体系;其次,提出主成分TOPSIS法的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程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同时经济承载能力是其首要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向辉  陈通  
基于天津市区域技术转移基础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相应综合指数的计算,通过建立区域技术转移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指数两变量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天津市区域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考察。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技术需求是拉动区域技术转移的主要动力。技术转移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既是短期的、正向的,同时也是长期的、持续有效的。但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程度还是很低的。针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娜  李慧明  
以天津地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活动等14个指标中规整出影响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4个主因子,并用熵值法对4个主因子赋权,计算出1998~2007年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10年间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相对稳定,除1999、2002、2006年三年水资源承载力出现弱化趋势外,其余各年均稳中有增,但增幅缓慢。随着人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天津市水资源将面临重大考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舒  张华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东三省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指标数据,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极值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东三省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三省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均处于上升阶段,其发展较为同步;研究期内,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上升,但同时也面临着协调度增长乏力的困境;东三省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促进协同发展,寻找突破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瓶颈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锦  郝晋珉  陈爱琪  王楠  
为定量研究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基于其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依据P-S-R模型构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按照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对天津市2000—2014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生态环境承载力隶属度值呈上升趋势,承载力等级从超载状态上升到可承载状态。其中,压力层、响应层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稳步上升,分别在2009和2010年达到可承载状态;状态层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级呈波浪式变动,虽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但也有所好转,这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制约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明  高林  
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京津冀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瓶颈"之一,在分析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城镇化科学发展视角,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辖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显著,因此应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薄文广  孙元瑞  左艳  王雷雷  修安腾  
通过构建科学的海洋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天津市2006-2011年海洋资源承载力及细分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天津市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和海洋生态环境支撑能力逐渐下降,分别接近和已经达到超载状态、海洋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海洋管理能力日益提升,处于适载状态、且后两者上升幅度大于前两者下降幅度,天津市海洋资源承载力逐渐上升。为了促进天津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经济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向三高方向发展、在海洋生态环境上,严格海域使用和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海洋管理能力上,加快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大海洋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忠海  袁虹  
文章在介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1998—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徐州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趋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丹  吴凤平  
文章在对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探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通过严格控制初始水权和初始排污权,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产业结构的双向优化,保障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区域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结合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