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8)
2023(9141)
2022(7857)
2021(7316)
2020(6160)
2019(13952)
2018(13958)
2017(26724)
2016(15016)
2015(16799)
2014(17346)
2013(16755)
2012(15477)
2011(13832)
2010(14209)
2009(13342)
2008(13609)
2007(12446)
2006(11103)
2005(10578)
作者
(43225)
(36155)
(35722)
(34468)
(22993)
(17285)
(16344)
(13739)
(13626)
(13401)
(12325)
(12177)
(11886)
(11548)
(11458)
(10942)
(10714)
(10519)
(10418)
(10272)
(9135)
(8929)
(8614)
(8377)
(8312)
(8134)
(7936)
(7916)
(7351)
(7160)
学科
(53258)
经济(53154)
管理(49543)
(44279)
(38014)
企业(38014)
(20533)
方法(19692)
(18594)
数学(16141)
(15807)
数学方法(15791)
中国(15519)
(14023)
业经(13191)
(13056)
财务(13010)
财务管理(12966)
(12387)
企业财务(12345)
(11970)
银行(11955)
(11322)
(10439)
金融(10436)
理论(10389)
体制(10362)
农业(9934)
土地(9434)
(9432)
机构
学院(210893)
大学(209696)
(81211)
经济(79139)
管理(75800)
研究(70740)
理学(63294)
理学院(62518)
管理学(61285)
管理学院(60891)
中国(57378)
(45750)
(45360)
科学(42761)
(36722)
(35382)
(34809)
财经(34461)
中心(33396)
研究所(32271)
(30938)
业大(29621)
北京(28689)
(28227)
(27870)
师范(27579)
农业(26866)
(25897)
(25375)
财经大学(25345)
基金
项目(130438)
科学(102015)
研究(96930)
基金(93573)
(81471)
国家(80756)
科学基金(68693)
社会(60434)
社会科(57089)
社会科学(57072)
(51455)
基金项目(48780)
教育(45998)
自然(44117)
(43107)
自然科(43044)
自然科学(43032)
自然科学基金(42264)
编号(39766)
资助(38595)
成果(34563)
重点(29931)
(29300)
(29212)
课题(29195)
(27706)
(27025)
(26978)
创新(25318)
教育部(25090)
期刊
(99682)
经济(99682)
研究(66953)
中国(51919)
(39697)
(32914)
学报(32808)
管理(30498)
科学(30330)
教育(28027)
大学(25199)
(24310)
金融(24310)
学学(23537)
农业(21091)
技术(18309)
财经(17911)
业经(16307)
(15406)
经济研究(14595)
问题(13157)
财会(11328)
(10821)
(10445)
会计(10191)
(10170)
理论(9870)
图书(9399)
现代(9330)
技术经济(9058)
共检索到339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文刚  庞笑笑  宋玉祥  
探讨了由于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管制外部性与内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性与内部性问题导致土地利用中存在几个问题:管制弹性的缺乏与资源市场配置相左,导致土地配置效率受损;管制中的区域外部性造成土地利用收益分配失衡,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内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寻租现象较为严重,并导致建设用地过量供给与农用地(或生态用地)低水平利用的共存。基于此,提出了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进行制度改进,建立市场增进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简单探讨了一个制度改进的政策工具——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易家林   郭杰   欧名豪   丁冠乔   陈振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逻辑,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属于在地化的空间管制创新模式,是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治理需求引导下的空间治理转型实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治理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性、激励性与高效能管制,其治理逻辑是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小闭环嵌入到国土空间治理大闭环之中,实现自然资源部内部治理“小协同”与以自然资源部为核心的多部门治理“大协同”联动。(3)可从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系统治理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制规则、规范与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权力协同机制以及利益调节机制等方面探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来研究要加强理论综合支撑顶层设计、关注区域差异鼓励地方创新以及尊重主体利益提高管制效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土地用途变更机制探讨朱道林土地资源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总是以一定的用地类型来体现,这就是土地的用途。随着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需求的不同和变化,土地的用途也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既要遵循土地资源本身的自然规律,也要满足人类利用的需求,因此要保证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征学  祁帆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不同空间的用途管制,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实行"空间用途管制",标志着用途管制从平面的土地正式走向立体的空间、从割裂的单要素管制迈向"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综合管制、从耕地和林地保护通向生态空间管制。2017年,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全面完成,长
关键词: 用途管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群  吴次芳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作为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中核心和基础的组成部分,其确立与发展的过程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演进历程的重要一环。多年来,这项制度保证了我国耕地数量的基本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有力保障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但伴随着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推进,农地非农化、小产权房、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逐渐涌现,用途管制制度面临着越来越多复杂的现实困境,亟须调整和优化。在"空间治理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域空间用途管制"等土地制度改革大讨论的背景下,探讨土地用途管制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为民  
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特别是土地用途变更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尽合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国际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梳理,将其发展演变过程分为零星管制、严格管制和局部弹性管制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演变原因、主要管制方式及其优劣势,指出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要求仍要坚持,规划编制上要更加注重弹性和增加混合用地的供给,以及管理上要建立快速的规划变更机制等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建华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土地利用上的通行做法,其中英国的土地用途管制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本文在系统介绍了英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现状,并提出了从规划管制、体制管制、机制管制、法制管制建立与实现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初步构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党国英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已经争论多年,中央则在争论声中出台了一些改革的意见和举措;各地方政府也进行了许多改革探索。然而总体上看,改革的步伐不快,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路线尚未得到清晰、有力的贯彻。解决土地改革的一些难题在操作层面上不易形成共识,应该是影响改革进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形下,讨论改革难题的解决办法,可能比理念的讨论更重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迎春  刘琦  文贯中  
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典型的行政计划型配置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这种严格的政府管制,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在土地市场上发挥作用,在实际运作当中引起了许多不利的后果。为了建立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回归匡正市场失灵的辅助本色,加强公众的民主参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变静态规划为动态规划,并构筑土地用途管制的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忠  
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既有政策,多侧重于限制开发,从正向激励角度扩大生态空间的政策较少。本文从生态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探讨了正向激励的可行性,在分析既有激励措施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规范体系建设、健全分级分类实施体系和构建监督反馈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冰强  郭彦  
森林不仅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对森林资源实施用途管制,对于引导人们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存在森林资源用途登记缺失,林业规划强制力不足,用途转用机制不规范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完善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应当建立森林资源用途登记制度,赋予林业长远规划强制力,严格用途转用和加大监督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静波  
试论土地用途管制于静波我国在向工业化、城市化迈进和建立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对土地使用用途不加以管制,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土地用途管制成为当前土地管理改革的关键。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是不完善的土地市场与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冲...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科学内涵,讨论新时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一个空间、属性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管制实施中需协调好实体空间、功能空间与管理空间的关系。同时,异质性、动态性与尺度性等主要空间属性影响着管制实践的效率。(2)新时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了用途管制理念方法,但实践的滞后性引发了系统治理思维与分区分类管控的矛盾,空间尺度性与事权划分不匹配,管制手段中审批与许可关系不清等问题。(3)机构改革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带来机遇,但管制主体的职能界限模糊与"上下不对齐"的治理结构设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体系逐渐完善,但基础理论认知和管制实施的矛盾仍旧突出,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祝睿  
研究目的:研究生态用地是否应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土地用途,提出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设计思路。研究方法:法律解释分析,立法学分析。研究结果:生态用地应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土地用途;在静态区分方面生态用地应与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呈并列关系,生态用地分类的决定性依据为土地资源之社会功能而非自然属性;在动态约束方面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针对生态用地承受的市场失灵趋势具备动态适应性,能够抑制生态用地流失或侵占其他土地用途类型。研究结论:《土地管理法》应作出相应的稳健更新,在此过程中应借鉴生态价值定量评估、生态补偿核算方面的技术和自然生态空间管制试点成果,确保法律对生态用地进行有效的静态区分和动态约束,并确保法律在更新过程中得到及时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