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0)
2023(11937)
2022(10103)
2021(9648)
2020(7961)
2019(18244)
2018(17957)
2017(35449)
2016(18845)
2015(21041)
2014(20765)
2013(20332)
2012(18853)
2011(16900)
2010(16843)
2009(15490)
2008(14888)
2007(12957)
2006(11509)
2005(9663)
作者
(50929)
(43111)
(42595)
(40733)
(27456)
(20680)
(19486)
(16763)
(16612)
(15517)
(14729)
(14444)
(13505)
(13473)
(13227)
(13064)
(12710)
(12546)
(12334)
(12126)
(10537)
(10382)
(10294)
(9986)
(9763)
(9664)
(9327)
(9225)
(8541)
(8512)
学科
(79352)
经济(79279)
(56443)
管理(54514)
(42329)
企业(42329)
(34351)
方法(33431)
数学(29864)
数学方法(29450)
农业(22814)
中国(20398)
(19798)
地方(19515)
业经(19481)
(15298)
(14572)
(13684)
(13292)
贸易(13284)
(12969)
环境(12454)
(11908)
技术(11769)
(11629)
(11627)
财务(11585)
财务管理(11560)
(11257)
银行(11253)
机构
学院(260374)
大学(255027)
(109924)
经济(107618)
管理(107363)
理学(92682)
理学院(91741)
管理学(90310)
管理学院(89781)
研究(84075)
中国(65117)
(51973)
(50096)
科学(49577)
(44494)
中心(41729)
(40080)
(39882)
财经(39721)
业大(38077)
研究所(36236)
(36135)
(34439)
师范(34204)
农业(33518)
经济学(32736)
(31645)
北京(31480)
(30911)
经济学院(29655)
基金
项目(180536)
科学(144153)
研究(136147)
基金(131805)
(113020)
国家(112018)
科学基金(98098)
社会(88018)
社会科(83329)
社会科学(83305)
(72768)
基金项目(69983)
自然(62319)
教育(62020)
自然科(60737)
自然科学(60721)
自然科学基金(59617)
(58989)
编号(56579)
资助(53115)
成果(44778)
(40545)
(40344)
重点(39962)
课题(38148)
(37643)
国家社会(36217)
创新(35126)
教育部(35081)
人文(35053)
期刊
(123021)
经济(123021)
研究(72187)
中国(52225)
(44800)
管理(37642)
(37130)
科学(36004)
学报(34781)
农业(29951)
大学(27774)
(26346)
金融(26346)
学学(26194)
教育(24823)
业经(24011)
技术(23355)
财经(18586)
经济研究(17404)
问题(16814)
(15931)
资源(14788)
(13303)
技术经济(12453)
图书(12417)
(12254)
理论(11977)
现代(11685)
统计(11602)
经济问题(11555)
共检索到38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个案调查,对云南省W村的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地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研究认为土地流转双方的不同社会关系形成了情感型、经济型和权力型的土地流转策略,这些土地流转策略形成所动用的资源分别是情感资源、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这些资源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动员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基于此,研究认为资源整合是有效促进土地流转的路径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由下乡资本推动的土地规模流转。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下乡资本面对复杂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时,仍需要通过策略性的行为,即吸纳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权威——乡村混混,以获得地方社会的保护和支持,并运用村级组织的力量,借助国家话语,通过规范的程序性操作,获得充满"合法性"外衣流转的土地。在具体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在后台操控的资本借用处于前台拥有社会信任和村庄权威的村干部的操作,顺利获得土地的同时,还"雇佣"村级组织为其承担雇工管理、租金发放等工作,使得村级组织成为其"代理人"。后果是农民被动地处于博弈场域的不平等地位,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受损。同时,资本的"代理人"角色也增加了村级组织的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存儒  武照亮  曾贤刚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红红  李娅  廖灵芝  
以核桃销售终端为切入点,基于云南省核桃消费市场调研数据和统计年鉴静态数据对云南省核桃产业如何健康有序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核桃市场供给量略小于需求量,核桃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体系不完善、有效监管体系缺乏、深加工技术落后、品牌化进程缓慢、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建议着力打造高品质核桃及其相关产品,构建核桃健康消费市场体系,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加快品牌建设,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乔玲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艳  张春杰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云南省三所高校214名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和单/双语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依赖策略的使用频率均为中等;双语少数民族与单语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使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查字典、分类、语境化和合作等具体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与双语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相比,汉族英语专业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更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云芝  熊松韫  张贝  
与发达省份高校馆相比,云南省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差距很大,而且总体发展不平衡。依据电子资源建设的相关数据,结合云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现状,分析目前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渠道联合采购数据库、建立跨库检索系统、加强虚拟馆藏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联建特色库、细化帮助功能等方面完善云南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共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解玮佳  李兆光  徐春莲  杨洪涛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标本及野外调查,对云南省蓝钟花属(Cyananthus Wall)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云南蓝钟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区,有19种11变种,分属于2组,占全国种数的85.3%,是我国该属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云南蓝钟花属植物特有现象突出:含中国特有的26种(含变种),占云南总种数的86.7%;云南特有14种(含变种),占云南分布的中国特有种的53.8%。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该属植物的园艺性状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培平  郝春  刘学敏  王玉海  李咏涛  徐蕾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本文认为,云南省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和保山等地。古茶树及野生群落是茶叶的种质资源库,作为特有的自然资源,其价值除了直接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服务生态等间接使用价值以及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非使用价值和作为物种保险的远期价值。为此,要以当地政府为主导,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减少直接利用,扩大如旅游等延伸产品的开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阳利永  刘文旭  吴献花  
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两个典型村239户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基于农户视角实证研究农户对土地功能的认知。结果显示,在农户对土地功能认可方面,近、远郊村均表现为:物质功能>养老功能>就业功能>精神功能>补偿功能>权利功能,但远郊村农户对土地的物质、就业、精神和权利功能的认可度均高于近郊村,而对土地的养老和补偿功能的认可度却恰恰相反;不同农户对土地功能大小的认知表现出个体差异;不同农户对土地功能强弱变化的认知亦表现出个体差异,近、远郊村总体趋于一致,但亦存在细节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言虎  
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与现代性因素的扩张密切相关。传统与现代"断裂"是生态危机重要的分析视角。本文通过对云南省M县的田野调查,阐释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机制。研究表明,"中心化"的现代资源管理制度代替地方依靠传统社会规范和信仰禁忌的社区自主管理制度、以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汉区农耕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先后取代地方传统的农耕方式和地方知识、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产业通过"自然资本化"逻辑取代传统生存导向型农业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需要对现代性和断裂予以深刻反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会兵  徐福荣  王平盛  梁名志  蔡青  游承俐  戴陆园  
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国际通用的土著知识调查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布朗族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现状。结果表明,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丰富多样,包括对农作物资源的传统习惯用法、医疗保健用法和宗教用法,采食野生蔬菜、野生果实和野生食用菌等,以及对药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通过对22个布朗族村的调查,获得新的作物种质资源290份,采集到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信息70余条,初步掌握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的基本现状,发现作物遗传资源正在减少,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悄然演变的事实,并针对布朗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土著知识遗忘丢失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铁松  
云南省中甸县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国土面积大、人口密度低 ,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长期以来 ,由于受区位和交通的限制 ,县域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旅游业在县域经济中并未占主导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县旅游资源结构层次和开发态势的分析 ,提出开发利用中甸县旅游资源的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扬   王晓晨  
RCEP视域下云南省跨境物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云南省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质量尚待提升;标准统一的综合物流系统亟待建立;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和跨境电子支付体系有待优化;适应多元化贸易环境和监管要求的跨境物流通关流程急需简化。针对以上制约云南省跨境物流发展的因素,结合现有的区块链、物联网、5G等现代技术手段,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物流服务质量优先,建设开放合作的新通道;立足数字化平台,建立标准统一的综合物流系统;整合征信体系,打造完善的区域金融服务网络;探索“一单制”模式,优化通关流程。这些措施将有效推动推动云南省跨境物流向“高标准、高层次、高质量”水平发展,塑造更自由、开放的贸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