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0)
2023(5336)
2022(4605)
2021(4327)
2020(3749)
2019(8474)
2018(8334)
2017(16127)
2016(9082)
2015(9905)
2014(10260)
2013(10111)
2012(9441)
2011(8689)
2010(8820)
2009(8206)
2008(8287)
2007(7356)
2006(6488)
2005(5933)
作者
(29655)
(25150)
(24649)
(23465)
(15874)
(12224)
(11191)
(9697)
(9441)
(9104)
(8752)
(8628)
(8313)
(8038)
(8003)
(7626)
(7486)
(7214)
(7160)
(7124)
(6441)
(6235)
(6047)
(5806)
(5702)
(5542)
(5527)
(5403)
(5253)
(5063)
学科
(37448)
经济(37407)
管理(24429)
(23437)
(19271)
企业(19271)
方法(17059)
数学(14582)
数学方法(14316)
(13554)
(9488)
(8966)
中国(8324)
土地(8176)
业经(7130)
地方(6879)
环境(6627)
(6585)
农业(6497)
理论(6369)
技术(5862)
(5822)
(5767)
财务(5747)
财务管理(5732)
(5582)
银行(5559)
企业财务(5513)
经济学(5433)
(5303)
机构
大学(138145)
学院(135462)
研究(50297)
管理(50020)
(48540)
经济(47297)
理学(43049)
理学院(42417)
管理学(41361)
管理学院(41131)
中国(37076)
科学(35776)
(31330)
(30000)
(27392)
研究所(25496)
业大(25284)
农业(24037)
(22878)
中心(22736)
(21129)
北京(19320)
(19278)
师范(18983)
财经(18601)
(18508)
(16898)
(16594)
(16257)
农业大学(15908)
基金
项目(95901)
科学(74956)
基金(70127)
(64094)
国家(63644)
研究(63220)
科学基金(52988)
社会(39177)
(37567)
自然(37200)
基金项目(37182)
社会科(37143)
社会科学(37122)
自然科(36300)
自然科学(36283)
自然科学基金(35610)
(32863)
资助(29121)
教育(29103)
编号(23708)
重点(22620)
(20913)
计划(20250)
(19991)
成果(19509)
(19250)
科研(18900)
科技(18241)
创新(18172)
课题(17521)
期刊
(51870)
经济(51870)
研究(35007)
中国(29796)
学报(28710)
(26313)
科学(26281)
大学(20591)
学学(19587)
农业(18086)
(17613)
管理(16994)
教育(12754)
技术(11399)
(10159)
金融(10159)
(9650)
资源(9542)
财经(8921)
(8314)
业大(8222)
业经(7913)
经济研究(7659)
(7605)
科技(7404)
统计(7099)
问题(6864)
农业大学(6686)
技术经济(6638)
(6515)
共检索到196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睿山  蔡运龙  严祥  李昊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关注。(2)剖析土地功能的概念,综述了土地"功能"内涵的演进、土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功能的关系以及土地功能的分类,系统介绍了基于土地功能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并指出了土地功能评价中存在的尺度问题。研究结论: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可以为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和区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丹  卞正富  
研究目的:评价1990—2006年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及可持续性能状况。研究方法:能值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1)提出基于能值的"粮经比",衡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程度,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基于能值的"粮经比"已由72∶28调整为48∶52;(2)不断增长的工业辅助能投入(电力、燃料、机械、农药、化肥)未能提高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却在持续增加系统的环境负载率;(3)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能值产出结构趋于平衡、合理,系统的自稳定性逐渐增强;(4)系统的可持续性能很弱,且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的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产出率和可持续性能不高,应实现由"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伟庆  郝翠  李洪远  鞠美庭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8—2007年能值流量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并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在与其他地区比较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天津市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态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2007年总能值用量中有89%是不可更新资源,实际人口为其承载人口的1.56倍,超过了402万;近10年中,天津市能值自给率从0.70下降到0.45,能值产出率从3.69下降到2.37,环境负荷率从1998年的4.33上升到2007年的14.45,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8年的0.85下降到2007年的0.16。系统高度依赖于反馈能值的投入,区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天津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对提高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扩大,促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异化为土地财政这一新事物,并由此衍生金融功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正规税收之外的支出灵活性,间接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及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地方政府非理性博弈以及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弱化了土地财政等制度安排的正面功能,导致资产泡沫堆积、交易成本增加、地方债务扩大。如果听之任之,很可能触发"明斯基时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弱化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强化其正面效应,需要规范完善地方政府的收支制度安排与支出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是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重要引擎。土地财政拓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制度和政策空间,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问题,表现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从国外的情况看,政府或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或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或名义获取土地收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国外地方政府更重视公共利益的保护,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更多运用公共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避免政府过度参与投资与建设,减轻债务负担,同时,轻松得到所需要的公共设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英  俞伯阳  梅昊辰  李佩泽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之上,剖析出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算例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天晴  郑一  王昊  吴晓磊  
为明确城市能源系统状况,需对城市能源体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本文在全面分析城市能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能源系统能源流动图,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适合建模的简化模型。进而对城市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归纳出城市能源系统的影响指标。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其中对评价对象辨别能力较强的关键因素,结合相应环境因素,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次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到能源评价体系权重确定中来,建立了多级城市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0-2007年相关能源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评价体系能够根据优化权重结果找出评价对象问题所在,加大评价对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锋  彭冲  
首先简要论述了城市土壤的功能和城市发展对城市土壤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城市土壤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最后归纳出实现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胜  王巨媛  张二勋  董杰  戴全厚  
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与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评价方法及评价尺度等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国内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过多且以农业经济方面的指标为主,指标之间重叠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政策性和指导性指标重视不够,而且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国内农业的可持续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帅  傅伯杰  武旭同  王亚萍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均处在不断加剧的动态变化中,揭示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是保持和增强系统弹性以及可持续性的科学基础。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黄河重要的产水区和绝大部分泥沙的来源区。合理布局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格局,协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与泥沙控制,是黄土高原地区和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本文立足于国际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前沿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国家需求,综述了区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耦合模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认为发展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分析方法和稳态转换识别方法,建立耦合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权衡与优化模型,是推动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为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耀  谷树忠  楼惠新  陈屹松  
一、对食物保障可持续性的理解(一)食物保障食物保障是食物安全的重要方面,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与食物生产能力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因素。在目前食物安全问题引起全球普遍关注的情况下,我国这样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的食物自给能力更是这一问题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在设计福利水平的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时,一些评价福利水平的指标忽视了可持续性,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则忽略了当前的福利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试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和福利水平两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探讨不将两方面的内容完全综合为一个指标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应用两个方面的测度指标。本文首先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以ISEW为例进行述评;其次,述评第二方面的不同建议;再次,提出将真实储蓄率作为可持续指标,并以此来评判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超  
央行票据出台以来,对冲销外汇占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人民币重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央票滚动发行的利息成本问题越来越突出,央行票据继续充当货币政策工具受到众多质疑。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央行票据的政策职能和调控效率,认为不能单从成本角度就得出央票应“淡出”的结论,央行票据的去留应服从于货币政策大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