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1)
- 2023(5551)
- 2022(4616)
- 2021(4064)
- 2020(3377)
- 2019(7598)
- 2018(7497)
- 2017(13969)
- 2016(7698)
- 2015(8605)
- 2014(8327)
- 2013(8345)
- 2012(8008)
- 2011(7484)
- 2010(7679)
- 2009(7212)
- 2008(7100)
- 2007(6653)
- 2006(6070)
- 2005(5341)
- 学科
- 济(29433)
- 经济(29403)
- 管理(22462)
- 业(16072)
- 企(13014)
- 企业(13014)
- 学(12200)
- 环境(9515)
- 农(9504)
- 土地(9182)
- 方法(9105)
- 中国(8587)
- 地方(7287)
- 业经(7092)
- 数学(7044)
- 数学方法(6940)
- 财(6926)
- 资源(6279)
- 农业(6273)
- 和(6236)
- 生态(6178)
- 发(5848)
- 经济学(5466)
- 划(5416)
- 理论(5287)
- 制(5226)
- 教育(4755)
- 问题(4410)
- 贸(4105)
- 贸易(4103)
- 机构
- 大学(110295)
- 学院(109627)
- 研究(44345)
- 济(37996)
- 经济(36923)
- 管理(36629)
- 中国(33283)
- 科学(30763)
- 理学(30228)
- 理学院(29766)
- 管理学(29060)
- 管理学院(28893)
- 农(26804)
- 京(26770)
- 所(24127)
- 研究所(22042)
- 农业(21360)
- 业大(21200)
- 中心(20026)
- 江(19211)
- 财(17626)
- 北京(17038)
- 院(17022)
- 省(16504)
- 范(16222)
- 师范(15961)
- 州(14829)
- 科学院(14195)
- 农业大学(13980)
- 技术(13521)
- 基金
- 项目(74632)
- 科学(56696)
- 基金(51762)
- 研究(51641)
- 家(48287)
- 国家(47888)
- 科学基金(38655)
- 社会(30842)
- 省(30030)
- 社会科(28863)
- 社会科学(28851)
- 基金项目(27105)
- 自然(26562)
- 划(26262)
- 自然科(25683)
- 自然科学(25669)
- 自然科学基金(25198)
- 教育(23053)
- 资助(20820)
- 编号(20608)
- 重点(18000)
- 成果(16990)
- 发(16874)
- 课题(15811)
- 部(15713)
- 计划(15496)
- 创(14927)
- 科研(14478)
- 科技(14457)
- 创新(13983)
共检索到17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宣传主题,使公众对土地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再掀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宣传主题,使公众对土地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再掀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被明确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再次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思路已十分明确。从《意见》的要求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要协同推进。其中,绿色发展、循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侠 葛向东 濮励杰 黄贤金 彭补拙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个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才能实现一定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的均衡。而这种均衡正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得以实现的前提。在生态位势理论与系统边界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的模型,并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研究显示,经济发达区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耕地更易损失。从资源流动的场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途径和方法。在目前的水平上,把土地利用生态位作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论更有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位 耕地 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辽宁省内辽河、鸭绿江、大凌河、沿海诸河等300多条河流由北向南注入黄、渤二海,海岸线及岛屿岸线长2920公里,形成了丰富的湿地资源。全省湿地总面积139.48万公顷,遍布14个省辖市,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6%。近年来,辽宁省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一批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完备的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疏浚清淤、生态补水和加强湿地保护区能力建设等措施,使一些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的湿地得到了及时修复,极大地促进了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目前,全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6处,保护小区7处,湿地公园22处,省重要湿地31处,湿地保护率达到4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龙花楼 卓玛措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乾隆 刘鹏凌 栾敬东 杨乃琦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评价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对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五大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TOPSIS模型分别评价2007-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综合评分,在此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耦合协调度及演变。结果发现:2007-2016年五大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城市群间差别较小;二者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向基本协调转变,整体达到基本协调水平,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可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深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促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协调发展,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图1表2参16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万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红玉 吴次芳 徐忠国 黄建洪
研究目的:基于"演化—反思—重塑"的基础逻辑诠释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价值认知观。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土地从自然物、生产资料到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土地内涵表面上从一元拓展为多元,土地价值认知本质上从广纳趋向收缩,经济价值成为主导;(2)土地在满足以经济驱动的人类需要的价值标准中成为"财富增长的机器",其自然属性被忽视,商品属性被强化,土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成为影响土地价值量的关键约束;(3)从"人"的利益衡平、"地"的功能协同、"人地"的价值共生三个维度重塑土地价值认知,形成以"人"的认知秩序为基础,"地"的本体完善为核心,"人地"价值统一为旨归的土地价值认知体系。研究结论: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以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单一向度的土地价值认知难以匹配生态文明价值取向,重塑多维系统的土地价值认知,以适应新时代空间治理需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晓斌 张庶
土地整治作为当前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平台,日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到2020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低于5500万亩,全国累计整治的国土面积将超过5%。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景观受损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海东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耀奔
伴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地区,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比较单一的矿业经济和重工业也使平果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提升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功能分区有助于平果县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摸底平果县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结合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利用土地面积变化资料,笔者计算出了平果县不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刚 晏涵
在收集国内外研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土地生态学、环境地质学、生态足迹模型、土地覆被及其变化等视角,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宇振荣
土地整治的新目标经常听到这样的质疑:耕地红线能守得住吗?应该坚守吗?第一个质疑的实质是担心,在保障发展的压力下,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第二个质疑的实质是外行话,认为坚守耕地红线,就不能保障发展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振业
今年3月下旬,湖南省安乡县因水土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突出被确定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同时被列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单位。近年来,安乡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安乡"建设的发展战略,以规划计划管理为龙头,以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以土地整治为途径,大力推进生态国土、低碳国土建设,实行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共鸣、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同步,确保了耕地总量增加、耕地质量提高、环境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