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2)
2023(5814)
2022(5013)
2021(4591)
2020(3795)
2019(8562)
2018(8679)
2017(16390)
2016(9234)
2015(10477)
2014(10931)
2013(10402)
2012(9541)
2011(8602)
2010(8845)
2009(8389)
2008(8510)
2007(7859)
2006(7025)
2005(6686)
作者
(25570)
(21390)
(21132)
(20339)
(13552)
(10192)
(9745)
(8182)
(8084)
(8011)
(7305)
(7274)
(7099)
(6799)
(6776)
(6459)
(6343)
(6225)
(6190)
(6136)
(5451)
(5154)
(5020)
(4998)
(4997)
(4901)
(4727)
(4692)
(4284)
(4138)
学科
管理(33379)
(32339)
经济(32264)
(27844)
(24468)
企业(24468)
(13506)
(13298)
方法(9816)
(9691)
中国(9313)
(9103)
业经(8787)
土地(8640)
(8324)
财务(8297)
财务管理(8263)
(8095)
企业财务(7812)
体制(7739)
数学(7597)
数学方法(7484)
(7107)
银行(7099)
(6719)
理论(6668)
(6164)
金融(6161)
环境(6024)
(5971)
机构
学院(130261)
大学(128355)
(49975)
经济(48644)
管理(47005)
研究(41185)
理学(38885)
理学院(38440)
管理学(37821)
管理学院(37577)
中国(33897)
(29280)
(27837)
科学(23377)
(22915)
财经(21700)
(20492)
中心(19691)
(19344)
(18708)
(17771)
研究所(17621)
北京(17407)
(16889)
业大(16821)
师范(16735)
财经大学(15788)
经济学(15647)
(15359)
(15251)
基金
项目(77766)
研究(61270)
科学(61037)
基金(54974)
(46548)
国家(46107)
科学基金(39792)
社会(38285)
社会科(36091)
社会科学(36082)
(31137)
教育(29276)
基金项目(28729)
编号(26522)
(25476)
自然(24166)
自然科(23518)
自然科学(23513)
自然科学基金(23092)
成果(22892)
资助(21911)
(21266)
课题(19252)
(17706)
重点(17622)
(16950)
(16459)
(16116)
(15857)
项目编号(15765)
期刊
(64594)
经济(64594)
研究(42079)
中国(34892)
(26309)
管理(19397)
教育(19186)
(18303)
学报(17067)
科学(16972)
(14041)
金融(14041)
大学(13728)
学学(12624)
技术(12051)
农业(11492)
财经(11343)
业经(10862)
(9721)
经济研究(8988)
问题(8221)
财会(7843)
会计(6909)
职业(6478)
(6447)
(6291)
现代(6282)
(6146)
图书(6138)
理论(6103)
共检索到212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土地用途变更机制探讨朱道林土地资源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总是以一定的用地类型来体现,这就是土地的用途。随着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需求的不同和变化,土地的用途也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既要遵循土地资源本身的自然规律,也要满足人类利用的需求,因此要保证土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名豪  
在分析土地用途分区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提出在中国应建立土地用途地域和土地用途分区两个层次的分区体系。用途地域适用于县 (市 )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主要突出控制城镇扩张 ,以保护农地和自然环境。用途分区主要适用于城 (市 )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它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分别提出了城镇地域和乡村地域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法 ,并对土地用途分区控制规则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文刚  庞笑笑  宋玉祥  
探讨了由于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管制外部性与内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性与内部性问题导致土地利用中存在几个问题:管制弹性的缺乏与资源市场配置相左,导致土地配置效率受损;管制中的区域外部性造成土地利用收益分配失衡,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内部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寻租现象较为严重,并导致建设用地过量供给与农用地(或生态用地)低水平利用的共存。基于此,提出了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应进行制度改进,建立市场增进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简单探讨了一个制度改进的政策工具——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太洋  葛吉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忠  
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既有政策,多侧重于限制开发,从正向激励角度扩大生态空间的政策较少。本文从生态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入手,探讨了正向激励的可行性,在分析既有激励措施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规范体系建设、健全分级分类实施体系和构建监督反馈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易家林   郭杰   欧名豪   丁冠乔   陈振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逻辑,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属于在地化的空间管制创新模式,是在新的价值理念与治理需求引导下的空间治理转型实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治理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性、激励性与高效能管制,其治理逻辑是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小闭环嵌入到国土空间治理大闭环之中,实现自然资源部内部治理“小协同”与以自然资源部为核心的多部门治理“大协同”联动。(3)可从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优化系统治理的“三条控制线”划定及管制规则、规范与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理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权力协同机制以及利益调节机制等方面探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将来研究要加强理论综合支撑顶层设计、关注区域差异鼓励地方创新以及尊重主体利益提高管制效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杨雨濛  陈昊  
研究目的:分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理论基础和改革诉求,引入针对潜在主观心理的自由家长制政策助推思路,探讨新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存在着全域覆盖、刚性强化、弹性提升、协调统筹和配套完善5大改革诉求,针对自由家长制理论中心理账户、固有印象、损失厌恶、延后决定、架构误导和过于乐观等潜在主观心理特质,可以通过层级矩阵、环境塑造、损失放大、实时反馈、默认选项和机制补漏等影响路径,探讨优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改革方向。研究结论:未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探讨借鉴自由家长制理论,通过构建层级用途管制、营造用途管制氛围、扩大奖励惩罚差异、提供实时用地监测、优化管制协议设计和配套完整实施机制进行优化改革,"助推"实现提升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全域覆盖度、刚性合理度、弹性有效度、实施协调度和体系完善度的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傅华  
产生与发展日本土地用途地域制起源于1919年(大正八年)。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但相伴而来的是城市盲目扩张、耕地急剧减少、住宅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抑制这些不良势头,日本政府于1919年颁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静波  
试论土地用途管制于静波我国在向工业化、城市化迈进和建立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对土地使用用途不加以管制,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土地用途管制成为当前土地管理改革的关键。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是不完善的土地市场与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冲...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晓东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全国土地调查结束后,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利用数据库。2008年2月7日颁布实施的《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峻  韦晶磊  
科技园区是新型工业经济的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园地。作为特殊的工业用地,科技园区的企业在取得优惠地价的同时,还会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种种举措显示了大陆发展高新科技的决心。长期以来,大陆工业用地主要采取协议出让方式。调查中发现,当前科技园区中出现了项目的实际用途与合同签订用途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对外出租、出售等经营性的行为,造成了土地资产的流失,同时也存在土地资源稀缺与浪费并存的局面,影响了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区工业用地的现状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工业用地用途变更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园区工业用地用途变更的相关调控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星涤  赵晓方  
研究目的:探讨矿粮复合区资源利用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途径。研究方法:根据科斯社会成本理论对矿业开发准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存在某种绝对的资源利用优先权,资源用途选择的法经济学标准是对资源利用机会、环境和社会成本效益的全面评价。研究结论:构建RSECBA评价体系,完善资源利用准入机制,创造非战略性矿产资源领域矿业权人与土地使用权人合作博弈的市场环境,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保证矿山土地复垦、环境恢复资金来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景刚  王岚  高艳梅  臧俊梅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户风险意识和农地非农用途流转倾向的考察,为此文章借助列联表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农户风险意识及用途变更预期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提供事实依据。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和土地流转协议形式分别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在土地非农流转预期情景下,农户参与意愿下降。这意味着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抑制了其土地流转意愿,这可能是当前土地流转困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在其土地流转决策中的作用因地域而异;规范和推广土地流转书面合同将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进程;土地流转用途变更预期并未显著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强  
问题甲公司通过拍卖取得一宗国有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用途为住宅。随后,甲公司将该宗土地抵押给银行,并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抵押登记。现在甲公司请求将该宗土地的用途转变为商住。对此,登记机构能否为其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解答对于已办理抵押登记的土地,能否办理用途变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判定:一、法律并未禁止抵押土地办理土地用途变更《土地管理法》第56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