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4)
2023(12950)
2022(11182)
2021(10584)
2020(9174)
2019(21495)
2018(21548)
2017(42107)
2016(22873)
2015(26049)
2014(26142)
2013(25881)
2012(23716)
2011(21180)
2010(21428)
2009(19980)
2008(19674)
2007(17734)
2006(15265)
2005(13139)
作者
(65840)
(55884)
(55400)
(52622)
(34881)
(26901)
(25348)
(22109)
(20915)
(19811)
(18934)
(18767)
(17403)
(17388)
(17088)
(17068)
(17025)
(16246)
(15957)
(15938)
(13836)
(13680)
(13676)
(12830)
(12589)
(12566)
(12451)
(12285)
(11383)
(11195)
学科
(99433)
经济(99332)
(69900)
管理(61787)
(48860)
企业(48860)
(48579)
方法(47706)
数学(42960)
数学方法(42253)
农业(31995)
业经(23555)
(23370)
中国(22531)
(19259)
地方(18522)
(17588)
(16739)
贸易(16733)
(16295)
理论(14826)
(14596)
财务(14528)
财务管理(14486)
技术(14219)
企业财务(13699)
环境(13447)
(13384)
(13321)
(13128)
机构
学院(328387)
大学(322590)
(132622)
管理(130795)
经济(129852)
理学(113847)
理学院(112690)
管理学(110369)
管理学院(109793)
研究(103725)
中国(79829)
(72202)
(67024)
科学(66118)
(57487)
业大(56265)
农业(55933)
(52751)
中心(50948)
(49502)
研究所(48074)
财经(46434)
(42221)
北京(41089)
(41045)
师范(40617)
经济学(39241)
(38639)
经济管理(37135)
(36731)
基金
项目(224679)
科学(176425)
研究(162325)
基金(161950)
(141337)
国家(140124)
科学基金(120589)
社会(101494)
社会科(95922)
社会科学(95888)
(90677)
基金项目(86044)
自然(79594)
自然科(77729)
自然科学(77708)
自然科学基金(76267)
教育(75499)
(75037)
编号(67674)
资助(67161)
成果(52895)
重点(50431)
(49837)
(48414)
(46754)
课题(45835)
创新(43661)
科研(43571)
教育部(42051)
大学(41668)
期刊
(143361)
经济(143361)
研究(84998)
(72051)
中国(63229)
学报(51574)
农业(48946)
科学(48520)
(44973)
管理(42601)
大学(39800)
学学(37959)
技术(31842)
教育(31556)
业经(29911)
(28182)
金融(28182)
(24480)
财经(21894)
经济研究(20668)
问题(20419)
(18681)
统计(18657)
(17828)
技术经济(17678)
(16855)
资源(16311)
决策(15534)
农村(14971)
(14971)
共检索到467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薛凤蕊  乔光华  苏日娜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流转后务工和出租土地收入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并且该贡献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还对影响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纯收入和种植业纯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比例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人均务工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出租土地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家庭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左平桂  
本文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对加强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用水者协会(WUA)相互配合前后的482户农户构造了混合面板数据识别两组织配合对农民增收绩效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实施"加强两组织相互配合"这一"工程"后其农户的增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应该进一步重视二者的相互配合,促进农民组织的共同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晨丹妮  洪名勇  
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基于贵州省493户农户调研数据,本文在构建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区域的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程度,并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的主体性对土地权益实现程度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农民主体性包含认识主体、创造主体、价值主体三个维度,分别通过主观、客观机制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第二,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客观实现程度高于主观实现程度,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第三,农民发起土地流转交易同时通过客观、主观路径对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仅通过主观路径影响农民土地权益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石淑芹  
研究目的:分析农民分化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农民分化特征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农民分化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增加0.634个单位;(2)在反映农民分化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职业分化和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概率就会分别增加0.394和0.358个单位;(3)反映其他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非农就业技能、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和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变量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政策要注意区分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东亮  王皓然  
伴随着东北经济增长率多次全国垫底现象的出现,有关东北振兴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00-2018年城市数据为样本,利用夜间灯光数值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DID)对东北振兴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东北振兴政策整体上并未对东北经济的长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未实现对东北体制机制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2013年以前的东北振兴政策对东北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影响;但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是有效的,其对东北经济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步释放,政策效果在2017年后愈加明显。结论表明,长效的政策体系,加大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助于振兴政策效果的发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夏玉莲  
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olynomial Distributed Lags,简写为PDLs)对农地流转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是新型农民培养的有效渠道与动力;短期内农地流转表现出积极的文化效益与技术效益,而经营效益受短期投入成本的影响呈挤出状态;长期内则表现为积极的技术效益和经营效益,长期的文化效益受我国体制因素的约束而不确定。因此,必须在体制与政策上进行改进与完善,要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制度二元性;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育,丰富新型农民的培养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慧青  尹少华  
DE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市农村土地流转效益由于区位、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使用、市场条件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呈明显差异,且土地流转效益并非随土地流转规模扩大而提高,这缘于土地流转中的各种风险。鉴于此,未来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应该统筹规划、完善农村流通市场、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及尊重民意稳步推进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庆国  方艳青  马琳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才能算是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养老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参加新农保比不参加新农保决策的具有明显的保障收益,但不同经济地区保障收益又有一定的差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陕永杰  梁晓燕  薛濡壕  
本文以混合策略博弈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模拟得出主体双方的收益值对表示,构建博弈模型并计算出双方收益的纳什均衡,通过分析纳什均衡得出:双方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是由预期收益偏高和客观因素影响两方面原因造成。因此,一方面在实际的流转中双方应降低预期收益;另一方面以此为理论依据探究造成双利益缺失的客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土地流转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陕永杰  梁晓燕  薛濡壕  
本文以混合策略博弈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模拟得出主体双方的收益值对表示,构建博弈模型并计算出双方收益的纳什均衡,通过分析纳什均衡得出:双方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是由预期收益偏高和客观因素影响两方面原因造成。因此,一方面在实际的流转中双方应降低预期收益;另一方面以此为理论依据探究造成双利益缺失的客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土地流转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德才  
以我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引入DID模型分析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但从政策实施的时期效应来看,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农民人均收入提高的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金晶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但由于土地生产、社会保障功能的双重作用,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对农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在测算农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有儿子、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类型等都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民愿意选择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概率就增加38.2%;而性别、外出务工经历、子女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和对社会养老认知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振杰  韩杰  
文章选取吉林、山东、湖北、福建、广东作为样本地区进行调研,分析比较影响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成员数量、家庭非农业人口数量、家庭农场的成立、家庭收入、参与农村巾帼创业工程项目、农业种植类型、非农业种植类型、流转途径、电商销售均对农地流转产生影响。本文同时分析了政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文彦  巫文强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权利纠纷的根源、起因、实质和相关规制的缺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土地出让收益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分配权确认、构建考虑土地依赖系数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模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配形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静  郑晔  
文章基于生产函数的理论框架,引入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的规模收益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区域农业产出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且区域农业产出存在较明显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的规模收益是递减的,农业要素投入并没有充分实现规模经济;相比之下,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一直是农业产出的重要支撑力,但土地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边际产出贡献已非常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