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3)
2023(16650)
2022(14011)
2021(12875)
2020(11246)
2019(25856)
2018(25620)
2017(49704)
2016(26827)
2015(30206)
2014(29893)
2013(29732)
2012(27185)
2011(24283)
2010(24495)
2009(23010)
2008(23052)
2007(20678)
2006(17688)
2005(15627)
作者
(76640)
(64527)
(64221)
(60889)
(41039)
(31050)
(29120)
(25146)
(24314)
(22988)
(21939)
(21685)
(20619)
(20236)
(19873)
(19864)
(19287)
(19083)
(18570)
(18516)
(15881)
(15860)
(15754)
(14658)
(14416)
(14395)
(14330)
(14258)
(12939)
(12841)
学科
(118870)
经济(118753)
(100978)
管理(90952)
(89184)
企业(89184)
方法(59652)
数学(50333)
数学方法(49618)
(34749)
(34482)
业经(32178)
中国(27198)
(24938)
财务(24875)
财务管理(24833)
农业(23913)
企业财务(23569)
技术(23073)
(22632)
理论(21143)
(20608)
(20222)
贸易(20211)
地方(19923)
(19616)
(19123)
(17882)
(17206)
(16149)
机构
学院(388887)
大学(385412)
(161879)
管理(159822)
经济(158646)
理学(138544)
理学院(137202)
管理学(134778)
管理学院(134074)
研究(119405)
中国(92747)
(79829)
(74368)
科学(72055)
(65160)
财经(60014)
(59052)
(58779)
业大(57819)
中心(56837)
(54567)
研究所(53058)
农业(51421)
经济学(49385)
北京(49261)
(46307)
(45966)
师范(45480)
经济学院(44952)
财经大学(44476)
基金
项目(260489)
科学(207702)
基金(191432)
研究(188907)
(165715)
国家(164332)
科学基金(144139)
社会(121219)
社会科(115151)
社会科学(115121)
(103475)
基金项目(101059)
自然(94974)
自然科(92907)
自然科学(92883)
自然科学基金(91296)
教育(88677)
(85783)
资助(79169)
编号(75869)
成果(59205)
(58554)
(58110)
重点(58083)
(55120)
创新(54094)
课题(51917)
教育部(50310)
科研(50232)
国家社会(50145)
期刊
(173960)
经济(173960)
研究(107670)
中国(74991)
管理(62050)
(61279)
(58771)
学报(55035)
科学(54277)
大学(42903)
学学(40729)
农业(40094)
教育(38900)
技术(38172)
(33189)
金融(33189)
业经(30476)
财经(30030)
经济研究(27190)
(25812)
(24174)
问题(22833)
技术经济(22437)
统计(21414)
(20469)
商业(18779)
财会(18209)
科技(18181)
决策(17843)
现代(17825)
共检索到561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长生  刘西川  
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6581个农村样本数据,本文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在考虑和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土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地转出和转入对农民创业影响的异质性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房产市价、金融产品、商业保费和藏书量等因素对农民土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数、距离和藏书量等变量对农民土地转入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土地转出和转入对农民创业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土地转入的创业效应更大。第三,土地转出对新生代农民的创业效应比对老一代农民大,土地转入对老一代农民的创业效应比对新生代农民大;土地转出对东北地区农民的创业效应最大,土地转入对东部地区农民的创业效应最大。因此,要以土地转入驱动转出,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创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兆良   张玉芹  
“互联网+”创业是未来创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互联网普及将给家庭创业带来新的契机。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创业概率,基于反事实假设发现,使用互联网的家庭如果未使用互联网,其创业概率将下降5.93%;异质性分析表明,土地转出家庭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创业概率,但土地转入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使用互联网均会提高家庭创业概率;中等教育水平的户主,其家庭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创业概率,而教育水平偏低和偏高的户主其家庭使用互联网反而会降低创业概率;户主年龄处于50岁以上的家庭使用互联网会降低创业概率,而50岁及以下的家庭则相反。研究结论在微观层面为互联网助力农村创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兆良   张玉芹  
“互联网+”创业是未来创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互联网普及将给家庭创业带来新的契机。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创业概率,基于反事实假设发现,使用互联网的家庭如果未使用互联网,其创业概率将下降5.93%;异质性分析表明,土地转出家庭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创业概率,但土地转入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使用互联网均会提高家庭创业概率;中等教育水平的户主,其家庭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创业概率,而教育水平偏低和偏高的户主其家庭使用互联网反而会降低创业概率;户主年龄处于50岁以上的家庭使用互联网会降低创业概率,而50岁及以下的家庭则相反。研究结论在微观层面为互联网助力农村创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子渭   陈鎏鹏   魏远竹  
创业是解决农村居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文章基于数字乡村参与微观视角,运用SOR模型构建“情境刺激—内部动机—行为反应”过程机制,理论分析数字乡村参与与农村居民创业选择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CFPS微观调查数据、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经济、治理、生活三种不同应用场景下数字乡村参与对农村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乡村及各维度参与均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创业选择。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参与对高教育、高收入水平的农村群体的创业效应更大,且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中部地区更为突出。因此,要积极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数字乡村实践,同时也要重视数字乡村各领域发展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钦栋   李锦锦   金启明   宋子珍   宋春晓  
[目的]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为加快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参与新农合会抑制农户转出土地,而参与新农保会促进农户转出土地;(2)引入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项之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能够有效缓解新农合的“枷锁效应”,从而促进农户转出土地;(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遮掩效应占比为3.6%,家庭养老金收入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9%,即家庭养老金收入的增长能够缓解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的不利影响;(4)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更高。[结论]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户释放和转出土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本文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参与两个方面表征互联网使用,依据陕西、宁夏和山东831户创业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绩效水平的影响效应,并采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均显著提升了其创业绩效。基于反事实假设,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农户若未使用互联网采购及互联网销售,其创业绩效分别下降12.79%和4.54%;未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农户若使用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其创业绩效分别提升44.15%和14.19%,即参与互联网采购对农户创业绩效水平的正向影响大于参与互联网销售的正向作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互联网使用扩大了农户创业绩效差距,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分别为5.51%和3.94%,即参与互联网采购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大于参与互联网销售的贡献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浩  王玉  李柳笛  白秀广  
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不断深入,农产品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越发引起关注。本文聚焦农户参与电子商务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陕西省7个县303位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增收效应的影响,应用Fields收入分解法探究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效果。研究发现,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根据反事实假设分析发现,非电子商务农户参与电子商务后,其收入水平将上升7.93%。此外,参与电子商务扩大了农户收入的差距,对农户收入水平差距的贡献程度达到14.49%。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浩  王玉  李柳笛  白秀广  
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不断深入,农产品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越发引起关注。本文聚焦农户参与电子商务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陕西省7个县303位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增收效应的影响,应用Fields收入分解法探究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效果。研究发现,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根据反事实假设分析发现,非电子商务农户参与电子商务后,其收入水平将上升7.93%。此外,参与电子商务扩大了农户收入的差距,对农户收入水平差距的贡献程度达到14.49%。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鸾莺  李力行  姚洋  
本文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讨论了本世纪初的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本文认为,农业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会影响流转合约的签订和执行,是一种交易成本;而取消农业税会降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土地流转。本文建立了带有农业税的农户生产模型,以分析农业税费作为交易成本对土地转入、转出与自给自足三种状态的影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2003~2008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估计了土地流转三种状态的状态转换模型,以验证理论模型的推论。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税的存在会影响土地流转,而农业税费改革通过降低土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皓天  马骥  
以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研究背景,利用江苏、河北、山东三省的401个蛋鸡养殖场的调研资料,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实证分析了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对养殖场环境投资的影响效用大小,并探究了标准化养殖场对周边养殖场环境投资是否存在示范效应。结果显示:标准化养殖场能显著提高养殖场的环境投资;标准化养殖场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与非标准化养殖场有显著区别,标准化养殖场的环境认知和所受环境监管约束要高于非标准化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场对周围养殖场环境投资的示范效应高于非标准化养殖场。由此,政府应继续推进标准化养殖场的创建工作,提高标准化养殖场的环境准入门槛,提升标准化养殖场的环境示范效应;此外,政府还应调动非标准化养殖场申报的积极性,加强对非标准化养殖场的环境监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宏伟  穆月英  
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格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近年来在地域生产集中度高的地区,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利用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的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设施蔬菜种植户收入的影响,探讨其增收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其中农户使用劳务服务、农机服务和技术服务分别仅有53.79%、39.90%和37.12%。受教育程度越高、种植规模越大、服务信息渠道数量越多将会提升农户使用生产性服务的概率,年龄越大、风险厌恶、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则有抑制作用;种植规模越大、有本地蔬菜品牌的农户,使用劳务、农机或技术服务的增收效果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使用技术服务农户增收效应越明显,年龄越大不利于劳务服务使用农户的收入提高。研究表明,农户使用农机服务带来的收入提升效果最好,其次是技术服务和劳务服务。因此,提出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体系、拓展农户生产性服务信息获取渠道和做大做强本地农产品品牌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丹  高汉  
农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地的有效配置,但是目前中国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并不活跃。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理论假说,认为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不完善会束缚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然后利用一个覆盖中国六个省份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双变量Probit模型,考察了信贷资金的可得性对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的影响,同时解决了信贷资金可得性变量的内生性,结果发现:信贷资金可得性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土地交易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地权稳定性及农户人力资本特征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俊林  
[目的]农民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特征,在精准扶贫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合作社减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对于完善和优化合作社产业减贫政策,健全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8年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4省欠发达地区1 551份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与未入社的农户相比,入社为其家庭总收入带来了约32.26%的收入增幅。合作社对非贫困农户、高收入分位数农户、中青年农户的减贫增收作用最明显。除了对贫困农户财政性收入影响不显著外,合作社对不同贫困属性农户其他不同来源的收入均有提高,对贫困农户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影响最明显,对非贫困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影响最明显。此外,土地面积、生产性资产值、人情往来支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专业培训、建档立卡户、是否有合作社、主要地理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学生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结论]因此,在积极培育和发展合作社,鼓励合作社由“重数量轻质量、重服务轻规范”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同时,应强化合作社与脱贫户的利益关联度,重视农户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社会资本的建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友金  冀有幸  曾小明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但是对于OFDI如何影响企业升级目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综合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OFDI对企业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 OFDI能促进以生产率提升为标示的企业升级,这种提升作用主要通过研发投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中介机制实现。(2)反事实估计结果表明,OFDI企业如果选择不对外直接投资会抑制其升级,非OFDI企业如果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则会促进其升级。(3)全样本的边际处理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企业OFDI的潜在成本越低时,其边际处理效应越高,升级效应也越大。(4)从分样本OFDI企业的平均升级效应来看,高新企业大于传统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大于其他要素密集型企业;在潜在成本非常低的情形下,国有企业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边际升级效应分别大于民营企业和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研究发现对于如何分类引导企业"走出去"、降低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成本以及促进企业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时鹏  余劲  
本文基于陕南三市1712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构建农户搬迁决策和非农就业的联立方程,从非农就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就业收入两个角度实证分析搬迁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并检验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生存的压力、搬迁的机会成本和资本禀赋是影响农户搬迁决策的重要因素,搬迁具有明显的农户“自选择”特征。第二,基于反事实假设,搬迁农户若不搬迁,非农就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就业收入将分别下降5%和1.53%,而非搬迁农户若搬迁,非农就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就业收入将分别提高23.49%和19.47%,搬迁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参与的影响大于对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分散安置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大于集中安置,搬迁对新生代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户。第三,搬迁通过空间位置的重置效应、培训机会的获得效应、发展环境的改善效应以及农户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效应四个渠道促进了搬迁农户的非农就业。综上,今后要在确保搬迁农户就业数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市场的包容性以重点解决老一代搬迁农户的非农就业问题,集中安置区既要重视当地就业机会的培育也应组织推动搬迁农户的劳务输出。应通过接续投资、精准培训及农户发展内生动力培育尽快促进搬迁农户实现非农就业,但同时也应关注未迁出农户的发展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