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2)
2023(9488)
2022(7908)
2021(7420)
2020(5881)
2019(13407)
2018(13164)
2017(24504)
2016(13028)
2015(14732)
2014(14528)
2013(14715)
2012(14261)
2011(13484)
2010(13525)
2009(12493)
2008(12262)
2007(10636)
2006(9921)
2005(9435)
作者
(38396)
(32033)
(32019)
(30425)
(20519)
(15457)
(14359)
(12586)
(12475)
(11343)
(11274)
(10722)
(10499)
(10402)
(10284)
(9999)
(9444)
(9397)
(9092)
(8831)
(8346)
(7896)
(7584)
(7456)
(7235)
(7221)
(7053)
(6968)
(6551)
(6403)
学科
(67902)
经济(67848)
管理(30377)
(27525)
中国(24344)
方法(19751)
地方(19296)
(19100)
(18084)
企业(18084)
数学(17296)
数学方法(17213)
(17178)
环境(14701)
业经(13742)
(13730)
贸易(13715)
(13320)
(12958)
农业(12925)
(11661)
银行(11646)
(11528)
金融(11528)
(11506)
(11054)
地方经济(10862)
(10375)
(9490)
发展(9253)
机构
大学(190285)
学院(189715)
(89240)
经济(87734)
研究(80293)
管理(66250)
中国(63113)
理学(54879)
理学院(54093)
管理学(53395)
管理学院(53025)
科学(46798)
(44032)
(41299)
(38217)
研究所(37329)
中心(35117)
(33581)
财经(29514)
北京(29384)
(29171)
(29071)
经济学(29069)
(28184)
师范(27958)
(26996)
经济学院(25978)
农业(25873)
业大(25776)
科学院(25268)
基金
项目(120967)
科学(95602)
研究(91044)
基金(87917)
(77460)
国家(76847)
科学基金(63985)
社会(60148)
社会科(57082)
社会科学(57073)
基金项目(45352)
(44873)
教育(39621)
(38946)
自然(37738)
自然科(36681)
自然科学(36671)
自然科学基金(36011)
资助(35803)
编号(35110)
(33238)
成果(29337)
重点(28286)
(27735)
发展(27483)
(27031)
国家社会(26335)
中国(25964)
课题(25879)
(24741)
期刊
(108827)
经济(108827)
研究(65225)
中国(48325)
(32608)
科学(29092)
学报(28561)
(26452)
管理(25548)
农业(22943)
教育(21992)
(21806)
金融(21806)
大学(21467)
学学(19916)
经济研究(18356)
业经(17328)
财经(14992)
技术(14682)
问题(14274)
(13187)
(12865)
(12689)
世界(12622)
国际(11969)
资源(11781)
经济问题(9154)
技术经济(9077)
图书(9009)
科技(8552)
共检索到314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旭东  谢俊奇  李双成  邱扬  
研究目的:梳理总结国内外土地生态学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总结法。研究结果:国际土地生态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后期的土地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二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土地类型研究为标志的早期发展时期,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以土地生态评价研究为标志的土地生态学近期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蕴含着丰富的"土地生态"思想,中国现代土地生态学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方面,以后逐渐向土地生态评价方向发展。系统开始土地生态学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伴随着国际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评价、土地生态承载能力评价、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等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旭东  谢俊奇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土地生态学研究进展,思考中国土地生态学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和土地生态管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结论:推进土地生态学发展要加快构建土地生态学知识体系,加快提升土地生态评价技术方法,加快推进面向国家战略和决策需求的土地生态学实践应用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旭东  谢俊奇  
研究目的:阐述中国土地生态学的某些基本问题,总结土地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发展建议,为推动土地生态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景观生态学相比,土地生态学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中国土地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生态结构与变化、土地生态评价等领域,在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护等应用领域研究较少。(3)土地生态学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加强重要基础理论研究并逐步建立土地生态管护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宁  梁雄健  
本文系统回顾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作了对比,分析了组织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之间的异同,提出借鉴组织生态学的成果拓展企业生态学理论,增强企业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晶  许坚  
2008年4月26日至27日,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土地学会承办的第18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本期沙龙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学学科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有关土地科学和生态学方面的20多位中青年专家参加了研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国勤  
农业生态学不仅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作用机理、变化规律及调节控制的生态学重要分支学科,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全面了解国外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建设,本文从国外农业生态学学科发展历程入手,将国外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发展划分为形成与产生期、发展与完善期、开拓与创新期三个时期,对国外每一时期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发展概况作了简要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上官周平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发展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上官周平植物生理生态学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生态学几个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植物取得资源以及将资源用于生长、竞争、生殖和保护的结构和生理机理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生态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凤  赵红  周庞  
在生态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物种偶然迁入到另一个原来并不存在该物种的新区时,群落中则因一个适应性强的种的嵌入,将使该群落中在生境梯度上有共同资源要求的相邻种,不得不向生境梯度较不适合的方位扩展。资源的共同要求越相似,向外扩展的趋势越明显,侵入种的优势越强,其近邻种向外偏移越显著,如果侵入种很弱,则它就不能定居下来。如图1,介于上下两曲线图中间的横线,上列表示新种4未侵入时各物种种群适应区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纬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按照生态学观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生物环境内部、文化环境内部、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和谐的关系之上,发展应当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庆倩  朱其锋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既是重要的个体存在,又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子。成长环境对教师职业发展和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教育生态学视角对教师成长环境进行了界定,对教师成长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责任感,强化对教师知识资本的积累,优化教师工作学习的校园环境,注重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的培育,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等方面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优化教师成长环境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静  
在分析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育生态学提供了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野。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层次入手,分别对教师个体、学校群落以及教师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失衡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生态学建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力的对策,包括积极调整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位,科学维护教师专业发展生态链,稳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承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桐桐  张蓓蓓  姚仙竹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教育进步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发展中的个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从不同层级的环境系统角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现实问题和理论诠释,本文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了策略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家恩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住区环境因子对人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苧萱  
山东沿海居民世世代代靠海生活,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丰厚的海洋物质和精神文明。但当前,许多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人类和海洋的未来发展无疑依赖于两者的和谐共处,海洋文化的生态学走向将更加明晰,也更加需要用新型的海洋文化来阐释新海洋世纪的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海洋生态观。文章梳理了山东海洋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把握了山东海洋文化的生态学走向,提出加快山东省海洋文化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期指导未来区域和国家海洋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建设海洋强省和海洋强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