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3)
2023(3781)
2022(3084)
2021(3009)
2020(2538)
2019(5586)
2018(5717)
2017(11332)
2016(6306)
2015(6938)
2014(6875)
2013(7116)
2012(6751)
2011(6225)
2010(6385)
2009(6118)
2008(6028)
2007(5539)
2006(5033)
2005(4403)
作者
(18190)
(16405)
(15518)
(14692)
(9685)
(7774)
(6886)
(6317)
(6132)
(5547)
(5519)
(5392)
(5031)
(4915)
(4871)
(4729)
(4700)
(4667)
(4301)
(4260)
(4075)
(4008)
(3882)
(3748)
(3663)
(3656)
(3625)
(3394)
(3291)
(3213)
学科
(43827)
(30765)
经济(30728)
农业(29076)
(26292)
管理(11712)
业经(11473)
土地(11328)
农业经济(9685)
(9047)
农村(9040)
(8116)
方法(7695)
数学(7031)
数学方法(6984)
(6894)
(6726)
(6666)
劳动(6666)
中国(6554)
发展(6459)
(6455)
农业劳动(6283)
(6279)
企业(6279)
及其(6262)
地方(6219)
人口(6096)
收入(6088)
(5778)
机构
学院(93418)
大学(87221)
(42495)
(40476)
经济(39717)
管理(36832)
研究(32240)
农业(32068)
理学(31873)
理学院(31578)
管理学(31100)
管理学院(30969)
中国(27500)
业大(24200)
科学(20444)
农业大学(19775)
(18747)
(17192)
中心(16561)
(15458)
研究所(15401)
(14984)
(14831)
(14028)
经济管理(13873)
(12192)
科学院(11995)
财经(11668)
(11369)
(11260)
基金
项目(62227)
科学(48613)
研究(46884)
基金(44867)
(39307)
国家(38846)
科学基金(32751)
社会(30089)
社会科(27967)
社会科学(27956)
(25898)
(25696)
基金项目(24467)
编号(21164)
自然(20542)
(20044)
自然科(19881)
自然科学(19876)
自然科学基金(19499)
教育(18871)
资助(17081)
成果(15729)
(14690)
(14232)
(13554)
重点(13208)
(12935)
课题(12900)
(12393)
国家社会(12308)
期刊
(53972)
经济(53972)
(49712)
农业(33696)
中国(24490)
研究(23067)
业经(16699)
科学(16662)
学报(16144)
(14964)
农业经济(13317)
大学(13052)
农村(13000)
(13000)
学学(12849)
(11255)
金融(11255)
(9599)
问题(8908)
农村经济(8843)
资源(7786)
世界(7680)
(7595)
管理(7454)
经济问题(7386)
技术(6885)
社会(6518)
业大(6470)
社会科(6092)
社会科学(6092)
共检索到14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原芳  廖红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而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受到种种侵害,因此为了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探讨土地流转情况下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为:流转价格偏低,固定不变;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的农业用途被改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被侵犯等。其原因主要为: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民权益保护相关制度不完善;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的不当干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为了加强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的保护,需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归行政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并完善相关制度;减少乡镇府的不当干预,强化乡镇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指导与监管;培育县、乡两级土地流转市场化服务环境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为基础,对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农民利益的制度因素加以分析。鉴于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构建和创新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伟车  江洪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周伟车江洪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迅猛。以上海为例,1991—1994年间,上海郊区净减少耕地56.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6%,相当于1949—1990年41年间上海建设用地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银球  杨珑  
土地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土地流转谈判过程中,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户利益集团间的谈判行为是常见的法经济现象。文章借鉴谈判理论及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利益集团内农户之间以及不同利益集团内农户之间的谈判行为及由此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就保障农村土地流转这种利益分配机制提出了若干法律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屹  钱忠好  
本文在分析交易费用、产权公共域以及产权侵害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土地征用的实践,探讨了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交易费用产生土地产权公共域Ⅰ和公共域Ⅱ,农民组织谈判能力的缺乏导致农民无法有效获取公共域中的土地产权。要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就必须降低土地征用中非正常因素产生的交易费用、提升农民的组织谈判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华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和难点。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实质上就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收益的分配问题,即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问题。就此,本文从相关制度保护、征地过程保护和行为主体保护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宝玉  
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央明令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实际运作中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制性流转,并任意截留补偿,以地生财,与民争利。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造成了农民利益大量流失;而且也损害了政府形象,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雪群  杨钢桥  赵微  
目前中国的农地整理项目的运作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主要由政府出资和指导,农民作为主要的受益主体参与较少,被定位为项目决策的接受者,导致农民群体的真实利益诉求不能很好地显现出来,极大地影响了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该文试图通过对湖北省部分县市农地整理项目区域农民的随机调查,分析目前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农民的利益诉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益诉求"较强烈"的农民占的比例最大,达到36.60%;利益诉求"很强烈"和迫切的农民占到14.00%;诉求态度"一般"的农民比例为28.20%;利益诉求"较弱"的农民比例为18.70%;利益诉求"很弱"的农民比例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红彩  杨睿  
1.婚姻变动致使土地权益受侵害。一是因结婚失去土地。一般情况下,因结婚嫁到外村的妇女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权全部或者部分被村委会收回,或者被娘家的父兄等亲人占有,而嫁入婆家往往却分不到土地,形成了"娘家土地带不走,婆家没有土地分"的局面。从发展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村妇女丧失的不仅仅是土地承包权,还失去了与土地权益相关的分红权、征用补偿权等。二是因离婚失去土地。据调查,因承包地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其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违背中央精神和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即农民没有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职能错位,暗箱操作,以各种借口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价格低,农民不能从中受益;租期过长;等等。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稳定的大事,当务之急是遵循“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确定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公司化运作,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费和土地流转期限,以促进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立平  钟涨宝  
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和政治问题。征地制度的不合理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呼唤着征地方式的变革。土地入股作为征地方式的创新,可以维护失地农民利益,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与现实中的可操作性,是当前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必须注意适用条件,积极完善土地入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启臻  王念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薄弱环节。近期,我们对北京、河北、河南一些乡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集体工矿用地、原集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