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8)
- 2023(12664)
- 2022(9967)
- 2021(9154)
- 2020(7354)
- 2019(16230)
- 2018(15977)
- 2017(30675)
- 2016(16800)
- 2015(18315)
- 2014(17934)
- 2013(17524)
- 2012(15633)
- 2011(13923)
- 2010(13734)
- 2009(12793)
- 2008(12476)
- 2007(11212)
- 2006(9861)
- 2005(8579)
- 学科
- 济(66653)
- 经济(66572)
- 业(52211)
- 农(47453)
- 管理(42703)
- 农业(31164)
- 企(30915)
- 企业(30915)
- 方法(22816)
- 业经(21162)
- 数学(19789)
- 数学方法(19641)
- 中国(18811)
- 财(15672)
- 学(14592)
- 制(14004)
- 地方(13315)
- 贸(13110)
- 贸易(13104)
- 易(12829)
- 发(12573)
- 土地(11464)
- 技术(10656)
- 农业经济(10631)
- 体(10538)
- 策(10389)
- 银(10215)
- 发展(10198)
- 展(10184)
- 银行(10170)
- 机构
- 学院(235742)
- 大学(230518)
- 济(96871)
- 经济(95079)
- 管理(89444)
- 研究(81993)
- 理学(78417)
- 理学院(77590)
- 管理学(76259)
- 管理学院(75878)
- 农(71036)
- 中国(62801)
- 农业(55600)
- 科学(53472)
- 业大(48656)
- 京(47900)
- 所(42776)
- 财(40422)
- 研究所(39266)
- 中心(38944)
- 江(35925)
- 农业大学(35183)
- 财经(32743)
- 经(30147)
- 省(29597)
- 范(28958)
- 经济学(28801)
- 师范(28532)
- 院(28461)
- 北京(28402)
- 基金
- 项目(167976)
- 科学(131622)
- 基金(122774)
- 研究(117935)
- 家(110729)
- 国家(109700)
- 科学基金(92501)
- 社会(77172)
- 社会科(72797)
- 社会科学(72777)
- 省(66925)
- 基金项目(66309)
- 自然(60508)
- 自然科(59121)
- 自然科学(59099)
- 自然科学基金(58063)
- 划(55834)
- 教育(51557)
- 编号(47037)
- 资助(46774)
- 农(38361)
- 重点(37833)
- 发(37463)
- 部(36880)
- 成果(35788)
- 创(35532)
- 业(33560)
- 创新(33232)
- 国家社会(32817)
- 科研(32431)
- 期刊
- 济(110647)
- 经济(110647)
- 农(74326)
- 研究(60372)
- 农业(50908)
- 中国(49820)
- 学报(46821)
- 科学(40970)
- 大学(34966)
- 学学(33967)
- 财(28970)
- 管理(27795)
- 业经(25820)
- 业(24807)
- 融(22891)
- 金融(22891)
- 教育(18190)
- 问题(16535)
- 技术(16521)
- 经济研究(15542)
- 财经(15262)
- 版(15126)
- 业大(15071)
- 农村(14584)
- 村(14584)
- 农业经济(14502)
- 农业大学(13555)
- 经(13126)
- 世界(12959)
- 资源(12154)
共检索到34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威震 罗小锋 唐林 黄炎忠
在不同土地细碎化条件下,厘清影响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7年湖北省765份农户实地调研问卷,从追求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以及食品安全3个方面构建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多目标效用模型,实证检验不同土地细碎化条件下种粮目的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①以自留口粮占比表征的种粮目的,越趋向于满足自家消费需要,稻农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越大,且自留口粮占比每提高1%,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会提高10.56%;②对于土地细碎化程度低(平均地块面积大于0.133 hm~2)的稻农而言,种粮目的对其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而对于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平均地块面积小于0.133 hm~2)的稻农而言,种粮目的表现为正向影响;③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也会受到农药残留意识、绿色农产品重要性认知、市场风险感知以及健康水平的正向影响,以及市场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加快农田标准化建设,实现同质化生产,同时加快普及新型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形势,从生产源头和市场建设双管齐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锋 杜三峡 黄炎忠 唐林 余威震
生物农药对农药减量替代和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湖北省710份稻农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激励性市场规制与约束性市场规制对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种植规模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存在差异,规模户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为65.88%,而小农户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为46.67%;第二,种植规模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激励性市场规制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促进作用;第三,激励性市场规制与约束性市场规制对不同规模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激励性市场规制能够明显促进规模户施用生物农药,而约束性市场规制对小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本文在考虑中国众多中小规模稻农对生产稻谷"既吃又卖"的现实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纳入农户的多目标效用函数,探讨不同类型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同一稻农对用于"吃"和用于"卖"两部分稻谷生产的施药行为具有一致性,稻农生物农药施用比例较低,但对生物农药施用效果的评价普遍较高。第二,不同类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存在差异,口粮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比例高于利润型稻农。第三,稻农的口粮生产动机促进其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且口粮型稻农与利润型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口粮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受其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农产品销售过程中有质检与户主受教育程度的正向影响。利润型稻农的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受遵照说明施药能力、有区域品牌和口碑、农药施用成本、政府监管和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受水稻单产收益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建鑫 罗小锋 唐林 黄炎忠
[目的]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媒体应用为生物农药技术的推广提供可行路径。[方法]本研究基于农业技术推广扩散理论和双向沟通理论,利用湖北省和河南省789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概率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信息化背景下农技推广方式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接受传统农技推广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为37.77%,接受新媒体农技推广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比例为28.77%;第二,“线上”或“线下”农技推广方式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从平均处理效应来看,传统农技推广方式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促进效果最好,新媒体农技推广方式次之,二者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具有叠加效应和互补效应;第三,针对小规模农户生物农药推广应该以传统农技推广方式为主,而对大规模农户则应采用传统和新媒体农技推广结合方式。[结论]因此应拓宽生物农药技术推广渠道,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创新农技推广形式,促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实行差异化精准化推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张超正 赵景辉 孟圣翔
[目的]揭示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探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的新路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农地细碎化—农户生态生产行为”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咸丰县、宣恩县483份农户调查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不同模式土地整治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1)土地整治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与机械发展,有效降低农户亩均化肥、农药的投入,有助于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2)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土地整治与农地流转的耦合关联,更有利于改善农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促进效果也更为明显。[结论]应将农地细碎化治理作为土地整治的核心内容,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生态保护与社会责任分担意识,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塑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敏敏 齐振宏 刘可 陈雪婷 黄炜虹
基于湖北、江苏2省粮食主产区的60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了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影响并着重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二者间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会显著降低其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且农户兼业的负向影响随着兼业程度的提高而增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及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Ⅰ兼农户,农机雇佣服务在两者间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然而金融贷款服务则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于Ⅱ兼农户,由于农业保险服务在两者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的消极影响有所减弱。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借助农技人员推广生物农药、提升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政策扶持、提高施用生物农药的直接补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选择服务对象和提供服务内容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琳莉 黄好钦 何可
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和认知理论探究不同类型农业环境政策(技术培训、经济补贴)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技术扩散行为(试用行为、采用行为、推荐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并在真实情境下开展田野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试用行为方面,经济补贴与技术培训均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前者的影响表现出即效性,而后者表现出时滞性,且后者可通过环境责任意识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试用行为;在采用行为方面,经济补贴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技术培训可通过环境责任意识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采用行为;在推荐行为方面,技术培训不仅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还能够通过生态价值认同、自我效能感知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推荐行为,实现新技术由个体向群体扩散,而经济补贴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于精准设计农业环境政策、有效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转变与技术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淀 张秀玲 牛亮云
蔬菜消费在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化学农药的施用严重影响了蔬菜质量安全,推广和施用生物农药成为当前提高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现实的路径。然而,本文对中国江苏省丰县294户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6.00%、71.43%和69.05%的受访农户对生物农药没有认知、没有施用过生物农药和对生物农药的施用效果持怀疑态度。为进一步考察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意愿,本文以理性人为假设条件,以农户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对农药的残留认知、家庭蔬菜种植面积、蔬菜价格水平认知作为自变量,并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存在偏误与分离问题,引入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计量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昱雯 罗小锋 余威震
农业的绿色发展依赖于农户生产行为的绿色化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与农户自身、家庭等内在因素有关,还受外在因素的激励与约束。基于湖北省71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根据农户追求利益和损失厌恶的特征,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的外在激励与约束纳入一个框架,探讨了激励与约束措施对农户施用生物农药这一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约束措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价格激励、技术培训、政策补贴的正向刺激和生产监管、处罚的反向规制均能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价格激励的影响效果最大,处罚约束次之,随后是技术培训、政策补贴,而生产监管的作用最小;(3)约束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激励措施对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影响,且在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措施下,调节作用的方向不同,生产监管、处罚力度正向调节价格激励的作用,市场监管正向调节技术培训的作用,而生产监管却削弱了技术培训原有的效果。因此,在促进农户施用生物农药和绿色生产时,要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并对激励与约束措施进行合理搭配,放大激励与约束的协同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昊 银敏华 马彦麟 康燕霞 贾琼 齐广平 汪精海
研究目的:探索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及耕地细碎化如何调节种植规模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期在“大国小农”的现实语境下为中国耕地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经验参考。研究方法:贝叶斯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斜率分析。研究结果:(1)种植规模扩大促进了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2)耕地细碎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小农户保护耕地质量;(3)种植规模扩大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因耕地细碎化的存在而弱化。研究结论:合理推进农村土地互换、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在实现小农户进城与返乡“进可攻、退可守”的同时,促进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在构建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鄂、赣、浙三省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邻里效应促使稻农施用生物农药的条件与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55.76%的样本农户施用过生物农药,且施用生物农药的农户有较强的邻里关系。第二,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强邻里效应的农户生物农药平均施用量要显著高于弱邻里效应农户。第三,邻里效应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存在条件限制,对高收入农户和规模户而言,邻里效应的影响不显著。第四,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直接作用,也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有效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基于认知冲突理论,以江苏省洪泽、海安、溧阳三县(市)639户稻农为样本,从农户个人特征和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分析了生物农药推广中农户认知冲突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其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1)在农户个人特征方面,生物农药知识、知觉行为效能分别负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而价格差异敏感性则正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负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2)在社会关系网络方面,社会规范认同负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而对同伴行为的预期则仅仅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认知冲突通过生物农药知识、知觉行为效能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影响起中介作用。研究深化了生物农药推广过程中农户认知冲突的形成原因,对提高公共部门和农药经销企业生物农药推广的有效性,激励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认知冲突 生物农药 施用意愿 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基于认知冲突理论,以江苏省洪泽、海安、溧阳三县(市)639户稻农为样本,从农户个人特征和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分析了生物农药推广中农户认知冲突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其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1)在农户个人特征方面,生物农药知识、知觉行为效能分别负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而价格差异敏感性则正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负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2)在社会关系网络方面,社会规范认同负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而对同伴行为的预期则仅仅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认
关键词:
认知冲突 生物农药 施用意愿 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利京 赵瑾
基于认知冲突理论,以江苏省洪泽、海安、溧阳三县(市)639户稻农为样本,从农户个人特征和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分析了生物农药推广中农户认知冲突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其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1)在农户个人特征方面,生物农药知识、知觉行为效能分别负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而价格差异敏感性则正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负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2)在社会关系网络方面,社会规范认同负向影响农户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农户施用意愿,而对同伴行为的预期则仅仅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认
关键词:
认知冲突 生物农药 施用意愿 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童霞 吴林海 山丽杰
本文基于江苏省三个不同地区的237户分散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分散农户农药施用的主要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分散农户的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政府培训和农户家庭总收入等因素显著地影响其在农药施用各阶段的行为,而农户的家庭种植面积、家庭人口、农户自身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其农药施用不同阶段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在农户受教育层次和收入水平难以在短期内提高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政府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覆盖主要农产品产区,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这在江苏省等工业化发达地区已显得非常迫切。
关键词:
分散农户 农药施用 行为特征 江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