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3)
- 2023(3724)
- 2022(2932)
- 2021(2834)
- 2020(1983)
- 2019(4480)
- 2018(4239)
- 2017(8361)
- 2016(4526)
- 2015(4771)
- 2014(4758)
- 2013(4395)
- 2012(3901)
- 2011(3460)
- 2010(3372)
- 2009(3253)
- 2008(3159)
- 2007(2686)
- 2006(2407)
- 2005(2182)
- 学科
- 济(17878)
- 经济(17868)
- 业(13316)
- 管理(13052)
- 企(11287)
- 企业(11287)
- 土地(8924)
- 农(7073)
- 财(5163)
- 方法(5141)
- 业经(5042)
- 制(4974)
- 学(4920)
- 农业(4599)
- 数学(4389)
- 问题(4298)
- 中国(4259)
- 数学方法(4259)
- 经济学(3869)
- 体(3747)
- 务(3615)
- 财务(3592)
- 财务管理(3590)
- 企业财务(3415)
- 地方(3322)
- 体制(3123)
- 发(3033)
- 银(2818)
- 银行(2814)
- 划(2701)
- 机构
- 学院(60568)
- 大学(57706)
- 管理(23676)
- 济(21710)
- 经济(21178)
- 理学(20140)
- 理学院(19941)
- 管理学(19621)
- 管理学院(19527)
- 研究(18203)
- 中国(15407)
- 京(12095)
- 农(11441)
- 科学(11335)
- 财(10820)
- 业大(9933)
- 江(9662)
- 中心(8993)
- 农业(8832)
- 财经(8606)
- 所(8585)
- 经(7797)
- 州(7693)
- 研究所(7661)
- 范(7632)
- 师范(7582)
- 北京(7343)
- 院(7273)
- 省(6769)
- 财经大学(6314)
- 基金
- 项目(40969)
- 科学(32323)
- 研究(31372)
- 基金(29042)
- 家(25193)
- 国家(24936)
- 科学基金(21460)
- 社会(20003)
- 社会科(18948)
- 社会科学(18937)
- 省(16846)
- 基金项目(15165)
- 教育(14003)
- 编号(13914)
- 划(13902)
- 自然(13273)
- 自然科(12902)
- 自然科学(12899)
- 自然科学基金(12655)
- 资助(10926)
- 成果(10782)
- 课题(9314)
- 发(9171)
- 重点(9054)
- 制(9008)
- 创(8762)
- 部(8712)
- 性(8185)
- 创新(8137)
- 国家社会(8086)
共检索到90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新华
细碎土地供给与规模土地需求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主要矛盾。细碎土地的交易特征决定了分散式流转面临过高的交易成本。在我国当前土地制度下,只有调整土地流转的交易装置,才能推动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相对于分散式流转,整合式流转通过“两次流转”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了细碎土地的转入和规模土地的转出。整合式流转的关键是中介组织对细碎土地经营权的整合,将细碎土地的经营权整合为规模土地的经营权,并差异化地流转给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依赖于中介组织对土地流转双方特别是土地承包户利益关系的整合。相对于地方政府和村庄能人,村社组织作为中介组织在推动细碎土地经营权整合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为了更好地优化我国土地流转路径,应该推动整合式流转、加强土地经营权整合、发挥村社组织的整合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毅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发育缓慢,问题较多。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土地流转的经验,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规范、有序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增付
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秩序整合之间具有重要关联性。近年来,被称为我国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乡村秩序整合面临着又一契机。与以往不同,市场因素的发展,使当前乡村秩序呈现为国家、社会、市场的多元互构整合状态,这一点在土地流转中得到鲜明体现。形象地说,土地流转可视为国家权力向乡村的又一场延伸或拓展,市场以政策为搭载工具向乡村的嵌入与乡村社会对国家和市场进入的反应的交互博弈,产生了新的乡村秩序整合效应。由于国家、社会、市场三因素力量对比的区域差异,从社会机制主导,到国家机制主导,再到市场机制主导,土地流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向超 张新民
遵循制度经验、市场需求与制度理性的制度逻辑,市场准入作为门槛式工具应当嵌入土地经营权市场法律制度之中,并为土地经营权市场秩序规范、制度形塑服务。现有政策和地方实践表明,土地经营权市场准入规制呈现出理念维度、主体维度与规则维度的规制困境,需要从自由家父主义的理念更新、主体界定与标准路径的主体规制以及规制工具的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应对,以提升土地经营权市场准入规制的法律效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田佳卉
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以集约化、机械化、精细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以及耕地和劳动力的双重浪费。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从"三农"的视角考察,我国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既具备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也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冠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会扩大土地经营的规模,带来规模经营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同时还可增加承租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使租出土地的农民获得租金收入。不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都可增加农民收入,但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研究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助力农民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承包经营权做出处理,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承包经营权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业松
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既是中国梦、又是农民梦。当今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中,农民个体经营和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虽然国家层面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和困扰着土地流转的进程,如在流转过程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市场信息不通彻,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使得土地承包流转出现许多问题,另外由于传统思想中土地是生产生活的根本,还有农民本身知识水平低的问题对流转产生主客观方面的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则有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清华 王洲
土地经营权入股须秉持"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红政策,其中的保底收益是实现土地经营权社会保障功能的必然选择。保底收益属于政策用语而非法律概念,有必要为其寻求法律层面的实现路径。从保障农民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可在农地股公司中实行优先股制度,具体为直接优先股中的非累积优先股和参与优先股。但仅凭优先股还不足以保证农民股东的保底收益,尚需以非农民股东的保底协议作为非累积优先股的担保和补充,这样才能使农民股东的保底收益落到实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何建军 于永昂
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各种影响因素,设计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和贷款流程,并提出了推进此项工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融资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灵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市场主体不明、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俊
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格局。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承包经营权中部分权能的流转,不等同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种保留性流转,而非整体性流转;是一种物权性流转,而非债权性流转。现行法律框架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并非都是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可选路径,只有抵押、入股、信托等是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最佳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后,经营权的受让主体必须具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此时赋予集体成员优先权既无合理的价值考量基础,也无实质性意义。此外,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应当设置最低期限,但对最长期限、多次分离周期不应作出强制性规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初旺 丁骋骋 吴金华
浙皖两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比较研究表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土地流转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资本和人才是两个必备的基本要素。我国土地产权结构存在制度缺陷 ,但并非是限制土地流动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区资本与人才相对匮乏 ,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而这正是土地流转难以推行、农田大量抛荒的根本原因。农业产业化与土地流转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基层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昌前
农村土地是农民重要可支配财产,通过土地承包权抵押的方式可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目前,全国各地在不断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模式,但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推向全面实施阶段,还必须求证其制度上的合理性,即符合法律理论,符合政策意图,否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必将因为遭遇法律与政策障碍而夭折。只有理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政策支撑和法律逻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法律保障,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常态化、市场化,拓宽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抵押 实现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鹏
我国自2002年起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近年来流转面积越来越大,但流转方式还比较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合理与否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土地流转实际价格要低于理论价格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更容易获得高收入、流转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农村土地主体虚化和产权不完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与价值性比较模糊,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价格服务机制、建立价格监管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不断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保护流转双方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流转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