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4)
- 2023(5319)
- 2022(4640)
- 2021(4618)
- 2020(3709)
- 2019(8759)
- 2018(8728)
- 2017(17171)
- 2016(9464)
- 2015(10151)
- 2014(10241)
- 2013(9815)
- 2012(9065)
- 2011(8208)
- 2010(8573)
- 2009(8316)
- 2008(8429)
- 2007(7267)
- 2006(7109)
- 2005(6597)
- 学科
- 济(31787)
- 经济(31740)
- 管理(25524)
- 业(23356)
- 税(21845)
- 税收(20407)
- 收(20232)
- 企(18831)
- 企业(18831)
- 财(14620)
- 农(11789)
- 制(11546)
- 中国(10709)
- 策(8329)
- 土地(8152)
- 方法(8152)
- 体(7987)
- 财政(7542)
- 业经(7311)
- 学(7276)
- 农业(7263)
- 银(7113)
- 银行(7113)
- 数学(7112)
- 数学方法(6955)
- 行(6870)
- 体制(6765)
- 地方(6627)
- 政(6237)
- 务(6194)
- 机构
- 学院(121084)
- 大学(119417)
- 济(52134)
- 经济(50926)
- 研究(45493)
- 管理(44450)
- 中国(37594)
- 理学(36422)
- 理学院(36005)
- 管理学(35513)
- 管理学院(35251)
- 财(34040)
- 京(26272)
- 科学(24454)
- 财经(23302)
- 所(22959)
- 江(21658)
- 经(21017)
- 中心(20629)
- 研究所(19761)
- 农(18356)
- 北京(17381)
- 财经大学(16760)
- 院(16671)
- 范(16535)
- 省(16466)
- 师范(16449)
- 州(16244)
- 经济学(15676)
- 业大(14207)
- 基金
- 项目(69318)
- 研究(56122)
- 科学(54558)
- 基金(49250)
- 家(41814)
- 国家(41413)
- 科学基金(35114)
- 社会(34761)
- 社会科(32886)
- 社会科学(32877)
- 省(25841)
- 教育(25579)
- 编号(24692)
- 基金项目(24382)
- 成果(22546)
- 划(22305)
- 自然(20740)
- 资助(20598)
- 自然科(20179)
- 自然科学(20173)
- 自然科学基金(19799)
- 课题(17560)
- 性(16600)
- 部(16031)
- 重点(15415)
- 发(15297)
- 制(15136)
- 项目编号(14775)
- 年(14616)
- 国家社会(14203)
共检索到21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爽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和基础。中国的政治问题源于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源于土地税收问题。从贡、助、彻到摊丁入亩,我国历朝历代的土地税收制度的变迁,都带来了政治和制度的变革。我国当前虽然已经取消农业税,但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被征用时,却未能给农民带来应有的收益。同时,对于城市的土地,仍然征收大量的税收,存在着税负重、重复征收、税费不清、税收优惠混乱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土地的审计力度,摸清建设用地的实际使用情况,为调整相关税收征收标准提供依据,并适当简并与土地相关的税种,降低土地或房屋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关键词:
历史视角 土地 税收政策 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经荣 刘维新
土地税收的性质、原则及我国未来土地税收的模式北京农业大学谢经荣,刘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利用金融和税收手段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管理。土地税收是国家调控土地或房地产市场最有力的经济杠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管理的有效手段。这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荣宇 谭荣
研究目的:借鉴德国土地税收制度及其改革的经验,探求中国推进土地出让与收益共享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德国的实践探索表明,实现税负在区位不同的不动产产权人之间、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优化的受益者与非受益者之间的公平分配是利用土地税收促进土地收益共享的关键。研究结论:中国应当健全土地税收制度,增强土地税收规则设计的综合性,以确保土地税负分配公平,从而促进土地收益共享。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税收 制度分析 德国 中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龙飞
科学技术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我国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目前来看 ,这些措施还不够完善 ,并且有一定缺陷 ,如税收优惠过于单一、其它配套性措施不够。为此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科技税收政策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对完善我国科技税收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税收优惠 技术开发准备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讯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土地证书年检工作中协助做好契税等有关土地税收征收工作。通知说,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1999年土地证书年检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城镇国有土地进行全面的土地证书年检工作,重点是检查无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成 卢新海 彭明军 潘琛玲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土地税收的土地利用效率计算方法,解决土地利用效率计算中指标数据多源异构的问题,为土地资源集约节约评价提供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从土地征收到土地保有全生命周期各项税收信息,叠加用地单位累计土地面积、土地等级、全环节土地税征收政策,采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基于土地税收、面向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利用效率计算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基于该方法建立了武汉市土地税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截至2013年底,共清理闲置低效用地71宗,31家企业退出土地445亩。研究结论:该计算模型可定量计算用地单位累计土地利用效率,能够为闲置低效用地的清理提供手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集约利用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税收 集约利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目前世界各国为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对科研单位的税收上都有一些优惠规定,我国对科研单位实行的也是优惠的税收政策。但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看,还没有哪个国家有独立的科研单位税收体系,因此,建立科研单位税收体系没有可供参考的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文
税收政策能够通过改变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供给结构,并最终改变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影响的需求途径主要包括:改变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以及中间需求结构、改变消费结构、改变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改变投资需求结构。
关键词:
税收政策 产业结构 需求 消费 投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慧
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膨胀的土地出让收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也出现大规模增长。但通过分析2001~2012年的相关税收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土地税收体系存在税制结构设计不合理、"轻保有重流转"、重复征税与税种缺位并存等问题。应遵循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财政原则对现行土地税收进行相应调整,如加大保有环节的税收比重、取消城建税和土地增值税以及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科学合理的土地税制将会构成地方政府重要、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政府逐渐从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回归到税收财政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
地方财政 分税制 土地税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克录
加拿大土地的基本国情加拿大领土面积995万多平方公里,领土面积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口近3000万,每平方公里约3人。地理条件优越,大多为平原。目前,已开垦(发)的耕地占总数的5%;草地、牧草地为3%,森林及林地占35%,其他土地占57%。目前加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阮家福
我国现行的土地税收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亟需改革。纵观世界各国,其土地税大都由土地保有课税、土地开发利用课税、土地取得和转让课税三个环节组成,而且在配置土地资源过程中,大都运用多种税、多次征的复税制。借鉴国外经验,重建我国土地税制的思路是:积极推进"费"改"税";按土地取得、保有、转让三个环节设计土地税种;消除重复征税,鼓励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土地税制 经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自1986年4月1日财政部颁发了(86)财税字第081号文《关于对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收入征税的暂行规定》以后,科技税收开始作为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几年来科技税收政策对科研单位行为及科技体制改革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的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税收政策,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又陆续颁发了一些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三、我国科研单位税收政策改革可供选择的方案 (一)科研单位税收政策改革应遵守的原则我们认为,对科研单位税收政策改革,要考虑下列问题和原则。 1.对科研单位征税,应以调节科技活动,实现宏观调控为主要职能,不应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 2.要考虑科技活动的特点及税收的作用的焦点。 3.要以鼓励直接或间接增加科技投入为主要目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廖楚晖
随着高校后勤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时间的推移,针对高校后勤化改革的税收政策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高等教育后勤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即使社会化以后也应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认为,在合理确定高校后勤的税收的减免原则后,应该适当延长税收优惠的减免税期限,扩大享受税收优惠的减免税主体范围。
关键词:
税收优惠 高校后勤改革 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