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77)
- 2023(17791)
- 2022(15156)
- 2021(13923)
- 2020(11611)
- 2019(25938)
- 2018(25621)
- 2017(49533)
- 2016(26575)
- 2015(29834)
- 2014(29354)
- 2013(29191)
- 2012(27413)
- 2011(25150)
- 2010(25525)
- 2009(24063)
- 2008(23303)
- 2007(20994)
- 2006(19029)
- 2005(17493)
- 学科
- 济(130969)
- 经济(130820)
- 业(76426)
- 管理(73838)
- 企(52446)
- 企业(52446)
- 农(50771)
- 方法(44485)
- 数学(39282)
- 数学方法(38999)
- 中国(35323)
- 地方(34572)
- 农业(33984)
- 财(29421)
- 业经(28950)
- 制(26883)
- 学(23993)
- 贸(20354)
- 贸易(20340)
- 融(19894)
- 金融(19889)
- 环境(19623)
- 银(19558)
- 易(19550)
- 银行(19536)
- 体(18966)
- 行(18862)
- 发(18673)
- 地方经济(18309)
- 技术(16570)
- 机构
- 学院(381103)
- 大学(376335)
- 济(167817)
- 经济(164372)
- 管理(141468)
- 研究(136142)
- 理学(120277)
- 理学院(118822)
- 管理学(117041)
- 管理学院(116332)
- 中国(106115)
- 京(79889)
- 科学(79290)
- 财(77959)
- 农(73264)
- 所(68787)
- 中心(63047)
- 研究所(61288)
- 江(61105)
- 财经(60054)
- 业大(56093)
- 农业(55989)
- 经(54285)
- 经济学(51912)
- 范(51599)
- 师范(51168)
- 北京(50294)
- 院(48645)
- 州(47935)
- 经济学院(46446)
- 基金
- 项目(246160)
- 科学(194767)
- 研究(185418)
- 基金(177837)
- 家(153439)
- 国家(152074)
- 科学基金(130355)
- 社会(120920)
- 社会科(114375)
- 社会科学(114350)
- 省(98206)
- 基金项目(94008)
- 教育(83886)
- 划(80679)
- 自然(79881)
- 自然科(77902)
- 自然科学(77884)
- 自然科学基金(76479)
- 编号(75831)
- 资助(71455)
- 成果(61863)
- 发(58223)
- 重点(55879)
- 部(55201)
- 课题(53209)
- 创(50983)
- 国家社会(50326)
- 制(49703)
- 创新(47792)
- 发展(47599)
- 期刊
- 济(204466)
- 经济(204466)
- 研究(120246)
- 中国(87343)
- 农(73036)
- 财(59937)
- 学报(55194)
- 科学(53613)
- 管理(51446)
- 农业(49203)
- 大学(43290)
- 融(43056)
- 金融(43056)
- 学学(40901)
- 教育(40773)
- 业经(35735)
- 技术(32901)
- 经济研究(31450)
- 财经(30781)
- 问题(27320)
- 经(26574)
- 业(24518)
- 世界(20462)
- 贸(19635)
- 资源(19590)
- 技术经济(19386)
- 版(18525)
- 经济问题(17941)
- 现代(17249)
- 商业(17074)
共检索到604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荆门、黄冈等地区为实证,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农民收入及土地利用行为受土地用途管制的影响,测算基本农田发展受限下农民的福利损失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农民收入及土地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收入较重点开发区农业收入高30 929.29元/(户·a),生态功能区农民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江汉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农民更愿意种植粮食作物,农地经营意愿也最强烈,而重点开发区及生态功能区农民转入农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意愿较弱;2土地用途管制对农业收入较高、农地投入较大、农地经营意愿较低、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和兼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农民的影响较大;3土地用途管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刘小庆
以率先试点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和尚未实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湖北省武汉市43个村庄430名受访农民为实证,建立微观经济模型分析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对不同区域农民家庭农业收入及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影响,测算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给农民家庭造成的福利损失、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农民个体特征及其所在区域特征显著影响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实施成效;2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明显提升受访农民的家庭农业收入及农业劳动力配置,但受粮食作物比较利益低下、农地经营规模等的影响,武汉农民农业收入的相对增加量要高于成都农民,同时作物种植结构等的差异使武汉农民的家庭农业劳动力配置低于成都农民;3经济补偿政策一定程度缓和了基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余元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使管制区域内土地发展权受到限制及影响,给农民等相关群体带来机会及利益损失。本文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五里界镇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例证,实地调研分析农民对于基本农田规划管制下土地发展权受限的认知、态度及差异,运用期望值函数测算出禁止农田建房、建坟、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及闲置等土地用途管制对农民土地发展权所带来的受限损失。研究表明:①尽管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在我国已施行近二十年,但仍多停留在制度层面,农民的规划知情权及参与程度不够,存在农户不知情被动参与、缺乏经济激励机制的现实状况。②规划管制对于农民土地发展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用途的管制和生产自主性的限制上,从禁止占用基本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子良 蔡银莺 杨余洁 高鹏
以湖北省武汉、荆门和黄冈为实证,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偏好及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大部分农户比较重视农田生态环境数量、质量保护,但对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认知较匮乏;2多数农户愿意将自家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但有经济补偿时其参与意愿会提高;3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有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情况、农业收入比、了解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和是否知道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李海燕
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为15.2%,农地流入、转出租金分别为2966.85·元/hm2·a、1933.95元/hm2·a,流转率和租金价格水平偏低;农户偏好将土地流转给自家亲戚或同村村民,仅有10%的农户信任土地流转中介,考虑灵活行使土地权利,倾向1—5年内的短期流转;(2)重点开发区受经济区位、家庭禀赋及生计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率、租金水平相对较高,农地流转后"非耕作"现象逐渐增多;农产品主产区家庭户均经营规模较大,农户更偏好土地流入;生态功能区农户对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桂海滨 余元 程龙 董捷
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对于基本农田规划管制下土地发展权限受限的态度和认知,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的思想构建基本农田规划管制下农民土地发展权限受限测度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实行的基本农田规划管制对基本农田内的农民的土地发展权益产生较强的侵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政策与补偿标准,给予农民相应的经济补偿,以维持社会的公平和效率。
关键词:
基本农田 规划管制 土地发展权限 武汉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耕地资源流失速度加快的基本形势,国家实施严厉的管制制度及措施不断强化对优质农田的保护及管理。然而,采取禁止性或限制性强的规划管制制度,严格限制或剥夺管制区域内相关群体使用资源和空间的权利,如未提供相应的补偿和经济援助,将侵害相关群体的发展机会及利益,导致不同分区利益群体福利非均衡,违背环境公平。因此,可以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土地的发展权利受到限制,给保护区内相关群体带来机会及利益的损失。如何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供给面由非均衡性向均衡性转变的补偿移转制度及举措,构建激励相容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廷武 何可 张俊飚 张童朝
本文以CVM为基础,从"保护者得到补偿"、"社会受益、政府补偿"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模拟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市场,考察了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受偿意愿及意愿受偿水平。研究表明,82.1%的农民愿意接受一定金额的补偿作为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激励。在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利用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出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补偿标准为544.32元/年·户;在不考虑农民禀赋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下,利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出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意愿受偿水平下限为415.16元/年·户,上限为505.68元/年·户。运用HeCkMan SeleCtion Model分析发现,影响农民参与生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鲍宏礼
本文以湖北省龙感湖区为例,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分析,探讨"龙感湖模式"的形成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管理能力,强化农业、农村环境气候监测;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技术支撑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小循环经济 龙感湖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欣 张晶晶 高欣 蔡银莺 张安录
农田承担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为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严厉的管制制度,造成了管制区内外在发展机会和经济、社会福利方面的一系列不均衡,引发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环境公正和社会公平。本文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农户从事生产限制的"九不准"出发,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根据问卷调研结果,运用期望函数计算基于农户发展受限视角的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江夏区有64.48%的受访农民对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认知程度还处在较为浅层的阶段,近半数农户对限制其从事农业生产限制的"九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欣 张晶晶 高欣 蔡银莺 张安录
农田承担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为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对基本农田采取了严厉的管制制度,造成了管制区内外在发展机会和经济、社会福利方面的一系列不均衡,引发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环境公正和社会公平。本文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农户从事生产限制的"九不准"出发,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根据问卷调研结果,运用期望函数计算基于农户发展受限视角的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江夏区有64.48%的受访农民对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认知程度还处在较为浅层的阶段,近半数农户对限制其从事农业生产限制的"九不准"条例的具体内容认知程度较低;(2)运用期望函数计算得到受访农户的年均基本农田发展受限损失额度为9116.47元/hm2,受限损失额度与农户是否兼业和农户家庭纯收入水平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关系;(3)受访农户的基本农田发展受限损失为基础,确立江夏区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为9116.47元/hm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实证,基于农户的受偿意愿,综合考虑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损失,确定出农田生态补偿额度,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模型检验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1在对保护性耕作有经济补偿的前提下,分别有84%和70.67%的受访农户愿意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2随着化肥、农药的减少比例从50%,农户的受偿额度分别由1 125元/hm2·年、3 600元/hm2·年增加到7 250元/hm2·年、9 815元/hm2·年,农户的机会成本分别由688元/hm2·年、2 808元/hm2·年增加到6 298元/hm2·年、9 321元/hm2·年,且在同等减少比例下,农户对农药减少的机会成本和受偿额度都要大于化肥减少的机会成本和受偿额度;3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认知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期望指数对农户减少化肥施用受偿额度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年龄和家庭年现金收入有负向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距离城镇的远近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期望指数对农户减少农药施用受偿额度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家庭年现金收入有负向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宏礼
文章以湖北省黄冈市6个县市的相关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舆论测量模型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对于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并得出结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满意或漠不关心,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可小视。因此,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要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走资源循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霏
某村村民甲因种粮食收入较低,决定将其承包的20亩耕地通过出租的方式流转给当地企业乙。乙在取得土地经营权后便开始在其耕地上种植果树,这一行为遭到了该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阻拦。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为乙种植果树的土地属于永久基本农田,不能用来发展林果业,乙应当移除果树并恢复耕地原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永久基本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后是否能够用来发展林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仍在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和概括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性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 乡村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