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8)
2023(19316)
2022(16779)
2021(15468)
2020(13325)
2019(30873)
2018(30560)
2017(59464)
2016(32353)
2015(36791)
2014(37001)
2013(36651)
2012(33735)
2011(30381)
2010(30763)
2009(28627)
2008(28033)
2007(24930)
2006(21756)
2005(19276)
作者
(95273)
(79897)
(79311)
(75699)
(50680)
(38469)
(36139)
(31481)
(30213)
(28557)
(26972)
(26920)
(25461)
(25273)
(24725)
(24653)
(23897)
(23521)
(22855)
(22824)
(19929)
(19806)
(19473)
(18174)
(17974)
(17735)
(17647)
(17614)
(16316)
(15716)
学科
(145331)
经济(145179)
管理(93638)
(88472)
(73168)
企业(73168)
方法(64493)
数学(56431)
数学方法(55590)
(36194)
(35640)
中国(33761)
(32867)
业经(29473)
地方(29076)
农业(24565)
(24217)
理论(23227)
(22968)
贸易(22958)
(22182)
(22007)
财务(21914)
财务管理(21867)
环境(21674)
(21324)
企业财务(20702)
技术(19069)
(19002)
银行(18936)
机构
大学(469853)
学院(469593)
(191564)
经济(187387)
管理(182643)
理学(158397)
研究(157592)
理学院(156577)
管理学(153370)
管理学院(152543)
中国(116036)
(99830)
科学(99295)
(86005)
(80574)
(78339)
研究所(73556)
业大(71627)
中心(71222)
财经(69377)
(69294)
北京(63009)
(62872)
(61570)
农业(61327)
师范(60981)
经济学(58441)
(56977)
(55575)
经济学院(52484)
基金
项目(317535)
科学(248640)
基金(229623)
研究(228033)
(200795)
国家(199147)
科学基金(170573)
社会(143025)
社会科(135379)
社会科学(135342)
(124700)
基金项目(121185)
自然(112565)
自然科(109877)
自然科学(109846)
自然科学基金(107852)
教育(106163)
(104765)
资助(96424)
编号(92862)
成果(74967)
重点(71406)
(69605)
(67375)
(65084)
课题(64321)
科研(61078)
创新(60712)
教育部(59423)
大学(59177)
期刊
(211718)
经济(211718)
研究(134597)
中国(88582)
学报(76542)
(70165)
科学(69914)
(67262)
管理(65959)
大学(57523)
学学(54548)
教育(49669)
农业(48021)
技术(42570)
(36614)
金融(36614)
经济研究(34630)
财经(34209)
业经(33559)
(29328)
问题(27046)
(25006)
统计(24333)
技术经济(24265)
(22481)
图书(21833)
(21733)
科技(21359)
理论(21104)
商业(21055)
共检索到682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茂钢  王克强  刘红梅  
本文首先构建了引入土地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自适应半参数回归模型对土地生态价值与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企业的生产过程对土地生态功能破坏严重,土地生态价值降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会加大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同时居民在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增强,土地生态资本积累增加,这会促使土地生态价值有所增加。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建立土地生态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增加土地生态资本积累,提升土地生态价值;将提升土地生态价值的目标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彦菁  孙丽江  
文章选取1978~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均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短期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后者是前者产生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秀峰  周文博  
基于VAR和VEC模型,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首次把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虑它们的动态关系。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增长(FWY)与经济发展(GDP)、居民生活水平(RJSR)提高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FWY、GDP和RJSR的VEC模型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偏离不大;GDP是FWY、RJSR的Granger原因,FWY也是GDP、RJSR的Granger原因,其他因果关系不成立;脉冲响应曲线表明FWY、GDP对FWY、GDP、RJSR冲击长期都有正效应,且方差分解表明FWY长期对FWY...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通过分析湖北省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内生变量的VEC模型,并分析了三个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文章的研究认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离最优收入份额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系统偏离长期均衡值时,系统存在着自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弱;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也存在着冲击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可人  韦廷柒  
本文运用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1998~2012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缩小作用,但是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不一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也存在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推动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缺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效果,同样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成杰  华伟  
本文基于土地的稀缺性,通过对土地的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来探讨对土地的最优利用。中心议题是考虑如何在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上考虑土地的以上二重性,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资源利用的帕累托最优。本文基于广义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资本来构造最优经济增长模型,希望能够得出一点土地最优利用的有意义的见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颖  
文章运用水平差异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由于耗竭性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揭示了代表性消费者心理贴现率、污染强度变化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所满足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王健  
研究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揭示能源强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并基于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不断降低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广义上的倒的提升有度,保持最优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可有效抑制负面效应U的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率发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志梁  
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中部A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动态关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推动A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王健  
研究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揭示能源强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并基于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不断降低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广义上的倒的提升有度,保持最优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可有效抑制负面效应U的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率发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杰  
目的:分析政府健康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探讨政府健康支出比例的最优决策。方法:基于家庭与政府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理论模型的推导和数值分析。结果:政府健康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的关系,其临界值的最优比例取决于健康的产出贡献份额、生产性资本的产出贡献份额以及政府健康支出的健康贡献份额的大小。结论:政府应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健康支出的比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战明华  
The flowing of foreign capital is related with the economic security of one countries.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the foreign capital to the domestic economic is often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So it is important to a analysis the foreign capital economic growth effect.Based on the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this paper first districts the three cases of the foreign capital impact and give the three factors of the foreign capital affecting to the economic path.The using the sample data of China,we analyze the three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hree factor effets are all positive,which means that the foreign capital utility of China is efficiency.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储蓄率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情况,关于结构调整方面基本可分为九大类,储蓄率分为下降和上升两类。这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利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玉珍  许正中  
在对经济增长投入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经济内生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选取科学合理、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模型。对同一准则层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筛选,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检验保证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关联性,最终建立包括传统要素和内生要素在内的多要素计量经济模型,对河南经济内生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存量、经济结构、制度等内生经济增长因素对河南经济增长作用较小,对经济增长有较强乘数效应的教育提高幅度也很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