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2452)
- 2022(10528)
- 2021(9590)
- 2020(8223)
- 2019(18513)
- 2018(18198)
- 2017(34765)
- 2016(18951)
- 2015(21027)
- 2014(20733)
- 2013(20132)
- 2012(18402)
- 2011(16483)
- 2010(16219)
- 2009(15412)
- 2008(15207)
- 2007(13212)
- 2006(11602)
- 2005(10368)
- 学科
- 济(70609)
- 经济(70495)
- 管理(60180)
- 业(56274)
- 企(45460)
- 企业(45460)
- 方法(30657)
- 数学(26950)
- 数学方法(26621)
- 财(23771)
- 农(19806)
- 制(19668)
- 中国(19599)
- 业经(17237)
- 学(15844)
- 务(15257)
- 财务(15224)
- 财务管理(15182)
- 企业财务(14391)
- 银(13972)
- 银行(13932)
- 地方(13387)
- 农业(13134)
- 行(13054)
- 贸(12828)
- 贸易(12823)
- 体(12619)
- 易(12480)
- 融(12242)
- 金融(12238)
- 机构
- 大学(265102)
- 学院(262539)
- 管理(104317)
- 济(102990)
- 经济(100748)
- 理学(89254)
- 理学院(88236)
- 管理学(86838)
- 管理学院(86340)
- 研究(85680)
- 中国(69834)
- 京(56100)
- 科学(54026)
- 财(53097)
- 农(48537)
- 所(42798)
- 业大(42776)
- 中心(41565)
- 财经(41352)
- 江(40075)
- 研究所(38780)
- 农业(38344)
- 经(37450)
- 北京(34486)
- 范(32139)
- 师范(31718)
- 院(31714)
- 州(31456)
- 经济学(31171)
- 财经大学(30711)
- 基金
- 项目(182364)
- 科学(143040)
- 基金(133524)
- 研究(128486)
- 家(118299)
- 国家(117327)
- 科学基金(100438)
- 社会(83219)
- 社会科(78774)
- 社会科学(78751)
- 基金项目(71637)
- 省(71206)
- 自然(66564)
- 自然科(64996)
- 自然科学(64972)
- 自然科学基金(63834)
- 划(60354)
- 教育(57732)
- 资助(53293)
- 编号(51003)
- 成果(40930)
- 重点(40727)
- 部(39769)
- 创(37633)
- 发(37221)
- 制(36826)
- 创新(35427)
- 科研(35374)
- 国家社会(34861)
- 课题(34586)
共检索到390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研究目的:以专项督察为例,剖析国家土地督察信息公开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并借此为优化其公开方式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对《国家土地总督察公告》中专项督察公开的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分别从土地管理官员和群众的角度分析导致案件公开风险的因素。研究结果:土地督察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广泛性有待加强,土地专项督察中重大土地违法信息公开的需求与风险并存,且信息公开风险受到公开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要充分掌握信息公开主动权,加大投入进行土地督察信息公开建设,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机制以及公开后的舆情监测机制亟待建立。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专项督察 信息公开 社会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同德 黄厅
聚焦用地结构调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是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助推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变"的重要职责。1年多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以下简称西安督察局)把准工作定位,按照"大督察、算大账"的理念,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由此激发了地方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内生动力。给典型园区算算账2015年第一季度,西安督察局开展审核督察集中核查,针对青海省5个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粗放浪费情况,进行了重点解剖分析。此前,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宜民 金涛
近年来,各国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发展出现了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趋势,独立第三方解决机制成为主流,集中体现为金融督察服务制度的兴起,主要有以下特点:法律性质是独立第三方金融纠纷解决机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性。金融督察服务组织吸纳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是公益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二是独立性。金融督察服务组织在人事、财务和业务方面都具有较强独立性,监管当局不得随意干涉。三是中立性。金融督察服务组织是完全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虽然以金融机构为成员,但以独立、中立、公正地处理金融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汤其琪 黄贤金 马奔
研究了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对于土地督察制度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发现,城乡规划督察制度中的组织架构、监管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于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土地督察制度需要从加强立法、完善组织架构、开拓社会监督渠道、完善人员遴选程序、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督察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土地督察 城乡规划督察 比较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明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作出的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对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工作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三项核心业务中,例行督察、审核督察工作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而尚未定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詹晨晖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非农化中中央政府、土地督察部门、地方政府和公民间博弈关系,探讨实施土地督察制度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研究结果:中央政府应当采取适宜强度的土地督察制度,给予土地督察部门足够的激励和合理而明确的耕地保护目标,使公民成为耕地保护博弈中的重要一方。研究结论:中央政府采取土地督察制度,地方政府违规是两者间博弈的纳什均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为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吕晓 谭梦
研究目的:运用政策分析框架剖析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体系合理性,并借此为土地督察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引和技术手段。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行计量和分析。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督察制度存在内部结构失衡,与核心业务和工作机制相关的制度条款不足,土地督察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土地管理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研究结论:适度降低内部管理制度工具使用频率,加大相关政策实施力度,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对已有业务加以适度整合并考虑与其他制度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谭梦 彭佳雯
为分析土地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论文把这目标分解为两个问题,即土地督察制度的实施是否对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产生了影响;如果有显著影响,效果有多大。论文收集了1999-2007年的省级面版数据,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通过相关检验,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的耕地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①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要好于土地专项督察的耕地保护效果,土地专项督察比例(每提高1%,约能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261 hm2,例行督察比例每提高1%,约能减少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929 hm...
关键词:
土地政策效果评价 土地督察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端海 谢俊奇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和国家审计制度,都具有监督公权力的功能。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都属于专门性监督、行政监督,监督权都属于政府部门。因此,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国家审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有效的监督模式,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独立性比较:国家审计机构和业务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与监督对象的关系。监督主体不依附于监督对象,或行动上保持一定距离,是实现监督活动有效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海嵩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扭转了传统科层治理逻辑在问责机制上的不足。基于丰富的督察问责实践,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的制度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有助于总结和发现督察问责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效能。通过权威的公开渠道全面获取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评估督察问责成效、挖掘深层次规律,可以发现:环保督察问责的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影响环保督察问责实效的因素具有复杂性;环保督察问责效力的持续性还可进一步提升。在编纂环境法典的时代背景中,我国环保督察问责制度应在规范化和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发挥预期功效,推进环境法的体系化。
关键词:
环保督察 环境责任 制度绩效 环境法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晓 钟太洋 张晓玲 黄贤金 田兴
选择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数和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涉案面积作为主要表征指标,收集了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违法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论文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通过相关检验,最后选用了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土地督察的违法遏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①土地督察的确对减少土地违法有显著影响,土地例行督察覆盖度每提高1%,可能减少土地违法案件92件,可能使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减少约2.18%;②若对某省份实施了专项督察,则可能减少土地违法案件7件,可能使土地违法涉案面积减少31.11%;③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蕊 潘喆
"历时近3个月,覆盖华北地区66个地级市,收集处理数据信息近45万条,转交地方疑似问题数万个,查阅卷宗资料1.8万卷,实地核查地块1068宗,召开宣讲对接44场次……"这些数据记录了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2017年华北地区例行督察情况,也标志着驻点督察工作的顺利完成。聚焦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北京督察局准确把握督察工作的方向定位,
关键词:
违法用地 征地补偿安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新波
"限制监管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监管机构在监管程序设计设置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目前,我国在进行土地督察过程中采取的土地例行督察、审核督察、专项督察、巡视督察和警示督察等形式,虽然都有一套相对规范的程序,但在程序设置中行政相对人参与不足是个突出问题。因此,借鉴国外增设装置程序的经验,探索完善土地督察程序的形式,对于推动我国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永祥
自2006年至今,中国的土地督察制度已经运行7年多,在规范土地利用、纠正土地违法行为、有效保护农业用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中国土地督察制度还不成熟,在实践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结合俄罗斯的农村土地督察制度,提出从以下方面完善中国的土地督察制度:积极推进土地督察制度法制化;完善土地督察体制,赋予督察机构查处权;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王宇 胡宗义
中国生态环境监管历经"督查"到"督察"的制度转变,为探究国家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效果、演变逻辑及启示提供了绝佳契机。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对中央环保督察前后进行评估,利用中国311个地级行政单位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央环保督察的两个阶段都能够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显著作用,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首轮督察和第二轮督察存在短期的持续性。中央环保督察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城市类型、地理区位、人口结构和污染程度等异质性方面首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环保督察都出现了显著的特征,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文的研究为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区域、规划中央环保督察的合理框架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