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6)
2023(16964)
2022(14881)
2021(14079)
2020(11701)
2019(26948)
2018(26759)
2017(52291)
2016(28075)
2015(31702)
2014(31309)
2013(30679)
2012(27907)
2011(24966)
2010(24809)
2009(22948)
2008(22017)
2007(19516)
2006(17282)
2005(15040)
作者
(78881)
(65816)
(65153)
(61955)
(41440)
(31631)
(29690)
(25856)
(25065)
(23365)
(22460)
(22104)
(20469)
(20458)
(20082)
(20034)
(19609)
(19351)
(18883)
(18600)
(16109)
(16089)
(15881)
(15249)
(14772)
(14722)
(14633)
(14422)
(13227)
(12947)
学科
(110914)
经济(110789)
(80259)
管理(75833)
(58267)
企业(58267)
(50243)
方法(48773)
数学(42793)
数学方法(42146)
农业(33379)
中国(28689)
业经(27435)
(27253)
(26747)
(24151)
银行(24004)
地方(23572)
(23098)
(22548)
(19705)
贸易(19692)
(19131)
(18215)
金融(18211)
理论(17458)
(16868)
财务(16787)
技术(16760)
财务管理(16745)
机构
学院(387226)
大学(383676)
管理(154995)
(152880)
经济(149484)
理学(133963)
理学院(132552)
管理学(130023)
管理学院(129356)
研究(125852)
中国(101284)
(81112)
科学(78470)
(76823)
(68685)
(62487)
业大(62421)
中心(61007)
农业(59138)
(57597)
研究所(56719)
财经(55280)
(51306)
师范(50871)
北京(50452)
(50412)
(47372)
(45255)
经济学(44717)
经济管理(41587)
基金
项目(267689)
科学(210381)
研究(197996)
基金(193429)
(167726)
国家(166274)
科学基金(143384)
社会(123882)
社会科(116954)
社会科学(116922)
(105195)
基金项目(103172)
自然(93230)
自然科(91006)
自然科学(90985)
教育(90856)
自然科学基金(89275)
(87682)
编号(83473)
资助(79049)
成果(66243)
重点(59389)
(58853)
(57439)
课题(55715)
(55314)
创新(51547)
科研(51215)
国家社会(50402)
教育部(50364)
期刊
(169194)
经济(169194)
研究(112194)
(75916)
中国(74754)
学报(59962)
科学(56323)
管理(52219)
(51486)
农业(50719)
大学(46339)
(45438)
金融(45438)
学学(43822)
教育(42010)
技术(33666)
业经(33239)
财经(25959)
经济研究(24546)
(23971)
问题(23392)
(22076)
图书(20092)
(19398)
理论(19129)
科技(18163)
技术经济(17934)
资源(17933)
实践(17601)
(17601)
共检索到57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会萍  胡小云  惠怀伟  
本文利用对宁夏银北地区353户老年人农户调研数据,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宁夏银北地区老年人土地流转现状、生计现状,在量化研究老年人生计资本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老年人生计策略选择;最后,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对老年人生计结果及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老年人家庭土地流转比例较高,但是土地流转后减少了其生计资本;年龄和社会保障对老年人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会提高生计可持续性;土地流转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生计结果,但伴随着老年人人力资本的逐年降低,生计风险逐年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会萍  倪全学  杨绍艳  
宁夏银北地区土地流转日益活跃,形式多样,特别是以平罗县的土地信用社模式尤为突出。本文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平罗县225个农户进行调查访问,得到样本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转入和转出土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罗县,农村土地信用社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土地连片性和村庄的区位因素也从不同程度影响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黎毅  
在对陕西、宁夏两省区370户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产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户主性别、家庭人口、社会关系、土地经营规模和家庭人均收入都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着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融资意愿,从不同的土地经营规模视角对农户参与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及效果也不相同。未来,在提高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融资意愿上,各级政府应鼓励土地流转,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培训;金融机构应积极了解农户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合理进行产品服务调整,针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家庭实施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应加大产权抵押融资的宣传力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龙静  王静  
杨凌示范区较早地推行了土地流转改革,当地农户的借贷行为在此背景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收集整理关于农户借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借贷发生比例及借贷金额均有异于以往研究,耕地面积和支出收入比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也呈现正向显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青  徐勇  李扬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黄土高原自实施生态退耕政策以来备受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通过构建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模型,对农户可持续生计效益进行了分级评价,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效益差异。结果表明:①具有较高可持续生计效益指数的农户生计收入构成趋向于多元化,不同生计策略收入所占比重也趋向平均化,而生计效益指数较低的农户主要依赖于外出打工、卖粮菜等个别生计策略;②各类型农户的人均生计效益指数和人均年收入排序呈现出:发展果园型>做小生意型>外出打工型>大棚种植型>舍饲养殖型。基于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并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4种黄土高原未来生计策略:①推进人口城镇化,有序引导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外迁;②促进农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③拓展生计策略,增强收入来源多样性;④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非农生计可持续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省10县的调研数据,通过PSM模型和基尼系数的测算,综合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收入水平来看,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的农户高26.11%;从收入结构来看,转入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转移性收入显著降低;而转出户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经营收入显著降低;转入户和转出户的非农务工收入均没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收入差距来看,土地流转加剧了农户内部收入的差距,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基尼系数较流转前分别提高了49.83%和24.93%。由此说明推进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一个新途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玉婷  潘友菊  徐国良  
随着“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更多的非集体成员可以进入到农业生产行业,农业经营主体正在经历着剧烈的转型。多元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必将对我国的乡村农地利用、农业生产和社会形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依据长江中下游的农户田野调查资料,探究“三权分置”后的农户分化,以及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逻辑,主要研究结论有:(1)“三权分置”时期的农户划分为农业经营主体(资本农场、家庭农场、种田大户、传统农户)和离农主体(务工经商农户、农业雇工和赋闲农户);(2)“三权分置”时期规模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中层农户逐渐消失,下层小农萎缩和降级,贫富差距逐渐拉大。(3)“三权分置”时期国家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远远超过了小农主体,内生型家庭农场的雏形——种田大户的利益被忽视,“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目标和乡土实践出现了偏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本文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农村地区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因素不尽相同: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及构成、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和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等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辉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是考察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多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较高,农户经营农地最优规模效率的最优规模出现在5-15亩之间,占规模最优总户数的74.65%;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纯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农户经营农地的最优纯技术效率的最优规模出现在5亩以下,占规模最优总户数的72.73%;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综合效率还处于初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骆东奇  周于翔  姜文  
研究目的:探明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影响因素和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保障,了解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户主的文化程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也越高;离城镇或交通线路近,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高;土地流转实现形式主要是自己联系、承租人联系和集体组织;土地转让后的生活保障主要靠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的期望收益平均在540元/亩,土地流转方式以免费送给亲戚和租给他人或企业为主,土地流转的时间以1—2年为主,土地流转的管理方式希望通过集体组织管理。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流转受农户家庭收入、农户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影响;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力  陈浩  曹亚  
基于中国中部地区6省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已婚、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职业技能、家庭耕地少、居住地在偏远乡村的农民工倾向跨省流动。与省内就业相比,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行业,但是,其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有待改善。联系当前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和劳动力趋于短缺、农民工回流加速的背景,本文认为,应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结构调整,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皮泓漪  张萌雪  夏建新  
基于379户退耕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机会成本法、生态足迹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估算了基于农户直接经济损失、实际损失及受偿意愿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标准。机会成本测算结果表明农户2000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478和4350元/hm~2;生产性生态足迹变化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8和2016年的补偿标准分别为2255、3231和4548元/hm~2;而农户受偿意愿则略低于前两种补偿标准,为3667元/hm~2。据此,样本区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经历了"超额补偿—补偿不足—零补偿"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亦处于超额补偿阶段。因此,应考虑价格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补偿标准的可变性,寻找农户角度与政策可接受度之间的平衡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俞剑  李扬  温亚利  贺超  
全面确权到户后,农户家庭林业经营支出直接关系到全面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辽宁、甘肃、陕西、江西、湖南、福建和云南等7个省3500户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和家庭、林地状况和政策3个方面的12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户获得各类补贴总金额、家中是否存在林权纠纷、是否参加联户经营、家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占家庭总林地的比例、农户留守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可用于林业投入的总资金、林地块数等8个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俞剑  李扬  温亚利  贺超  
全面确权到户后,农户家庭林业经营支出直接关系到全面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辽宁、甘肃、陕西、江西、湖南、福建和云南等7个省3500户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和家庭、林地状况和政策3个方面的12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户获得各类补贴总金额、家中是否存在林权纠纷、是否参加联户经营、家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占家庭总林地的比例、农户留守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可用于林业投入的总资金、林地块数等8个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确权到户工作、建立产权保护制度、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简化并宣传采伐指标申请制度、加强补贴扶持力度以及扩大林业科技服务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曼  甘臣林  梅昀  陈银蓉  
农户是农地流转最直观的感受者,农户生计满意度是农户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生计变化做出的主观评价,是农地流转绩效的终端评价。从农户生计视角研究农地流转绩效并诊断其障碍因子,对于改善流转绩效、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自然、人力、物质、金融、社会、心理、政策7个维度构建满意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主要流转模式进行绩效评价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区的流转绩效水平一般;②影响农地流转绩效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资本、自然资本和心理资本;③影响农地流转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次为:对尊重个人流转意愿的满意度(PS_1)、对流转后农地质量变化的满意度(N_1)、对政府农地流转政策监管服务工作的满意度(PO_4)。可见,在推动农地流转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绩效水平,政府应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健全流转制度和流程,规范管理机制,防范流转土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