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3)
2023(14207)
2022(11604)
2021(10623)
2020(8749)
2019(20008)
2018(19913)
2017(39075)
2016(20747)
2015(23445)
2014(23352)
2013(23236)
2012(21307)
2011(19293)
2010(19940)
2009(18818)
2008(18771)
2007(17061)
2006(15482)
2005(14296)
作者
(59554)
(50102)
(49704)
(46724)
(31741)
(23823)
(22433)
(19395)
(19025)
(18033)
(17060)
(16867)
(16095)
(16014)
(15308)
(15154)
(14638)
(14603)
(14423)
(14357)
(12537)
(12405)
(12184)
(11728)
(11267)
(11225)
(11121)
(11116)
(10181)
(9843)
学科
(99852)
经济(99746)
(92341)
(73644)
企业(73644)
管理(69139)
(47608)
方法(37991)
业经(32774)
农业(31961)
数学(29708)
数学方法(29189)
中国(27909)
(25991)
地方(22957)
(20843)
技术(19285)
(18218)
财务(18169)
财务管理(18145)
(17296)
企业财务(17108)
(17069)
贸易(17050)
理论(16685)
(16532)
(16177)
(15725)
(15177)
(15105)
机构
学院(304217)
大学(294512)
(130201)
经济(127535)
管理(124392)
理学(105883)
理学院(104854)
管理学(103182)
管理学院(102623)
研究(98046)
中国(80492)
(63002)
(60746)
(58351)
科学(57365)
(49443)
(48943)
中心(46780)
业大(46485)
农业(46017)
财经(45289)
研究所(43562)
(40870)
北京(39725)
(39140)
(38020)
师范(37717)
经济学(37565)
经济管理(34950)
(34775)
基金
项目(193010)
科学(153900)
研究(146210)
基金(139103)
(118998)
国家(117790)
科学基金(103347)
社会(95011)
社会科(89829)
社会科学(89801)
(78822)
基金项目(73164)
教育(65134)
自然(64403)
(63168)
自然科(62933)
自然科学(62922)
自然科学基金(61814)
编号(61740)
资助(56155)
成果(48514)
(46687)
(42836)
重点(42370)
(42108)
课题(41386)
(40515)
创新(39203)
国家社会(38810)
发展(38316)
期刊
(160511)
经济(160511)
研究(88260)
中国(69355)
(62606)
管理(49484)
(46334)
农业(41997)
科学(41717)
学报(39556)
业经(33406)
(32862)
金融(32862)
大学(32016)
教育(30790)
技术(30558)
学学(30251)
经济研究(23048)
财经(22208)
(22183)
问题(21186)
(19207)
技术经济(18182)
世界(15863)
商业(15710)
农村(15628)
(15628)
现代(15111)
统计(15064)
图书(15035)
共检索到477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娟  
通过对以"联耕联种"为代表的个案考察,深入分析新型农业服务模式的经营机制和组织方式。在经营上,新型农业服务模式以家庭经营为核心将横向规模化中的高管理成本"化整为零",同时通过外部规模化增加农业经营过程的分工和专业化,增进农业经营的迂回性,并通过组织化来减少从外部引进分工和专业化时的市场交易成本,实现"化零为整"的规模化效益;在组织上,新型农业服务模式以政府尤其是村级组织力量来进行组织和推动土地的集中连片,克服高交易成本,同时以农户为中心,保持农户的经营权与收益权,减少了阻力,提高了农户积极性,并以社区为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适度规模经营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在: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三大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发育机制、宏观导向机制的发育和形成。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对于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我国农村经济来说,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显得特别重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土地托管合作社以"菜单式"托管、"全程服务"托管、"收益"托管等多种模式为社员提供服务,顺应了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不同需求。在土地托管中需要注意解决农民需求多样化与经营管理的矛盾,应加强土地托管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防范土地托管经营风险,并且优惠政策应进一步向土地托管合作社倾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兴全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的协调发展是我们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路径,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步骤。针对现阶段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的特点以及现实要求,分析目前两者结合发展的不同形态,并反思各要素间存在的问题。增强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的协同性,需立足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调节各生产要素关系,促进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高峰  
农业大户对推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其产生是家庭承包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但家庭承包经营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大户发展的限制因子,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李承政  张无坷  史清华  
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转型的关键。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土地流转、农户就业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强调土地流转不仅能直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还通过影响农户就业选择和技术采用,间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定量结果表明,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将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的转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高71.02%。劳动力市场改革、农产品价格调整等均会影响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周策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一“规律”不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会改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用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匡远配  陆钰凤  
日本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兼业化和老龄化严重,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低。通过采取农地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政和信贷政策倾斜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收获规模经济效益。中国与日本国情相似,借鉴日本的经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通过创新和完善农地产权机制、建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相宏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首次将当前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总结为土地集中型、契约型和市场激励型三种形式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结论认为 ,我国农业规模经营应该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依靠政府纠正市场失灵 ;各地区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其调整方向、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社会传统等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规模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邹新月  肖国安  
20世纪 80年代初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成为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农村小规模家庭经营弊端日益凸现。基于此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结合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体制创新、政府支持、科学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参考性意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操小娟   靳婷  
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农业变革。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格局下,土地流转政策被视为推动农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指出土地流转已具备提升农业绿色效益的潜力,但并未深入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基于2007-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中介路径。研究表明:(1)基于连续型DID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一定抑制性作用;(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农业减排目标;(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间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结果存在差异,其中,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效果均较为明显,而东部地区缺乏显著减排效应。为此,应持续支持并推广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采取不同地方性流转政策满足各地差异化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操小娟   靳婷  
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农业变革。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格局下,土地流转政策被视为推动农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指出土地流转已具备提升农业绿色效益的潜力,但并未深入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基于2007-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中介路径。研究表明:(1)基于连续型DID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一定抑制性作用;(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农业减排目标;(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间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结果存在差异,其中,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效果均较为明显,而东部地区缺乏显著减排效应。为此,应持续支持并推广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采取不同地方性流转政策满足各地差异化需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作昂  赵绍阳  何庆红  
我国农业的微观基础仍然是分散小规模经营农户,随着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这一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通过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重塑新的农业微观基础。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研究个体层面与地区层面两个维度的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老龄化或劳动力流出促进了土地流转,但不利于规模经营,尤其是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劳动力流出可能大大降低农业规模化经营;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除了具备土地、资金等要素以外,还需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人力资本的支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文辉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制约,而土地流转的提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土地流转存在多种模式,而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土地流转以后我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