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7)
2023(7816)
2022(6496)
2021(6384)
2020(5172)
2019(12306)
2018(11951)
2017(23137)
2016(12160)
2015(13864)
2014(13755)
2013(13819)
2012(12966)
2011(11742)
2010(11724)
2009(11125)
2008(11348)
2007(10101)
2006(9004)
2005(8545)
作者
(33563)
(27926)
(27888)
(26909)
(18115)
(13275)
(12645)
(10880)
(10725)
(10104)
(9931)
(9519)
(9060)
(9048)
(8904)
(8818)
(8235)
(8143)
(7978)
(7430)
(7025)
(6759)
(6491)
(6469)
(6405)
(6290)
(6150)
(5741)
(5661)
(5420)
学科
(59891)
经济(59835)
管理(35335)
(28975)
方法(24924)
(24146)
企业(24146)
数学(21997)
数学方法(21789)
(21695)
税收(20252)
(20079)
(17369)
中国(17093)
(13309)
(12664)
贸易(12653)
(12404)
(12165)
(12004)
银行(12003)
(11601)
金融(11600)
(11596)
(11290)
业经(9556)
(9275)
(8892)
财务(8877)
财务管理(8856)
机构
大学(179588)
学院(175499)
(85282)
经济(83908)
管理(65978)
研究(64371)
中国(56927)
理学(55382)
理学院(54769)
管理学(54086)
管理学院(53737)
(46988)
(39723)
财经(35952)
科学(33844)
(33013)
(32022)
经济学(29567)
中心(28912)
研究所(28220)
财经大学(27019)
经济学院(26630)
北京(26215)
(24950)
(23226)
(22541)
业大(19879)
(19746)
师范(19615)
(19531)
基金
项目(106386)
科学(84851)
基金(82200)
研究(78855)
(71603)
国家(71144)
科学基金(60838)
社会(53585)
社会科(51111)
社会科学(51102)
基金项目(41825)
自然(37275)
自然科(36471)
自然科学(36460)
自然科学基金(35867)
资助(35211)
教育(34787)
(34571)
(31122)
编号(29846)
(26342)
成果(25576)
中国(24725)
国家社会(24401)
重点(23640)
教育部(23060)
(21969)
(21600)
(21459)
大学(21272)
期刊
(92638)
经济(92638)
研究(64170)
中国(37561)
(36771)
管理(25000)
科学(23412)
学报(23162)
(22412)
金融(22412)
(19454)
财经(18903)
大学(17955)
学学(17017)
经济研究(16759)
(16300)
(16065)
(15613)
税务(13855)
农业(13162)
(13107)
国际(12825)
技术(12621)
教育(12567)
问题(12321)
世界(11360)
业经(10341)
理论(8745)
技术经济(8687)
统计(8607)
共检索到28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安琪  
本文详细介绍了土地监管理论的诞生及在美国的应用,并率先试着将该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基于土地监管税理论,本文利用20082014年我国8个发达和欠发达城市的住宅价格与房地产供给侧的相关变量的数据,运用皮尔森系数,多元回归及文献回顾等分析方法,对中国不同城市的住宅价格与供给侧中的土地价格及土地监管费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土地价格在发达城市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监管成本在较不发达城市更为决定性。同时,城市地价和监管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较高的监管成本可能导致较低的土地交易费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爽  李宏瑾  
本文试图采用期权定价方法来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土地定价问题。土地被理解成一种以房屋价格为标的资产的美式期权,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定价不仅要考虑其种植收入的折现之和,更要考虑土地所拥有的其他用途的期权价值,土地价格被分解成种地的收益与开发溢价(实物期权值)之和。将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模型能够较好解释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土地价格波动率以及增长率高于房价这一经验事实,并对当前中国不断完善的土地出让定价,农地征用补偿等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木韦)  王素珍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外部性、公共品特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并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充分证明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利  刘晓君  
在2004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中,土地市场调控未发挥应有关键性作用的原因,在于当前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将土地市场规制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工具。土地市场规制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土地供应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和土地价格政策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贾月华  侯金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燮刚  
健全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自律和市场约束,确立房地产市场的自均衡和自稳定机制,是实现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确保经济金融安全的根本途径。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级政府应从"经营城市,经营土地"转向"经营市场,经营企业",并认为这是房地产业软着陆的必要条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以国外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的研究为经验背景,首先从理论上对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的形成机理做出探讨,继而基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实践,对其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进行检验。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非有效的市场,房地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很低,且房地产市场存在超额利润,表现在房地产价格与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帆  李宏谨  李勇  
本文从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与争论出发,介绍了西方的房地产经济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索罗斯的市场非均衡观,对他们关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综合,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进行衡量,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本文构建了反映我国"土地财政"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房价是造成高地价的重要原因;住房偏好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37%的房价波动;普通商品生产部门技术冲击以及家庭住房偏好冲击引起的投机性住房需求是我国财政收入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较低的房地产投机交易成本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对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在增加投机性住房交易成本的同时,应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并通过对住房需求的严格监管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志勇  
文章利用DEA方法,并引入土地购置费用这一指标,对2005-2012年我国31省区市的房地产行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计算出效率前沿面及土地购置费用的节约空间。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导致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土地购置费用的冗余度较高,有较大的节省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绍良  侯湖平  公云龙  李晶晶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现行的以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为核心的城市地价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构建土地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议。研究方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和调查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一级土地市场本质上是一种垄断市场,二级土地市场应该是一种自由竞争市场,二者地价形成机制是不同的。中国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没有承认这两个市场的区别以致服务指向不明确。研究结论:需要构建与中国土地市场结构和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监管体系,即"土地正常市场价值+土地交易市场价格"并行的监管体系。一级市场以土地正常市场价值和标定地价为核心,二级市场以土地交易市场价格为监测重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皮舜  鲁桂华  武康平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是风险积聚的两个重要载体;而两个市场在经济运行中表现出的相互共生关系,亦容易促使风险的积累。单委托代理机制与多委托代理机制下对银行经理人私利的制约效率,表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零信息传递成本下的多委托代理机制;而这种机制相对于仅有行政干预或者单委托代理机制,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关系的改进更富有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杨易  
文章以中国近十多年房地产市场供给现实为基础,将供给划分为土地供给、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三种形式来分析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土地供给对房价的影响较微弱。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三种不同供给形式的调控政策,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从理论上对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的形成机理做出探讨,对其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进行检验。文章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非有效的市场,房地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很低,房地产市场也存在超额利润,表现出房地产价格与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宇立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近10年的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房地产当年投资完成额占GDP比重更是可以直观看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但作为消费品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却在5年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增速和波动性明显高于同期的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这对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构成了巨大压力。造成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众多,本文试从土地市场和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利益输送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监管中实际案例,最后针对如何减少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使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落到实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