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9)
- 2023(17936)
- 2022(15310)
- 2021(14386)
- 2020(12059)
- 2019(27779)
- 2018(27750)
- 2017(53369)
- 2016(29176)
- 2015(32773)
- 2014(32679)
- 2013(32143)
- 2012(29357)
- 2011(26636)
- 2010(26986)
- 2009(25125)
- 2008(24636)
- 2007(22122)
- 2006(19707)
- 2005(17520)
- 学科
- 济(116257)
- 经济(116104)
- 业(91274)
- 管理(88356)
- 企(70261)
- 企业(70261)
- 方法(50532)
- 农(49825)
- 数学(43766)
- 数学方法(43032)
- 农业(33069)
- 财(30531)
- 中国(30384)
- 业经(29991)
- 制(26692)
- 学(26159)
- 技术(23171)
- 地方(22483)
- 理论(19802)
- 贸(19255)
- 贸易(19241)
- 体(18920)
- 易(18715)
- 银(18516)
- 银行(18455)
- 务(18364)
- 财务(18278)
- 财务管理(18234)
- 行(17588)
- 融(17498)
- 机构
- 大学(413429)
- 学院(413294)
- 管理(163855)
- 济(163276)
- 经济(159519)
- 理学(141880)
- 理学院(140345)
- 研究(138238)
- 管理学(137648)
- 管理学院(136923)
- 中国(105548)
- 京(88650)
- 科学(86899)
- 农(83531)
- 财(75534)
- 所(70293)
- 业大(68339)
- 农业(64748)
- 中心(64079)
- 研究所(63632)
- 江(62629)
- 财经(59392)
- 北京(55529)
- 经(54036)
- 范(52993)
- 师范(52408)
- 州(49880)
- 院(49703)
- 经济学(47680)
- 省(44521)
- 基金
- 项目(281380)
- 科学(221358)
- 研究(204488)
- 基金(203673)
- 家(178578)
- 国家(177043)
- 科学基金(151954)
- 社会(127911)
- 社会科(120948)
- 社会科学(120912)
- 省(111719)
- 基金项目(107478)
- 自然(100113)
- 自然科(97791)
- 自然科学(97766)
- 自然科学基金(96033)
- 教育(93645)
- 划(93428)
- 资助(84035)
- 编号(83702)
- 成果(67908)
- 重点(63118)
- 部(61780)
- 创(61029)
- 发(59725)
- 课题(57780)
- 创新(56527)
- 科研(53574)
- 制(52997)
- 教育部(52355)
- 期刊
- 济(183774)
- 经济(183774)
- 研究(120151)
- 中国(89167)
- 农(81492)
- 学报(68575)
- 科学(63331)
- 管理(60724)
- 财(57828)
- 农业(55254)
- 大学(52638)
- 学学(49738)
- 教育(47498)
- 融(38135)
- 金融(38135)
- 技术(37067)
- 业经(33619)
- 财经(28776)
- 业(27952)
- 经济研究(27020)
- 经(24528)
- 问题(24309)
- 科技(21804)
- 版(21490)
- 技术经济(20635)
- 图书(19700)
- 理论(19195)
- 业大(19106)
- 现代(18505)
- 世界(17651)
共检索到616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左力 王如峰 许本强 冯天忠 张荣昌
当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不活跃现象并存。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基于山东农交中心(潍坊)和德州武城农交中心的案例研究发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缺乏市场化土地流转定价机制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交易费定价机制对增加普通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以及活跃农村土地产权交易的激励是有限的。而引入机会成本的规模化土地流转估算价格远高于按土地级差定价模式中的实际平均价格,如果能由此倒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下游农产品加工收益,就会形成对农交中心交易激励的倒逼机制,那么对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改善乃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益增加,以及盘活农村土地要素市场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小琴
规范化与创新是螺旋上升良性循环互动的关系,而产权交易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本文结合北京产权交易中心的实证研究将我国现行技术产权交易相关规范放入模型中进行有效性检验,试图对创建合理的本土化的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模式,走一条既规范又不乏创新特色的科技中介组织发展道路进行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影影 赵凯 孙晶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高效合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北京、成都、重庆及天津等四个典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为切入点,分析评价各个模式的优点、缺点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激励的新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为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模式 产权激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朱美英
浙江省永嘉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构建农村产权交易新机制,提升了交易效益,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婉欣 乔木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如何利用现有的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贯彻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成为当下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也随之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提出解决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的建议,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辽宁 农村改革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芳 顾少波 黄欣
股权激励是完善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 90年代开始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国内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 ,在激励方式和效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中 ,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非常繁多 ,容易引起混淆。因此 ,本文对股权激励中的员工持股计划、经理层持股及股票期权三种主要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 ,为股权激励的具体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荣材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流转的制度前提,而定价机制则是农地流转利益的实现机制。在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征地和批租。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流转补偿定价机制不合理,导致土地流转不健全,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塑造农民家庭产权主体地位,是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产权制度前提。在此基础上,改革"向后看"的按历史均值单方面定价的补偿制度,确立"向前看"的按未来值的现值的补偿定价制度,是土地流转收益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定价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涛 蔡建明 刘彦随 倪攀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城乡统筹、科学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中模糊的农地产权和征地、定价等机制对农地流转带来了效率性、功能性等缺陷,并且存在着农民利益难以保障、中介服务缺乏、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借鉴城乡双置换、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信托的土地流转实践模式,探索农地产权显化机制、农地资产化机制、征地机制、农地科学整治机制和农村社保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实践模式 机制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贤金 杨红 罗明
2018年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收官之年,也是对33个试点地区进行全面深化总结的关键之年,对全面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权益实现机制、引导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尤其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对农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润秋 高松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严重的资金时差悖论,导致难以利用集体土地本身进行融资,土地整理融资难反过来又成为阻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瓶颈性因素。现有流转模式难以协调各种利益,不能对流转各方产生足够激励,变相征地的方式削弱了农民的土地持续收益能力,未能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质、同价、同权"。因此,应根据利益协调的原则创新制度设计,以地权激励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促进集体建设用地顺畅流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丁祥 蒋传海
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竞争与创新激励研究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度量市场竞争程度。文章从企业定价模式(统一定价和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程度两个维度来度量市场竞争程度,并在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框架下考察两种不同度量方式下企业的研发激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度量方式下,企业创新激励随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支持了Arrow(1962)的观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欣炜 林乐芬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产权交易所的产生背景、作用地位和运行环境,以东海县农村产权交易所为案例,具体阐述了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所的运行机制和交易控制。研究认为,在县级平台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模式具有可行性,但是容易出现单轨交易控制接受度低、民间交易参与度低、抵押贷款创新程度低等3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交易所试点应妥善协调双轨交易控制模式的协同关系,对产权主体进行市场细分,差异化设置交易费用,鼓励金融机构与农交所合作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产品,满足普通农户资金需求。行政手段应止步于通畅的农村产权交易渠道
关键词:
农村产权交易 创新机制效应 农村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鹏 李新仓 王艳
传统的封闭式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开放式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亟待建立。在开放式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模式下,市场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任何人或者社会组织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都可以成为农村土地产权交易的主体。为了保证新的产权交易市场模式有效运行,相应的体制机制构建十分重要。
关键词:
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城乡一体化 体制构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秋 陆红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