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8)
- 2023(11321)
- 2022(9838)
- 2021(9492)
- 2020(8001)
- 2019(18909)
- 2018(18992)
- 2017(37623)
- 2016(20313)
- 2015(22983)
- 2014(23138)
- 2013(22657)
- 2012(20340)
- 2011(18221)
- 2010(18243)
- 2009(16648)
- 2008(16153)
- 2007(13816)
- 2006(11970)
- 2005(10460)
- 学科
- 济(82530)
- 经济(82443)
- 管理(60048)
- 业(58448)
- 企(50927)
- 企业(50927)
- 方法(42714)
- 数学(37742)
- 数学方法(37074)
- 财(20792)
- 农(20357)
- 学(18539)
- 中国(18280)
- 业经(17575)
- 务(14674)
- 理论(14651)
- 财务(14599)
- 财务管理(14580)
- 制(14521)
- 地方(14482)
- 企业财务(13900)
- 农业(13363)
- 和(12953)
- 贸(12814)
- 贸易(12808)
- 技术(12443)
- 易(12426)
- 环境(11660)
- 划(11396)
- 银(10738)
- 机构
- 大学(285968)
- 学院(284725)
- 管理(119714)
- 济(108196)
- 经济(105764)
- 理学(104730)
- 理学院(103652)
- 管理学(101592)
- 管理学院(101100)
- 研究(87569)
- 中国(65557)
- 京(60876)
- 科学(55843)
- 财(49186)
- 业大(43227)
- 所(43123)
- 农(43107)
- 财经(40513)
- 中心(40225)
- 江(39683)
- 研究所(39405)
- 北京(38383)
- 经(36882)
- 范(36414)
- 师范(36115)
- 农业(33705)
- 州(32825)
- 院(32135)
- 经济学(31129)
- 商学(30514)
- 基金
- 项目(198961)
- 科学(156576)
- 基金(144814)
- 研究(144359)
- 家(125532)
- 国家(124512)
- 科学基金(108224)
- 社会(89245)
- 社会科(84618)
- 社会科学(84590)
- 省(77428)
- 基金项目(77299)
- 自然(72751)
- 自然科(71093)
- 自然科学(71078)
- 自然科学基金(69771)
- 教育(66988)
- 划(65275)
- 资助(60961)
- 编号(59949)
- 成果(47431)
- 重点(43647)
- 部(43573)
- 创(41189)
- 发(40394)
- 课题(40072)
- 创新(38283)
- 科研(38173)
- 教育部(37501)
- 大学(37421)
- 期刊
- 济(113947)
- 经济(113947)
- 研究(79379)
- 中国(50827)
- 学报(43505)
- 管理(43414)
- 科学(41439)
- 农(38755)
- 财(37350)
- 大学(33218)
- 学学(31305)
- 教育(31122)
- 农业(27029)
- 技术(25764)
- 融(22157)
- 金融(22157)
- 业经(19827)
- 财经(19149)
- 经济研究(17556)
- 经(16064)
- 图书(15366)
- 问题(14762)
- 理论(14484)
- 技术经济(14201)
- 科技(13995)
- 业(13478)
- 实践(13444)
- 践(13444)
- 统计(13222)
- 版(12708)
共检索到39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肖鹏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伙模式的类型并提出规制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正确处理合伙模式与其他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关系,注意区分合伙模式与土地经营权出租,以及合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有限责任公司模式。(2)明确确保入股的土地经营权权利没有瑕疵是土地经营权人的法定义务,从而保障合伙能够正常从事农业经营。(3)确定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伙模式的法律性质是物权流转,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共同共有,以便合伙人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资金困难。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合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肖鹏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伙模式的类型并提出规制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正确处理合伙模式与其他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关系,注意区分合伙模式与土地经营权出租,以及合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有限责任公司模式。(2)明确确保入股的土地经营权权利没有瑕疵是土地经营权人的法定义务,从而保障合伙能够正常从事农业经营。(3)确定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伙模式的法律性质是物权流转,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共同共有,以便合伙人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解决资金困难。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合伙模式是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重要模式,不能为股份合作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有限责任公司模式所替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鹏
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合作社模式,既包括股份合作社模式,也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股份合作社模式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股份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属于营利法人。股份合作社不能纳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进行规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中,当事人可以在入股协议中对退社自由作出特别约定,也可以通过调整其他土地或者是支付相应金钱的方式,保障退社自由。退社自由的制度设计对股份合作社模式的有偿退出同样适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理恒 綦磊 李姗蔚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可分为入股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当然主体,集体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农户的委托,也可以成为入股主体。以公开招标、拍卖、协商方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家庭承包方式获得的经营权均可以成为入股财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晓聪 任大鹏
研究目的:对已经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能否入股合作社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法对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法理基础及对合作社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概括。研究结果:(1)根据《物权法》的制度和法理,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在得到抵押权人同意的条件下,可入股合作社。(2)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不会损害抵押权人和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不会增加对合作社注册资本的影响、对合作社的权利内容也不会带来影响。研究结论:为了实现国家盘活农村资产的政策目标,应当允许设定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
关键词:
土地法学 抵押土地经营权 入股 合作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瑶
尽管入股被现行法律与政策认可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之一,但其指向的主要是农业合作社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立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商事公司尚未有明确规制。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组织形式现阶段应限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探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公司法律制度的冲突,从破解相关法律障碍、保护农户股东权益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越 吴义茂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其他流转方式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入股流转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具有政策性,更具有法律性。从法律科学的角度分析,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不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对象。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特性上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较为契合,是较为理想的入股组织形式。对于公司破产时农民面临的失地危险问题,赋予入股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优先购买权,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保险"等制度创新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组织形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燕 赵吟
本文以重庆"股田制公司"土地改革试验为例,从法律的视角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问题做了分析,深入解析了这些问题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冲突,进而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对《公司法》进行特别规制等措施来建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入股公司的制度。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月蓉 韩克勇
我国农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及抵押,存在转让受限、入股程序缺位、合理价值评估、设定抵押或转让、破产清算时处置等问题。保障农户承包经营土地收益多元化,完善农地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应坚持国家严格限定土地用途的原则,通过修改入股的限制性规定、建立价值评估机制、限制盲目扩大集中规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业合作社 入股 抵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清华 王洲
土地经营权入股须秉持"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红政策,其中的保底收益是实现土地经营权社会保障功能的必然选择。保底收益属于政策用语而非法律概念,有必要为其寻求法律层面的实现路径。从保障农民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可在农地股公司中实行优先股制度,具体为直接优先股中的非累积优先股和参与优先股。但仅凭优先股还不足以保证农民股东的保底收益,尚需以非农民股东的保底协议作为非累积优先股的担保和补充,这样才能使农民股东的保底收益落到实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凌云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立法呈现出逐渐放宽的特点,但仍存在着严重法律障碍,所以导致入股实践步履维艰。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障碍应继续坚持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的路径。《农村土地承包法》应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剔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关于"入股土地应当退回原承包农户"的规定等。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 法律规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成林
优先股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中运用优先股,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不存在实质障碍。我国应修订相关立法,扫清制度障碍,同时制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暂行办法》,对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中运用优先股的相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公司 优先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姣 靳文辉
土地经营权入股法律制度的确立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实现从政策到法律升华的重要体现。鉴于土地经营权出资方式的特殊性及农民股东的弱势性,在股东退出环节会直接引发农民股东保底退出与《公司法》层面的股东风险自负原则的价值冲突,由此也反映出农民股东保底退出与现行法存在衔接障碍。考虑到农民股东与其他股东异质化的客观现实,可借助类别股的差异化思维,兼顾股东不同偏好,调和农民股东保底退出与现行法的衔接障碍。从长远来看,可在《民法典》用益物权编对农民股东退出时的保底收益与保底退出作出原则性规定,《公司法》也应考虑农民股东的特殊性,针对异议股东回购及公司解散等制度,通过立法修订增加“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的表述,实现对农民股东的优先保护。在此基础上,将类别股的差异化思维运用于农民股东退出制度中,辅之配套措施以保障制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保底退出 风险自负 类别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聂毓晨
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确立有限合伙的法律地位以后,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先进的组织形式,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由于我国国内自身资金投入增长缓慢,法律上存在的障碍,使得投资机制不能很好地将资金与项目结合起来。因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来源的现状、构成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私募股权基金来源渠道的思路,通过发行信托的方式,向富有的个人和家庭募集资金,进而采用有限合伙模式投入到项目企业中,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来源空间的延伸及运作机制设计框架。
关键词:
私募股权基金 资金来源 有限合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杰
研究目的:探讨"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面临的法律问题,并设计相关法律制度。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可采取土地的年租金(或年均收益)乘以土地承包期剩余年限的方式对土地经营权予以作价,并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标明其作价的出资额;(2)公司转让土地经营权或以其设定抵押的,应经农户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为宜;(3)公司利润不宜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分配;(4)当公司破产或解散时,土地经营权应归属于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5)可构建公司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准入制度、设立对公司使用承包地的监督机制。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应为"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方式以及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公司运作、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经营权 立法论 入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