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2)
2023(16003)
2022(13962)
2021(13229)
2020(11016)
2019(25551)
2018(25297)
2017(49082)
2016(26499)
2015(30080)
2014(30046)
2013(29423)
2012(27148)
2011(24294)
2010(24255)
2009(22219)
2008(21753)
2007(19161)
2006(16968)
2005(14596)
作者
(76342)
(64256)
(63317)
(60339)
(40599)
(30834)
(28780)
(25370)
(24382)
(22702)
(21968)
(21558)
(20096)
(20078)
(19457)
(19443)
(19193)
(18912)
(18396)
(18067)
(15852)
(15708)
(15535)
(14836)
(14326)
(14231)
(14210)
(13891)
(12836)
(12761)
学科
(110241)
经济(110108)
(79510)
管理(72933)
(57951)
企业(57951)
(49963)
方法(48881)
数学(42610)
数学方法(41968)
农业(33148)
中国(27282)
业经(26853)
(25765)
(23858)
地方(23056)
(20249)
(18561)
贸易(18552)
(18022)
理论(17120)
技术(16784)
环境(16630)
(16023)
(15740)
(15710)
财务(15663)
(15644)
财务管理(15622)
(15186)
机构
学院(375435)
大学(374503)
管理(151163)
(148206)
经济(144978)
理学(131495)
理学院(130044)
管理学(127509)
管理学院(126850)
研究(123313)
中国(93515)
(79792)
科学(78420)
(76478)
(64676)
业大(62396)
(61643)
农业(58866)
中心(58627)
研究所(56310)
(55222)
财经(52496)
(50155)
师范(49704)
北京(49635)
(48011)
(44538)
(44212)
经济学(43036)
经济管理(40750)
基金
项目(261997)
科学(205804)
研究(191403)
基金(190122)
(166325)
国家(164716)
科学基金(141401)
社会(119875)
社会科(113166)
社会科学(113129)
(102288)
基金项目(101571)
自然(92672)
自然科(90473)
自然科学(90451)
自然科学基金(88804)
教育(87237)
(85476)
编号(79459)
资助(77727)
成果(63218)
重点(57923)
(57680)
(55897)
(53826)
课题(53149)
创新(50183)
科研(50060)
教育部(49061)
国家社会(49052)
期刊
(165273)
经济(165273)
研究(105604)
(76001)
中国(73227)
学报(61826)
科学(57559)
管理(52294)
农业(51764)
(48093)
大学(47925)
学学(45329)
教育(40468)
技术(33331)
(32065)
金融(32065)
业经(32026)
(24874)
财经(24758)
经济研究(23230)
问题(22832)
(21105)
(20018)
图书(19716)
资源(18632)
科技(18478)
技术经济(18187)
理论(17529)
业大(17211)
现代(16737)
共检索到546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琴  费灿亚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效率高、资本投入低,是适合当前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然而,在进一步发展这一农业主体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如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成本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也影响了经营者的扩大再生产意愿。为此,本文基于无锡地区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现状,通过交叉列表分析考察了当前家庭农场经营者不同持续经营意愿的分布状况,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勇  蒋黾  
在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违约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也影响了家庭农场的长期投资经营。为此,在分析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及其双方续约意愿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双方续约意愿模型,分析了制约流转双方续约意愿的原因,提出促进流转双方续约意愿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相关部门可通过加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流转社会支持度、增强流转合同约束力、提高土地流转满意度等方面,提高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双方续约意愿,进而提高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雯  张杰  王建康  
本文以陕西省19个县27个乡镇的413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意愿为因变量,以反映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特征、环境特征、政策保障与支持5大类因素的23个具体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土地特征和政策保障与支持对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决策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机械化水平、土地租金水平、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支持力度3个显著影响因子上,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兰勇  蒋黾  杜志雄  
当前,农地流转期限普遍较短、流转合同不规范、合同违约率高等问题导致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不稳定,严重抑制了家庭农场主对流入土地的长期投入。因此,如何引导农户向家庭农场长期稳定地流转土地,成为推动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湖南省498家农户土地流转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续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农户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续约意愿模型中,行为态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观行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②在农户行为态度方面,农户对土地流转预期收益越有信心,或农户对家庭农场上一轮土地流转行为越满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的行为态度越能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续约意愿的形成;③在主观行为规范方面,当农户感知到来自周围的人特别是亲人对农户续约的支持态度越强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主观行为规范越能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续约意愿的形成;④在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农户对农户禀赋和环境禀赋两方面的感知会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续约意愿的形成,其中户主工作性质和上一轮流转期限影响最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获得适度规模、集中成片的土地是家庭农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政策下,家庭农场主对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起来的土地仅享有债权性质的经营权,如果农户在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届满时选择不续签合同,那么,家庭农场主轻则面临"钉子户"问题,重则丧失全部土地而破产。因此,地权稳定性是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届满续期时,家庭农场主和农户都有各自的潜在利益诉求,土地流转合同续期能否实现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利用博弈模型法,基于研究假设条件,建立博弈收益函数,挖掘不同主体在土地流转合同期满续约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冲突表现及矛盾根源,推算出预期社会效果成为均衡策略时需要满足的前置条件。研究发现,最终的均衡策略既要满足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需求,又不能让农场主的用地成本负担过重。故而,通过签订土地流转收益动态调整型合同,在家庭农场主和农户之间构建起"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使得农户决定续签土地流转合同与否和收益的增量挂钩。因土地流转收益存在着"阈值",因而还应考虑家庭农场主的投资回收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熊彬雁  易朝辉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农民分化与家庭农场成长过程中农地关系的演变,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内部动力的形成及作用机制,探讨现实中动力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农地流转发生和家庭农场发展的危害。结果表明,农户土地供给动力和家庭农场土地需求动力的同时存在是流转交易发生的重要基础。农地流转交易的发生还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需动力要有足够的强度,二是交易成本一定要足够的低。外部动力来源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地方政府的机制创新和村集体的实践创新等,是强化内部供需动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地顺利流转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外部动力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和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有效增强内部动力,科学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调研发现,外部动力不足、过度和失当的情况在现实中同时存在。它们分别通过影响内部动力从而导致家庭农场发展总体偏慢、部分地区出现大跃进、部分地区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政府应通过科学构建外部动力来合理调节内部动力,确保土地流转动力机制的充分平衡运行。一是要从消除流转农户后顾之忧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两个方面强化供需动力,破解整体动力不足问题;二是要应尊重市场规律,正确定位角色,避免过度推动土地流转;三是要将重点放在夯实基础和科学补贴上,防止动力失当带来家庭农场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琴  王建华  赵利梅  
家庭农场具有资本投入门槛低、生产效率高、经营方式转变灵活等特点,是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条件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但受资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生产率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无锡市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状态,探讨了家庭农场规模效率相对充分而技术效率不足的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先行、技术推动、规模运作、服务支撑"的"四轮驱动"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琴  王建华  赵利梅  
家庭农场具有资本投入门槛低、生产效率高、经营方式转变灵活等特点,是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条件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但受资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生产率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无锡市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状态,探讨了家庭农场规模效率相对充分而技术效率不足的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先行、技术推动、规模运作、服务支撑"的"四轮驱动"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优化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瑞铭  郑毓岚  钟华  张瑞中  
[目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最有效的经营模式之一,已成为引领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是都市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衡量和确定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性尤为重要。[方法]以厦门市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资本投入、农业收入、农场主家庭劳动力人数、长年雇工人数、农场主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次数作为分析变量,对从事蔬菜专业、水果专业、多功能经营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蔬菜专业、水果专业家庭农场和多功能经营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分别为1.54、4.50、3.56hm~2。[结论]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并未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不能盲目推进统一标准的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最后,文章从厦门市角度提出加快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扶持政策,加大技能培训等政策建议,以此引导发展土地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房桂芝  包乌兰托亚  江文斌  
近几年来,家庭农场吸引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家庭农场有着自身的生产优势,是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但目前土地流转困难、资金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因此,对策性研究成为学界的主流研究;而学术界在是通过土地国有化还是私有化来解决土地流转难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未来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应以多学科的视角,立足中国国情,探讨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本文利用湖北21镇97村3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报酬原理与风险期望效用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北农户扩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有48.6%的农户有扩大现有经营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户主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非农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家庭承包地的总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农地租(或代)种行为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家庭农场优化发展,应在积极推进农地流转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农地的高效长效利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在重点分析家庭农场和经营型农户的定义与特征,以及经营型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化的机理基础上,基于川渝地区876户经营型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经营型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化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调查区域67.24%的农村经营型农户具有向家庭农场转化的意愿;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自有耕地面积、能成片租入土地、拥有农用车、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宣传、金融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等因素对经营型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化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土地租金对经营型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化的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