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6)
2023(11784)
2022(10684)
2021(10228)
2020(8652)
2019(20252)
2018(20349)
2017(39842)
2016(21714)
2015(24646)
2014(24855)
2013(24370)
2012(22182)
2011(19806)
2010(19734)
2009(17988)
2008(17122)
2007(14560)
2006(12578)
2005(10802)
作者
(61663)
(51198)
(50683)
(48520)
(32726)
(24763)
(23036)
(20188)
(19569)
(18268)
(17728)
(16999)
(16177)
(16094)
(15725)
(15403)
(15327)
(15090)
(14531)
(14526)
(12807)
(12338)
(12333)
(11776)
(11458)
(11314)
(11244)
(11220)
(10157)
(10127)
学科
(87847)
经济(87759)
管理(59707)
(57468)
(47416)
企业(47416)
方法(42636)
数学(37618)
数学方法(36943)
(24853)
地方(20415)
(20219)
中国(20064)
(19320)
业经(18871)
农业(16597)
理论(15130)
(14098)
(13808)
贸易(13799)
(13718)
环境(13353)
(13323)
技术(12940)
(12280)
财务(12204)
财务管理(12185)
(12004)
企业财务(11407)
(10938)
机构
学院(298885)
大学(298490)
管理(123227)
(112237)
经济(109535)
理学(107536)
理学院(106336)
管理学(104146)
管理学院(103635)
研究(95079)
中国(70397)
(63863)
科学(62610)
(49400)
(49236)
业大(47585)
(47320)
中心(44112)
研究所(43561)
(43304)
(40578)
师范(40255)
财经(39979)
北京(39918)
农业(38552)
(36244)
(35687)
(35080)
师范大学(32486)
经济学(31947)
基金
项目(211924)
科学(166096)
研究(153878)
基金(152214)
(132235)
国家(131137)
科学基金(113469)
社会(94111)
社会科(89005)
社会科学(88975)
(85372)
基金项目(81991)
自然(76381)
自然科(74555)
自然科学(74537)
自然科学基金(73141)
教育(70889)
(70447)
编号(64500)
资助(63366)
成果(50624)
重点(46955)
(45598)
(44528)
课题(43742)
(43655)
创新(40642)
科研(40544)
大学(39149)
教育部(38786)
期刊
(121267)
经济(121267)
研究(83129)
中国(56627)
学报(47026)
(44778)
科学(44749)
管理(43099)
(36113)
大学(35410)
教育(34159)
学学(33165)
农业(31133)
技术(27721)
业经(21566)
(21563)
金融(21563)
经济研究(18021)
财经(17872)
图书(17196)
资源(16107)
问题(16069)
(15821)
科技(15274)
(15054)
技术经济(14800)
理论(14635)
(14005)
实践(13692)
(13692)
共检索到42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成玉  
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或过大都无法满足我国农业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度规模的确定需要有科学的依据。在适度规模的不同判断标准中,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比较指标,应用中需要考虑区域差异和动态性。本文依据该指标并结合河南省的数据计算出2013年河南省的适度规模为农村劳动力人均经营72亩,2023年为农村劳动力人均经营110亩。经济越发达、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地方的农村劳动力人均适度经营规模就越大。由于受就业压力影响,我国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在此过程中政府既要有足够耐心又要采取合理引导措施,尤其要保护粮农的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倩倩  
随着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地位的确立及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作用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剖析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困境,提出推进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立足省情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探索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要把培育职业化农民为重点,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人才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齐城  
本文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基本任务,选择河南省信阳市为抽样调查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对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作了定量分析,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并对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宝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慧敏  刘旗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作为中国经济历史发展模式的"发动机",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以及土地和资本的利益分配结构始终是影响我国今后生产方式变革与要素产出效率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农村土地是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心,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314个农户种植小麦规模市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和良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建国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长期维持近1亿人口大省的规模是导致该省教育长期落后,社会经济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对我国人口大省的适宜规模进行分析,提出将河南省划分为郑州直辖市与新河南省的参考方案。最后对我国地域大省的适宜规模进行分析,并对划分的原则及南海诸岛4个行政区的设立等问题提出了4条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利平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但流动过程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候鸟式"循环流动,他们"弃农不弃地"、"离土不离乡"。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转变和"新生代"成为流动大军的主体,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增加,举家外出者占到一定比例,流动方式逐渐由"候鸟式"向"迁徙式"转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与特点进行了梳理,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契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贺书霞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豫西南地区邓州市为例,利用调研数据,采用实证研究和函数分析的方法确定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样本地区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农地经营适度规模在2.47~2.97 hm2之间,这样的规模综合考虑了当地劳动力转移情况、土地流转以及同外出务工人员相比的收入情况。适度规模的确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同时也为当地土地流转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永顺  张二勋  
本文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进行直观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获取各城市的生态信息,提出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玥玥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  赵慧芳  
本文从区域研究的角度,以河南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规模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了目前河南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利用超对数成本函数,从理论和实践论证的角度,对河南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烽  
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仍过度依靠基准利率。以河南为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刻画了Shibor对不同规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长期、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Shibor较敏感,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对Shibor的反应较弱或影响不明显。未来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仍在基层,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新瑜  
[目的]以产业集聚发展为视角,探讨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方法]以河南省17个地级城市为例,基于区位熵探讨不同城市的不同一、二、三产业下属行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进而判别不同城市的主导专业化产业部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与十一城市指数分析产业集聚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及目前河南省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的分布合理情况,并结合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分析各产业在河南省域范围内的均衡情况与差距大小。[结果]周口与南阳的农林牧渔业,平顶山的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焦作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三门峡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新瑜  
[目的]以产业集聚发展为视角,探讨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方法]以河南省17个地级城市为例,基于区位熵探讨不同城市的不同一、二、三产业下属行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进而判别不同城市的主导专业化产业部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与十一城市指数分析产业集聚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及目前河南省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的分布合理情况,并结合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分析各产业在河南省域范围内的均衡情况与差距大小。[结果]周口与南阳的农林牧渔业,平顶山的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焦作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三门峡的批发零售与金融业,濮阳的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洛阳的科学技术和地质勘查业,开封居民服务和修理业,郑州文体和娱乐业在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发展最高。[结论]一、二、三产业下属的不同行业在河南省各城市的产业优势与集聚程度均不同,有待建立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河南省现代等级层次城镇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鸿  
[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等自然资源空间结构正在大规模转换。科学规划土地空间结构,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方法]采用GIS多因素叠加分析技术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以土地利用类型、覆被动态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空间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河南省漯河市、焦作市及洛阳市等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空间使用功能效率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土地适应性评价标准能够得到I等(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