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69)
2023(19861)
2022(17123)
2021(15611)
2020(13167)
2019(29982)
2018(29528)
2017(56725)
2016(30969)
2015(34567)
2014(34340)
2013(33811)
2012(30784)
2011(27886)
2010(27609)
2009(25033)
2008(24553)
2007(21395)
2006(18747)
2005(15887)
作者
(90222)
(75378)
(74598)
(71053)
(47498)
(36176)
(33700)
(29535)
(28685)
(26634)
(25499)
(25430)
(24007)
(23454)
(23223)
(23130)
(22566)
(22264)
(21731)
(21355)
(18727)
(18209)
(18167)
(17127)
(16833)
(16597)
(16582)
(16522)
(15171)
(14845)
学科
(121855)
经济(121687)
管理(93511)
(83683)
(69777)
企业(69777)
方法(55887)
数学(48893)
数学方法(48259)
(34637)
(33051)
中国(33047)
(28678)
业经(27085)
(24805)
地方(24605)
环境(23784)
农业(21806)
(21140)
财务(21052)
财务管理(21011)
(20921)
贸易(20913)
(20281)
企业财务(19968)
(19524)
理论(19358)
技术(18933)
(18328)
(18162)
机构
大学(436033)
学院(434371)
(171021)
管理(170273)
经济(167287)
理学(148136)
理学院(146444)
研究(144905)
管理学(143660)
管理学院(142875)
中国(106434)
(92554)
科学(92469)
(79582)
(76278)
(72276)
业大(70212)
中心(66505)
研究所(66208)
财经(63863)
(63290)
农业(59941)
(58202)
北京(57463)
(55845)
师范(55170)
(53484)
经济学(52258)
(50578)
财经大学(47732)
基金
项目(307808)
科学(241365)
基金(224153)
研究(218253)
(197997)
国家(196441)
科学基金(168255)
社会(138614)
社会科(131383)
社会科学(131349)
(120226)
基金项目(119557)
自然(111829)
自然科(109177)
自然科学(109146)
自然科学基金(107147)
(101841)
教育(100353)
资助(91452)
编号(87024)
重点(69521)
成果(68734)
(67232)
(64789)
(63765)
课题(60159)
创新(59706)
科研(59502)
国家社会(57519)
教育部(57268)
期刊
(181463)
经济(181463)
研究(121856)
中国(83630)
学报(75545)
(68506)
科学(66989)
(61404)
管理(60583)
大学(57042)
学学(54054)
农业(46624)
教育(44216)
技术(36820)
(33963)
金融(33963)
财经(30919)
业经(30331)
经济研究(28478)
(26483)
问题(24994)
(23845)
(21870)
科技(21760)
图书(20587)
资源(20268)
业大(19922)
技术经济(19864)
理论(19158)
现代(18673)
共检索到62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成林  周峰  胡雪萍  
为分析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六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能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总体上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生态效率的增长,但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差别明显。其中直接效应为正,一个城市提高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的努力将有效促进自身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中心城市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直接促进其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提升0. 011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周边地区同时提高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的举动将严重抑制中心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在现行环境监察机制及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下,周边地区同时提高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的努力可为中心地区的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诱使中心地区策略性地降低其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发展水平,触发显著的区域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博弈,最终抑制中心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周边地区土地生态利益分配制度的社会公众利益偏向程度同时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心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下降0. 12个百分点,约为直接效应的十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成林  胡雪萍  
为考察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笔者沿着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分析路径,利用2004—2013省域面板数据,采用DEA超效率模型对城市土地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综合测定,并运用普通面板和门限面板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区际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对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出让金收益占比和税收占比均显著地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同环节的土地税收分配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调节作用存在着方向性差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钟成林  陈紫燕  胡雪萍  
为分析环境税收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影响,综合采用SBM-Super-DEA模型和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税收制度总体上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但不同性质的环境税收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别,其中专门性环境税收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综合性环境税收制度却显著地抑制了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生态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税收制度的功能结构偏差是导致上述差异的直接原因,而征税对象对封装在不同环境税收制度内部的低碳政策意图的解析能力的不同是诱发上述差异的内在根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锐  
中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研究张锐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国家是城市经济的唯一主体,由于不存在城市土地产权的分离,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特别是“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之一。通过从"公共利益"的认定、利益分配理念与制度建设历程、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土地发展权的设置等方面研究英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认为明晰"公共利益"内涵、加强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试点土地发展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是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应有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在国内土地收益分配涉及的四类利益主体中,地方政府占据收益分配的较大份额,农民(集体)和市民获得一次性补偿,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财富迅速膨胀,金融机构分享土地金融中高额收益,逐渐呈现出阻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推动土地收益分配实质性变革,一是推行土地年租制度,统一管理国有土地;二是破解土地财政依赖,形成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土地换社保",加速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俊  于海燕  
本文系统分析了英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本制度及其具体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特点,并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借鉴之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具有显著的财政动因和财政路径依赖特征,是中央、地方政府及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这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举足轻重,影响着制度的演进和绩效。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需要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基础上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纳入地方预算,打破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路径;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配套的政绩考核体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海霞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转型,让社会大众心理失衡,从而引发诸多社会矛盾。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改变现有不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尽快制订和实施体现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和保障制度,建立起利益调节机制,使所有社会成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都能共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而利益分配领域各种矛盾联系在一起,表面为经济问题,但其实质与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交错在一起。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单靠地方和部门层面的探索很难有实质性进展,而更需权威部门的制度性"顶层设计"。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举  李峰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欧盟为解决碳排放权过剩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对碳排放权总量确定、分配形式、分配方法、核算标准、存储机制、抵消机制、调控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初步形成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行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进我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应设定科学的碳排放权总量目标,制定合理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完善相机抉择的碳排放权调控体系,推行统一的碳排放权灵活履约机制,设立长效的创新支持计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小红  郭忠兴  陈兴雷  
"农地保护"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的产权缺失是农地保护外部收益产生的根源。为此,增设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是降低农地保护效率损失的有效措施;将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界定为农户所有是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较优策略;国家作为第三方介入可以保证农地保护外部收益权的实现,最终使得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这种公共物品的配置尽可能地达到帕累托有效率。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分配机制包括三部分,即税收及补偿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一分配机制对农地保护外部收益进行有效分配,可实现农地保护外部收益的内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来友  仇童伟  周冬  石晓平  马贤磊  
研究目的:利用江西省东北部丘陵山区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T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2)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内,老年劳动力比年轻劳动力具有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在非农就业水平较低的村庄内,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短期内,丘陵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并不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急剧下降,当前亟需通过引导长期从事兼业生产的年轻农户退出土地和提高年轻的务农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以提高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涛  徐瑾  
我国土地因收益和收益主体的差异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分配格局,政府间、政府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者间的收益分配显失公平,土地市场效率低下。市场结构模型与分权模式的剖析表明,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缺陷主要源于土地市场的双轨制和财政分权模式。双层市场结构与政府间的目标偏离要求创新土地收益分配制度,重新定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宁宁   王勤升   冯尊  
聚焦数字生态视角,使用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兼顾整体与个体效应,从关联性、动态性和聚集性视角探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整体网络和个体网络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明显提升碳排放效率网络的指标性能,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发达型、资源型城市在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能力较大。(2)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无标度性质和小世界性质表现不显著,同时东南沿海与华北地区的核心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加,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渐成熟,局部聚集性明显加强。(3)从影响因素来看,互惠性对网络呈正相关;智慧人才对网络的影响最显著;智慧环境、智慧经济和智慧科技的发展对碳排放效率有改善作用,但存在周期性变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规律性不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