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0)
- 2023(19161)
- 2022(15899)
- 2021(14939)
- 2020(12264)
- 2019(27813)
- 2018(27531)
- 2017(52641)
- 2016(28041)
- 2015(30956)
- 2014(30734)
- 2013(30273)
- 2012(27800)
- 2011(25018)
- 2010(25317)
- 2009(23642)
- 2008(22512)
- 2007(19713)
- 2006(17675)
- 2005(15892)
- 学科
- 济(119074)
- 经济(118942)
- 业(81670)
- 管理(74769)
- 企(57932)
- 企业(57932)
- 农(52580)
- 方法(45261)
- 数学(40327)
- 数学方法(39884)
- 中国(39605)
- 农业(34805)
- 业经(30393)
- 财(30113)
- 地方(29376)
- 融(29129)
- 金融(29128)
- 银(28924)
- 银行(28880)
- 制(28194)
- 行(27947)
- 贸(22349)
- 贸易(22330)
- 易(21752)
- 学(21263)
- 体(19068)
- 发(18826)
- 技术(18197)
- 环境(17626)
- 务(17241)
- 机构
- 学院(392199)
- 大学(387838)
- 济(166732)
- 经济(163425)
- 管理(150946)
- 研究(134471)
- 理学(129833)
- 理学院(128434)
- 管理学(126382)
- 管理学院(125666)
- 中国(108808)
- 京(81266)
- 科学(80050)
- 农(79546)
- 财(78066)
- 所(66857)
- 中心(64509)
- 业大(61847)
- 农业(61256)
- 财经(61021)
- 研究所(60316)
- 江(58935)
- 经(55675)
- 范(51121)
- 北京(50862)
- 经济学(50758)
- 师范(50553)
- 院(47972)
- 州(47070)
- 经济学院(45877)
- 基金
- 项目(261787)
- 科学(206601)
- 研究(192437)
- 基金(190052)
- 家(166126)
- 国家(164657)
- 科学基金(141069)
- 社会(124825)
- 社会科(118222)
- 社会科学(118190)
- 省(103374)
- 基金项目(100911)
- 自然(89369)
- 教育(87330)
- 自然科(87288)
- 自然科学(87263)
- 划(86594)
- 自然科学基金(85672)
- 编号(77841)
- 资助(75908)
- 成果(62266)
- 发(60904)
- 重点(59048)
- 部(58238)
- 创(55354)
- 课题(53641)
- 国家社会(52111)
- 创新(51766)
- 科研(50065)
- 教育部(49843)
- 期刊
- 济(187946)
- 经济(187946)
- 研究(116757)
- 中国(83727)
- 农(79304)
- 学报(60469)
- 财(57760)
- 科学(57150)
- 管理(53295)
- 农业(53136)
- 融(52033)
- 金融(52033)
- 大学(47148)
- 学学(44868)
- 教育(40102)
- 业经(36295)
- 技术(32831)
- 财经(29755)
- 经济研究(28895)
- 问题(26260)
- 业(25675)
- 经(25586)
- 版(19530)
- 贸(18632)
- 世界(18513)
- 理论(18512)
- 技术经济(18333)
- 商业(18286)
- 科技(18078)
- 现代(17349)
共检索到59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宗义
土地流转改革导致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使得土地成为优良的抵押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农户与金融机构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证明了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土地流转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四个先决条件:土地规模化经营得以更加便利的实现;农户间的深化合作;金融机构单笔信贷操作的户均成本大幅降低以及防止金融机构诱导农户过度借贷。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改革 普惠金融 演化博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向豪 杨景淳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是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土地流转率和农村创业活力实现,并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绿色转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四大区域中均显著,而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推动力度也显著增强。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持续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丽水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精神,重点实施了"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创新利农"四大金融支农工程,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工作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丽水模式"。经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5月17日正式启动,丽水成为了中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关系到城乡金融均等化及山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本刊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张国政
农村金融信贷补贴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法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随后出现了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改革方法,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特点使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农村不能获得应有的资金支持。90年代以后,在"普惠"金融理念指导下服务农村的微型金融成为农村金融的新范式。当前我国应该从农村金融改革范式转变中吸取经验,采用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方法 普惠金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云飞 李倩 张璞
文章运用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三个维度、六个指标变量构造了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特点的普惠金融指数IFI,并以我国2005-2016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农村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而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何嘉乐
本文首先介绍了普惠金融以及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然后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希望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厘清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进而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宇
面对"新四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以及"中心—外围"效应对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应按照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应在遵循金融发展内生规律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经营方式、改变监管机制和财政补贴方式等,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宇
面对"新四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以及"中心-外围"效应对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应按照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应在遵循金融发展内生规律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经营方式、改变监管机制和财政补贴方式等,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改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磬 黄彬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建设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大化释放农村生产力,鼓励创新进而激发农村经济建设活力。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如金融风险居高不下,普惠金融的定价模式导致逆向选择行为,许多金融机构难以触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等。通过探究和借鉴日本普惠金融的发展经验,提出加快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对策:加强农村征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必要可靠的数据资源,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金融体制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苟聪聪
在当前的新时代,由于外部环境日益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而健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问题。为此,我国还需充分借鉴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巴西等国的经验,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层面入手探究可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国际比较 农村经济 普惠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钧期
农村普惠金融旨在建立一个包容且有效及全方位服务于农村居民的金融体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国家政策及各涉农商业银行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涉农银行金融机构覆盖率不断提升,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金融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以及金融机构难以盈利等问题。本文以日本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为例,通过对其普惠金融体系组成和模式的选择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经济 金融改革 日本经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润平 刘兰勇
微型金融的福利性与制度性冲突一直是金融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论文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的内生优势和外部制约以及外部商业银行发展微型金融的模式选择,认为通过政府金融制度创新能促进微型金融的福利性和制度性的融合。只有将微型金融的内生优势与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的外生优势联合起来,才可能共同实现我国微型金融的财务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进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破解农村金融排斥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耸 王呈斌 刘际陆
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和难度在农村,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通过设计探索性量表和大样本调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及其效应评价。研究发现,设计的探索性量表可以较好地评价浙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成效,调研用户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较高,农村普惠金融效应略低;影响农村普惠金融效应因素依次为增值服务、融资服务和柜台服务;金融机构需要着重通过拓展增值服务和融资服务来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效应。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效应因素 探索性量表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