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6)
- 2023(15669)
- 2022(13383)
- 2021(12617)
- 2020(10797)
- 2019(24733)
- 2018(24737)
- 2017(47758)
- 2016(25977)
- 2015(29350)
- 2014(29019)
- 2013(28473)
- 2012(25731)
- 2011(23133)
- 2010(23250)
- 2009(21886)
- 2008(21397)
- 2007(19105)
- 2006(16421)
- 2005(14169)
- 学科
- 济(107467)
- 经济(107365)
- 业(78829)
- 管理(72108)
- 企(57930)
- 企业(57930)
- 方法(50123)
- 农(49378)
- 数学(44515)
- 数学方法(43781)
- 农业(32584)
- 财(26678)
- 业经(26300)
- 中国(25247)
- 学(21926)
- 制(20313)
- 地方(19633)
- 贸(18987)
- 贸易(18980)
- 易(18466)
- 务(16973)
- 理论(16926)
- 财务(16904)
- 财务管理(16864)
- 技术(16245)
- 企业财务(15923)
- 策(15507)
- 银(15083)
- 银行(15041)
- 和(15007)
- 机构
- 学院(366717)
- 大学(359032)
- 济(145445)
- 管理(144408)
- 经济(142339)
- 理学(125529)
- 理学院(124252)
- 管理学(121709)
- 管理学院(121059)
- 研究(116047)
- 中国(89418)
- 农(77649)
- 京(74488)
- 科学(74159)
- 财(64280)
- 业大(61607)
- 农业(60359)
- 所(58790)
- 中心(56313)
- 江(55265)
- 研究所(53619)
- 财经(51629)
- 经(46877)
- 范(46353)
- 师范(45864)
- 北京(45526)
- 州(43698)
- 经济学(42934)
- 院(41647)
- 经济管理(39966)
- 基金
- 项目(250350)
- 科学(196936)
- 研究(181054)
- 基金(180946)
- 家(158293)
- 国家(156967)
- 科学基金(135158)
- 社会(113279)
- 社会科(107051)
- 社会科学(107017)
- 省(100843)
- 基金项目(96051)
- 自然(89536)
- 自然科(87421)
- 自然科学(87401)
- 自然科学基金(85785)
- 教育(84307)
- 划(83440)
- 编号(75458)
- 资助(74230)
- 成果(58988)
- 重点(56326)
- 部(54823)
- 发(53859)
- 创(52666)
- 课题(51107)
- 创新(49127)
- 科研(48608)
- 教育部(46466)
- 大学(46434)
- 期刊
- 济(158812)
- 经济(158812)
- 研究(95780)
- 农(76464)
- 中国(70360)
- 学报(58052)
- 科学(54709)
- 农业(51760)
- 财(50791)
- 管理(48935)
- 大学(44278)
- 学学(42295)
- 教育(36321)
- 技术(34025)
- 业经(32848)
- 融(31864)
- 金融(31864)
- 业(26630)
- 财经(24299)
- 经济研究(23720)
- 问题(22073)
- 经(20815)
- 版(19572)
- 统计(18907)
- 技术经济(18324)
- 策(17541)
- 资源(17495)
- 科技(16953)
- 商业(16766)
- 世界(16061)
共检索到52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灿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流转绩效提升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农地规模流转绩效产生原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本量利分析模型,规模经营净收益与流转规模、产量、价格、变动性成本、固定性成本5个变量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并可以此模型来确定流转规模的盈亏临界点和最适度点,从而发现农地规模流转绩效的形成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汉成 关江华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在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所引发的土地流转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分别从土地制度、农户分化、产业结构、土地价格以及城镇化五个维度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尊重农户意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引导城镇化有序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丹 张广胜 孙占祥 刘宇航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以2013年辽宁省新民市和大洼县358个种粮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种粮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家庭务农人口数、平均在家务农时间、人均种粮收入等都会对种粮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多元Logit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在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成为客观事实。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思想,通过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从合约激励角度推演出三种典型的合约形式,即"固定工资+过程监督"、"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固定工资+收益分成+事后主(客)观评估"。进一步地,本文借助经验素材证实了上述合约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雇佣采茶情景下,采用"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会导致采茶工、茶农和社会三方出现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优于"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跃 彭华 高超华 杨祥禄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分析,总结提炼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重点阐释了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快劳务输出、强化农地流转服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农地流转管理和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农地流转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规模经营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禄峰 吴倩 魏明
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持乡村秩序稳定为目的,从政策维度、速度维度、面积维度和模式维度探讨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契合了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领乡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实现"内卷化"的小农经营向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利于充分就业、社会安定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适度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梅建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媛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采用国际间水稻种植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农地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种植中,农地规模与农地产出显著相关,但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其结构突变点分别为34公顷和113公顷:在农地规模小于34公顷时,两者显著正相关,当农地规模扩大至113公顷后,两者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从追求农地产出效率的角度看,水稻种植的适度经营规模为劳均34公顷。此外,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农地适度规模集中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鲁莎莎 刘彦随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和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利用山东省利津县137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基于风险厌恶理论和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进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利津县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利津县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强烈,64.86%的农户选择农地规模经营的生产决策;②户主就业类型、农地租赁行为、农地资源禀赋、收入非农化程度是影响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就业非农化程度越高、收入非农化比重越大、农地资源越为匮乏,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越弱;已经发生农地租赁行为的农户,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相对较强;③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为22.2亩,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65.02%。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家庭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创新机制和政策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
关键词:
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 农用地 利津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娟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遵循同样的决策策略,即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此策略下,即使经营土地的资本投入产出比很高,但差异性的家庭资源禀赋(劳动力、承包面积、资本)产生了不同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而在既有决策模式下,机会地租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抬高地租在促进农户流出土地的同时也会阻碍土地流入者流入土地。各因素间的联动机制很难通过强化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来促进土地流转或适度规模经营,但从静态结构看,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中,农户的类型化识别是清晰的,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与条件差异明显。推进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更适合以农户类型为依据、以农户为核心来推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地 李梓旗
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产权制度安排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本文旨在讨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具体来看,以土地规模经营带动服务规模经营和以服务规模经营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但土地规模经营下的土地、劳动要素与服务规模经营下资本、技术要素处于非协调状态,进而应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和规律,通过政策支持与市场引导不断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协调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延廷
农户兼业中的内在构成——农业的综合收益较高、农民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要求较低、农业的经营性经济效益较低、城市就业极不稳定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我国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应努力克服这几方面的束缚。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农地规模化 制约机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文珏 罗必良
农户对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将导致农地流转市场效率低下。对此,本文基于禀赋效应中"人对物"、"物对人"及"人对人"的3类互动关系,构建"农地确权—农地特性—交易对象—禀赋效应"的分析框架,揭示农地禀赋效应的成因及其对象歧视性根源。利用全国4105个农户样本构建IV-Tob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的禀赋效应具有对象选择性与歧视性。特别是当农地流转对象是规模经营主体时,农地确权是显著增加农户的禀赋效应的重要因素,即使强化外出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化解农户对农地保障价值的依赖性,亦无法降低其农地禀赋效应。由农户与农地的情感关联所决定的农地心理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是诱发农地禀赋效应的重要根源。本文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特殊性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