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5)
- 2023(2581)
- 2022(2245)
- 2021(2164)
- 2020(2003)
- 2019(4527)
- 2018(4613)
- 2017(8370)
- 2016(5119)
- 2015(5914)
- 2014(6051)
- 2013(6099)
- 2012(5600)
- 2011(4954)
- 2010(5294)
- 2009(5284)
- 2008(5559)
- 2007(5316)
- 2006(5067)
- 2005(4918)
- 学科
- 管理(25767)
- 业(18524)
- 企(17754)
- 企业(17754)
- 济(16083)
- 经济(16057)
- 财(9002)
- 土地(7557)
- 制(6660)
- 务(6298)
- 财务(6272)
- 财务管理(6252)
- 企业财务(5894)
- 学(5689)
- 方法(4814)
- 银(4752)
- 银行(4752)
- 中国(4719)
- 策(4592)
- 农(4579)
- 行(4375)
- 业经(4340)
- 划(4263)
- 度(3995)
- 制度(3994)
- 理论(3974)
- 经营(3935)
- 人事(3922)
- 人事管理(3921)
- 经济学(3750)
- 机构
- 大学(66358)
- 学院(65308)
- 管理(28534)
- 济(21730)
- 中国(21231)
- 理学(21135)
- 理学院(20864)
- 经济(20835)
- 管理学(20642)
- 管理学院(20465)
- 研究(19977)
- 京(16263)
- 财(15806)
- 江(14379)
- 中心(11681)
- 科学(11643)
- 州(11150)
- 省(10981)
- 北京(10413)
- 财经(10343)
- 农(10257)
- 所(10174)
- 经(9151)
- 范(8727)
- 师范(8662)
- 银(8615)
- 研究所(8557)
- 业大(8403)
- 银行(8322)
- 公司(8297)
- 基金
- 项目(33102)
- 研究(25657)
- 科学(25252)
- 基金(22786)
- 家(19185)
- 国家(18975)
- 科学基金(16363)
- 社会(14744)
- 社会科(13853)
- 社会科学(13847)
- 省(12783)
- 教育(12231)
- 基金项目(11699)
- 编号(11497)
- 划(10832)
- 自然(10796)
- 成果(10646)
- 自然科(10470)
- 自然科学(10467)
- 自然科学基金(10271)
- 资助(9740)
- 课题(8363)
- 部(7383)
- 重点(7069)
- 年(7004)
- 性(6925)
- 项目编号(6898)
- 制(6430)
- 大学(6381)
- 创(6252)
共检索到128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烨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土地管理立法缺陷、执法不严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物权法不健全、土地法缺位和土地管理法不完善影响地政管理;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冲突、“三权”主体不分和权利制衡机制不完善是执法不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健全立法、严格执法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土地法学 立法 执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愿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对当前一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形势的总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李克强总理在刚刚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道坤 王华新 段安华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为政之要。时下,土地既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又是保证社会有效供给的根基,也是地方生财之道,发展之路。土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显得复杂,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赴湖北省直相关部门和仙桃市、沙市区、松滋市和石首市等地就土地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县市领导、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吴次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静 吕宾
现状是什么?当前我国多层次改革试点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包括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重大专项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改革工作联系点、各地自主开展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四个层面。其中,国土资源部与相关省区市也联合部署开展了多个领域的改革试点,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土地管理改革试点方面,国土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开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旭东
研究目的:探讨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战略重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未来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愿景应该是在各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备的基础上,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节约优先战略。政府重在监管和服务,重在制度设计。研究结论:目前应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土地法制,提高权利保障、市场运行、执法监察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制度 问题 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晓武
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当说,整个"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努力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面临的问题也是很严峻的。笔者以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管理工作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张丽君 黄先栋
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与生态的有机统一,相应地形成了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和生态红线。划定土地管理的"三条红线"是实现土地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对"三条红线"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管控目标、任务和建议,从而使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
关键词:
土地 三条红线 集中统一管理 战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炳功 王保礼 刘德生
土地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李炳功,王保礼,刘德生土地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土地管理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它是土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土地管理执法活动中客观行在的,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问题的提出物权及其法律的重心是不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主要是土地上的物权。我国《物权法》即是以不动产物权为核心而构建起来的规则体系,其中对土地上的物权的规定自是其重要内容。《物权法》颁行之后,同样以调整土地权利关系为其基础的《土地管理法》即面临着修改。一则,《土地管理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土地立法的基本思路,探讨《土地管理法》修改的重点和方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立法存在土地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层次偏低,立法主体多元化,土地私法关系的立法被忽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内容相对匮乏等问题。应该尽快制定土地基本法,健全土地立法体系,循序渐进逐步推出各具体职能法规、规章,设立专门的中性的常设“立法机构”,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于土地立法工作之中,借鉴国外土地立法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法学的研究。在《土地管理法》修订方面,废除按“土地原用途”计算补助费用的规定,改按市场价格向农民支付征地费,“土地征用”改为“...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立法 土地管理法 土地征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晓东 梁楠
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大幅提高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在一线执法部门中产生了新旧法律适用的分歧。本文从《立法法》的法理基础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土地执法领域如何正确适用相关法律责任条款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同民 丁松
修订我国现行涉农土地管理法规的理念如何,对于农民能否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来说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行涉农土地管理法规的修订理念要实现7个方面的转变:从侧重保障国家土地所有权向保障国家土地所有权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并重转变;从侧重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向确保国家耕地"红线"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并重转变;从侧重集约节约现有农地资源向集约节约现有农地资源与实现农地资产价值并重转变;从侧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地发展权并重转变;从侧重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向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与实现其他主体的利益并重转变;从侧重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向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与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