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3)
2023(6875)
2022(5896)
2021(5174)
2020(4426)
2019(9845)
2018(9582)
2017(18732)
2016(10195)
2015(11262)
2014(11314)
2013(11068)
2012(10029)
2011(9079)
2010(9195)
2009(8833)
2008(8869)
2007(7946)
2006(6866)
2005(6399)
作者
(28873)
(24529)
(24255)
(23279)
(15473)
(11877)
(10907)
(9474)
(9221)
(8750)
(8430)
(8345)
(7852)
(7850)
(7739)
(7445)
(7168)
(7145)
(7131)
(7099)
(6208)
(5864)
(5762)
(5597)
(5506)
(5484)
(5454)
(5303)
(5044)
(4721)
学科
(43246)
经济(43168)
管理(36944)
(31088)
(27182)
企业(27182)
方法(17970)
数学(15855)
数学方法(15643)
(15094)
(13338)
(10429)
中国(10238)
业经(9956)
(9395)
(9205)
土地(8891)
(8805)
财务(8784)
财务管理(8755)
企业财务(8264)
体制(8104)
环境(8008)
(7300)
银行(7288)
(7078)
(6931)
金融(6929)
(6905)
地方(6715)
机构
大学(149049)
学院(147378)
(62730)
经济(61433)
管理(58208)
理学(49856)
理学院(49327)
管理学(48601)
管理学院(48322)
研究(48109)
中国(37593)
(33228)
(31088)
科学(27977)
财经(25749)
(23584)
(23279)
(23005)
(22623)
中心(22435)
业大(21010)
研究所(21008)
经济学(20127)
财经大学(19100)
北京(18994)
(18238)
经济学院(18163)
(17591)
农业(17525)
师范(17433)
基金
项目(100175)
科学(80104)
基金(74554)
研究(73221)
(64478)
国家(64003)
科学基金(55724)
社会(49416)
社会科(47030)
社会科学(47017)
基金项目(39159)
(38698)
自然(34805)
自然科(33984)
自然科学(33976)
自然科学基金(33343)
教育(33321)
(32358)
资助(29914)
编号(28121)
(24851)
(23231)
成果(22755)
重点(22512)
国家社会(21355)
(20907)
(20430)
教育部(20098)
课题(19934)
创新(19785)
期刊
(68996)
经济(68996)
研究(44469)
中国(33249)
(27961)
学报(21777)
管理(21616)
科学(21180)
(20495)
大学(17304)
学学(16418)
(13765)
金融(13765)
农业(13498)
财经(13461)
教育(12806)
技术(12385)
(11531)
经济研究(10689)
业经(10563)
问题(8986)
统计(7437)
技术经济(7436)
财会(7274)
(7259)
资源(7129)
(7089)
科技(7034)
(6812)
(6805)
共检索到222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晓  钟太洋  张晓玲  黄贤金  田兴  
选择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数和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涉案面积作为主要表征指标,收集了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违法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论文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通过相关检验,最后选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的违法遏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①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土地违法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可能减少土地违法案件92件,可能使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减少约2.18%;②若对某省份实施了专项督察,则可能减少土地违法案件7件,可能使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减少31.11%;③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张红林  饶映雪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例行督察对土地违法的遏制效果,并测算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例行督察以遏制土地违法蔓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基于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测算土地例行督察的土地违法遏制效果。研究结果:(1)土地例行督察对遏制土地违法有效果,且土地例行督察比例每提高1%,土地违法涉案土地面积减少17.12 hm2;(2)实施土地例行督察后,2008—2010年的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土地总面积分别减少804.59 hm2、4355.11 hm2和8363.14 hm2,分别占当年土地违法案件涉及土地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蓝天宇  
问题李某是A市农民,其承包地被依法征收。A市政府依法征收土地后,将该地块进行出让。李某觉得征地补偿标准与土地出让价格差距大,便向管辖A市的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进行举报,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寄送了《申请查处A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局非法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违法行为》的申请书,要求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履行职责,对A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查处。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收到申请后,向李某作出《履职申请答复书》,告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研究目的:以专项督察为例,剖析国家土地督察信息公开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并借此为优化其公开方式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对《国家土地总督察公告》中专项督察公开的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分别从土地管理官员和群众的角度分析导致案件公开风险的因素。研究结果:土地督察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广泛性有待加强,土地专项督察中重大土地违法信息公开的需求与风险并存,且信息公开风险受到公开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要充分掌握信息公开主动权,加大投入进行土地督察信息公开建设,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机制以及公开后的舆情监测机制亟待建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为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吕晓  谭梦  
研究目的:运用政策分析框架剖析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体系合理性,并借此为土地督察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技术手段。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行计量和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督察制度存在内部结构失衡,与核心业务和工作机制相关的制度条款不足,土地督察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土地管理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研究结论:适度降低内部管理制度工具使用频率,加大相关政策实施力度,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对已有业务加以适度整合并考虑与其他制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谭梦  彭佳雯  
为分析土地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论文把这目标分解为两个问题,即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是否对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产生了影响;如果有显著影响,效果有多大。论文收集了1999-2007年的省级面版数据,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通过相关检验,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的耕地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①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要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土地专项督察比例(每提高1%,约能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261 hm2,例行督察比例每提高1%,约能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929 hm...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根民  
李某向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以下简称“督察机构”)申请查处A省B市C区一安置房项目建设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督察机构将该申请事项录入登记系统后,转送A省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A省厅”)办理,并将转送情况以短信方式告知了李某。此后,A省厅逐级转送C区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C区局”)办理。C区局经调查核实,发现其此前已对该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遂将调查情况书面告知了李某。李某认为督察机构并未履行查处职责,属于行政不作为。
关键词: 督察机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文村  陈国荣  
控制土地违法的决策陈文村陈国荣控制土地违法,是指土地监察部门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防范和制裁土地违法,逐渐减少并最终消灭土地违法现象。在控制土地违法的过程中,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土地违法的决策部门根据现实的土地违法情况并预测土地违法活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佳雯  钟太洋  张晓玲  黄贤金  赵雲泰  肖莉  贾宏俊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是否有效及效果大小,为进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维护国有土地收益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每省每年约能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为1604亿元;土地专项督察效果尚不明显,但对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具有正向效应。(2)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2008和2009年分别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710.14亿元和2202.82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实际土地收益的7%和13%;两年合计减少国有土地收益流失2912.96亿元,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闵中  
2008年度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结果显示,违规违法用地持续下降,总体向好。尽管2008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的监测区域比2007年度增加了86个城市、323个区,但违规违法用地从26.57万亩下降为25.9万亩,下降幅度为2.52%;其中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12.63万亩下降为10.3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泳洋  
土地违法行为方式各异,但违法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追名逐利。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了谋取所谓“辉煌政绩”和“最佳效益”,追求知名度,捞取政治资本,不惜铤而走险,在占用土地上大作文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化整体利益为局部利益,化国家利益为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国荣  
土地违法心理初探陈国荣土地违法行为总是在违法者心理倾向支配下产生的。防范和矫正土地违法心理,将对预防和遏制土地违法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土地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目前土地违法行为的种类有非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晓红  朱蕾  汪阳洁  
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国家向地方派驻中央督察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公共资源的监管。本文试图回答:派驻机构是否存在驻地效应?具体而言,中央派驻机构驻地的督察效果,是否优于非驻地地区?利用国家土地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特征,估计结果发现,中央派驻机构存在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比非驻地地区减少约36%。进一步检验发现,驻地效应的产生来自中央派驻机构本身的威慑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仲济香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对土地执法力度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促进效果。研究方法:基于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的Tobit模型对土地执法力度影响因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执法力度与土地市场化程度、土地督察制度变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均对提高土地执法力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回归系数表明,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对执法力度的加强效果更加明显;(2)通过开展土地督察,有效地提升了土地部门的执法力度,连续开展土地督察的地区,执法力度体现出叠加的乘数效应。研究结论: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土地执法力度的提高,伴随土地督察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执法力度的促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鹏  石晓平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政府管制、土地违法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影响机理,为理解和应对土地财政问题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方法: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结果:政府管制对土地违法、土地财政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财政与土地违法两者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政府对农转非的产权管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土地财政,只是为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提供了权利依据。政府对农转非、土地出让环节的价格管制,以及主导收益分配是形成土地财政的根源。为了追逐土地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显著的土地违法冲动,但考虑土地违法查处的风险,土地违法并不必然带来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