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7)
- 2023(4666)
- 2022(3290)
- 2021(2802)
- 2020(2190)
- 2019(4890)
- 2018(4954)
- 2017(9889)
- 2016(5432)
- 2015(6206)
- 2014(6435)
- 2013(6208)
- 2012(5321)
- 2011(4729)
- 2010(4611)
- 2009(4227)
- 2008(4227)
- 2007(3685)
- 2006(3512)
- 2005(3403)
- 学科
- 济(26294)
- 经济(26265)
- 管理(13509)
- 业(13056)
- 中国(9357)
- 企(9231)
- 企业(9231)
- 农(9041)
- 土地(7961)
- 业经(6907)
- 方法(6659)
- 学(6605)
- 财(6065)
- 地方(6017)
- 农业(5940)
- 发(5906)
- 数学(5626)
- 数学方法(5582)
- 发展(4814)
- 展(4809)
- 制(4695)
- 问题(4513)
- 经济学(4211)
- 城市(4161)
- 产业(4049)
- 体(4039)
- 环境(3742)
- 信息(3526)
- 收入(3366)
- 总论(3293)
- 机构
- 大学(77180)
- 学院(77086)
- 济(33083)
- 经济(32419)
- 研究(29252)
- 管理(27576)
- 理学(23084)
- 理学院(22802)
- 中国(22357)
- 管理学(22357)
- 管理学院(22220)
- 科学(17624)
- 京(17487)
- 所(14804)
- 农(14768)
- 财(14651)
- 研究所(13348)
- 江(13200)
- 中心(12948)
- 业大(11899)
- 财经(11511)
- 农业(11424)
- 范(11224)
- 师范(11130)
- 院(10944)
- 经济学(10805)
- 北京(10716)
- 经(10520)
- 经济学院(9673)
- 州(9668)
- 基金
- 项目(51313)
- 科学(40771)
- 研究(37883)
- 基金(37465)
- 家(33069)
- 国家(32808)
- 科学基金(27811)
- 社会(25693)
- 社会科(24273)
- 社会科学(24266)
- 省(19614)
- 基金项目(19335)
- 划(16681)
- 自然(16665)
- 教育(16663)
- 自然科(16258)
- 自然科学(16252)
- 自然科学基金(15945)
- 编号(15353)
- 资助(14324)
- 成果(12485)
- 发(11918)
- 重点(11746)
- 国家社会(11310)
- 部(11234)
- 课题(10935)
- 创(10120)
- 发展(9852)
- 制(9739)
- 展(9724)
共检索到122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本文首先界定了土地红利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对土地红利三个分配主体所获土地红利份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为"重工业化、轻城镇化"格局,改革的方向应为"工业化、城镇化并重"方式。进一步认为长期内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民工作进增加收入的补偿方式要好于短期内给予农民一次性较高补偿的方式。
关键词:
土地红利 土地红利分配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利平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能源消费 能源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金成 汪阳红 陈龙桂 黄征学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仅农用地转用的速度会加快,而且转用的规模也会增大。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必将导致更多的矛盾和纠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土地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对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理论归纳与统计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第一,从部门配置角度看,表现为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第二,从产业配置的角度看,城乡用地结构快速转变;第三,从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土地利用的区域不均衡;第四,从功能配置的角度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土地资源 配置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潇雨 龚六堂
本文将企业集聚效应和土地财政引入城市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土地出让行为对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地方政府最优的土地出让策略是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来降低企业成本并增加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共同达到吸引企业、促进生产并推动城镇化的目的。基于全国1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这一土地出让策略基本有效,但其效果随着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城市间地租竞争也可能对彼此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化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土地财政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乔志敏
利用1978~2010年的全国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变动是农业现代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变动不是工业化、城镇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看,来自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影响持续较长,但前者的作用更大;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变动比工业化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贡献度要高得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红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农村工业化驱动下非农人口和产业发生了自发式的集聚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本质上看,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自然城镇化过程,然而,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处于城镇化质量较低的阶段。利用第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整体性估算。研究发现,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数约1万个,但其就业量占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就业量的一半以上,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超过了其他农村地区的企业,半城市化地区的数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地区存在着工业污染严重、耕地浪费和公共产品不足等市场失灵等问题,以及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低、与当地人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政府应通过提升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提高其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镇化 公共产品 农民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玉红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农村工业化驱动下非农人口和产业发生了自发式的集聚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本质上看,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自然城镇化过程,然而,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处于城镇化质量较低的阶段。利用第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整体性估算。研究发现,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数约1万个,但其就业量占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就业量的一半以上,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超过了其他农村地区的企业,半城市化地区的数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地区存在着工业污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镇化 公共产品 农民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明传 李虹瑾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本文在阐述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对水资源的需求,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水资源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刚 魏佩瑶
1978~2010年间,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虽然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上较低。通过构建完美市场和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较低的形成机理。计量分析发现,在影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的因素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贡献较大,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劳动力流动规模等因素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有正向作用,但是其作用小于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作用,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独立发展形成的偏离度则有负向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提升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程度提供相应的政...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龙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两者的互动发展并不是特别协调,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对我国工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多种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的考察,发现存在模式粗放、行政干预、互动不足等问题,建议以产业、交通、人口等为抓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互动发展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海玲 龚曙明
文章采用多元回归或滞后分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构建了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决定人均GDP、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的经济计量模型,有效地揭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和互动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联动 互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满凤 谢晗进
为测度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集聚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提出了环境经济一致性指数。环境经济一致性指数的时空演化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的负效应逐渐增大,正效应逐渐减弱;而空间的演变是东中西部呈梯度状,集聚的正效应减弱,负效应增强。环境经济一致性指数的门槛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当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小于19.2409时,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市场效应起主导作用;介于19.2409与20.6205之间呈现的是政府与市场并驾齐驱,双轮驱动现象;大于20.6205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而东部地区则更多地应该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向晶 钟甫宁
随着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开始凸显,依赖农村人口自身重力推动的城乡人口迁移速度开始放缓,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自动化智能化的突飞猛进,工业进一步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旺盛,劳动力城乡转移的需求速度似乎也将大幅度降低。然而,城乡收入比仍然保持在3的水平,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基本动力仍然强劲。因此,正确认识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乡人口迁移趋势有助于制定必要的政策、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向明
农村人口大批变为城镇人口,即现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是与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密切联系的,也可以说工业化是人口城镇化最强大的推动力。我国的乡村工业化对于乡村人口城镇化也是最强大的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